1、請問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經濟的影響
食品、原料主要依靠進口的國家,其本幣匯率的變動會立即對消費品及原材料的國內價格發生影響;對進口依賴越重,影響就越大。匯率變動以後,還會對進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與進口商品相類似的國內商品的價格發生影響。
匯率的變動也會影響一國出口商品國內價格的變動。如果本幣所表現的外幣價格高漲,則外幣購買力提高,國外進口商就會增加對本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數量不能相應增加的情況下,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必然上漲。反之,則引起對本國商品需求減少,出口商品價格下降。
在經濟高漲期,因國內外總需求增加,進口增多,對外匯需求增加,外幣價格上漲,導致出口商品、進口商品在國內價格的提高,使整個物價水平高漲。
匯率變動對一國對外經濟的影響
匯率變動首先影響一國資本的流動。當本幣所表現的外幣價格上漲時,則意味著本幣價值下降,本國資本為了防止貨幣貶值的損失,常常逃往國外,特別是存在本國銀行的國際短期資本或其他投資,也會調往他國,以防損失。這樣導致該國國內投資規模縮減,國防收支狀況惡化。如本幣表現的外幣價格下降,則對資本移動產生與上述相反情況。
匯率變動對一國外貿的影響。匯率波動幅度較大且頻繁,會增加對外貿易的風險。如果本幣表現的外幣價格上漲,而本國物價變動不大,則可加大出口規模。這時,本國出口商品有可能降價銷售,以提高競爭能力。
匯率變動對一國的旅遊業及其有關部門的影響。其他條件不變,以本幣所表現的外幣價格上漲,而國內物價水平未變,外國貨幣購買力則相對加強,對外國旅遊者來說,對其有一定的「招徠」作用。
匯率變動對一國黃金外匯儲備的影響
儲備貨幣匯率變動,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使不發達國家蒙受損失。目前任何貨幣都不能直接兌換黃金,只能與其他外幣兌換。儲備貨幣只是一種價值符號,所代表的實際價值隨匯率的下跌和貶值而日益減少,使保有該儲備貨幣的國家受損,而儲備貨幣國家則因該貨幣貶值減輕了債務負擔。
本幣匯率變動,通過資本轉移和進出口貿易額增減,直接影響本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或減少。一國的匯率穩定,有利於國際資本的投放,促進黃金外匯儲備增加,反之,則相反。
匯率變動影響某些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匯率不斷下跌,國際收支長期惡化,貨幣不斷貶值,某些儲備貨幣的地位削弱,甚至喪失;相反,另外一些儲備貨幣的地位則日益提高,作用加強。
2、貨幣匯率如何影響客源國和目的地國旅遊發展
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即貨幣升值,則會造成本國出國旅遊人數增加;反之則減少。
3、匯率是怎麼一回事?匯率變動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匯率,亦稱「外匯牌價」、「外匯行市」或「匯價」等。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
匯率對經濟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如下:
進出口。一般來說,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物價。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反之,匯率上升會引起進口商品的價格下降。
資本流動。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4、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急!!!!
匯率變動是影響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有關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消息,立即震動了整個國際國內金融市場,當日人民幣針對美元升值2%,並導致了全球外匯市場亞洲貨幣及歐元等對美元匯率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揚。金融市場這一新的變化,無疑將對我國旅遊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旅遊業從此告別了本幣長期貶值的發展背景,步入了本幣升值這一新的發展環境。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宏觀經濟中任何經濟杠桿的運用,都會對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開放性極高的旅遊業更是如此。
1984年到1994年人民幣的10年貶值歷程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1994年以前,我國先後經歷了單一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和雙軌匯率制度,然而無論是在哪一種匯率制度下,由於出口貿易創匯規模不大和改革開放初期進口技術裝備所需外匯巨大,造成了很大的外匯供求缺口,導致以美元為主的外匯非常緊缺,人民幣長期處於逐步貶值的態勢中。1984年國家公布的外匯牌價為1美元兌1.70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不變。1985年1月開始,人民幣匯率逐步對外貶值,到1985年10月下調為1美元兌3.02元人民幣,1989年12月又貶值為1美元兌4.70元人民幣,1990年10月再次貶值為1美元兌5.22元人民幣,1993年3月又下調為1美元兌5.75元人民幣。而當年外匯調劑市場上的匯率已經貶值到1美元兌8.00元人民幣,甚至出現過1美元兌11.00元人民幣的調劑價。此後,國家通過干預市場,使人民幣調劑價回升到1美元兌8.50元人民幣左右[1]。從1984年到1994年10年間,剔除物價等因素,人民幣針對美元的直接貶值率累計高達400%。在此階段,我國入境旅遊尚處於初始發展階段,1994年接待入境旅遊者僅有4368萬人次,不足2004年的40%;出境旅遊更是微乎其微,1994年出境總人數僅有373.4萬人次,不足2004年的13%。在出入境旅遊規模都非常小的情況下,匯率波動對旅遊業的影響並未引起廣泛關注,反而是在外匯緊缺的情況下,入境旅遊的創匯功能得到了極大重視,人民幣貶值和外匯緊缺,使中國旅遊業獲得了發展入境旅遊的明顯價格優勢和有力的政策扶持,為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1994年至2005年7月人民幣的10年低估歷程有利地促進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實力和外匯儲備高速增長,外匯供求矛盾得到明顯改善,我國在此階段實行了單一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採取了較為審慎的小幅波動政策,匯率波動明顯低於經濟增長,造成了人民幣價值被長期低估,客觀上為我國入境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價格優勢。1994年到1997年,隨著外匯供求矛盾的緩解,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但波動不大,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基本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匯率環境中,保持著人數、創匯連年「雙增」的格局。但此時由於人民幣停止貶值,此前靠貸款建設起來的部分旅遊企業,尤其是賓館飯店,由於是將人民幣按照當時甚至高達1:11的匯率調劑成美元來進口設備和材料,而此時其創匯所形成的美元收入僅能按1:8.50左右的匯率兌換成人民幣還貸,匯率升水高達2.50元人民幣,造成了這類企業長期經營良好,卻虧損嚴重的特殊現象,匯率風險可見一斑。1997年以後,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國主動收窄了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在1美元兌8.27元人民幣這一水平,而此時我國經濟發展更加迅速,人民幣價值低估特徵更加明顯。在此階段,我國入境旅遊連年高速增長,到2004年入境旅遊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1.09億人次,躍居世界第4位。
2005年7月21日的匯率改革使我國旅遊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該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經國務院批准,即日起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當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人民幣針對美元升值2%。今後,人民銀行將根據市場發展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這一新形勢,必將對我國旅遊業,尤其是出入境旅遊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5、匯率變動對旅遊需求的影響
本幣對外升值,同樣的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量下降,在國內旅遊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同樣的旅遊線路需要用更多的外幣,因此對國內的旅遊需求會減少,同理,對外國的旅遊需求會增加.
現今人民幣匯率上升,對國外旅遊需求大幅升溫就是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