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匯率查詢 » 全球化對旅遊業意味著什麼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對旅遊業意味著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01 14:03:40

1、旅遊服務業如何向全球化邁進經驗分享供大家參考

1、看清全球化發展方向
2、對內不斷進行改革創新
3、看準時代發展步伐
4、努力與市場競爭接軌
5、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6、加大企業內部管理
1.看清全球化發展方向。如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旅遊服務業全球化體現在哪些地方,有哪些重要表現,一定要看清楚。
2.對內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在一個旅遊服務企業內部,哪些地方不適應發展,哪些地方還需要加強,一定要進行大膽改革和技術創新。
3.看準時代發展步伐。世界總體是向前發展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不斷向前發展。
4.努力與市場競爭接軌。經濟要發展,市場競爭就要發展。旅遊服務業自身要加壓、自身要不斷增強動力,要與市場競爭接軌。
5.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經濟向前發展的時代,同時也是服務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所以,旅遊服務企業應該要在服務上下功夫。
6.加大企業內部管理。旅遊企業的規章制度、管理制度、人員素質、生產行為等等,都要實行科學管理。

2、舉例說明中國旅遊/酒店業的全球化?

中國旅遊/酒店業的全球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旅遊/酒店業的出境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對全球旅遊業的影響力增強。據《光明網》報道,2022年中國出境游旅客消費佔世界旅遊總收入的15%,是國際旅遊市場的最大客源國。2023年,隨著中國調整出入境政策,預計會有越來越多中國遊客前往歐洲、亞洲等地旅遊,為全球旅遊市場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旅遊/酒店業的國內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吸引了眾多國際品牌和投資者的關注和參與。據《環球旅中搏訊》報道,2021年中國酒店榜單Top 50中,共有13家中國酒店集團進入國際酒店集團榜單Top200,其中錦江、華住、首旅如洞培耐家等集團基本完成各等級城市的全面布局。同時,也有許多國際品牌和投資者看好中國酒店市場,紛紛在中國開設新品牌或進行收並購。

中國旅遊/酒店業納春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推動了行業技術和服務的升級。據《光明網》報道,交易會期間還舉辦了近200場系列論壇活動,旅遊行業技術創新備受關注。展會上,元宇宙和區塊鏈相關旅遊產品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體驗。許多酒店和航空公司已經在研究元宇宙應用。區塊鏈技術在旅遊行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

3、旅遊業發展呈現了全球化的趨勢嗎?

據報道,自「十三五」以來,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產業,目前旅遊業發展的同時全球化趨勢明顯。

報道稱,中國是一個旅遊大國和消費大國,但是要想成為旅遊強國,還需要提升本國的供給能力,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從當前國際、國內旅遊產業的發展形勢來看,全域旅遊已經成為未來旅遊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旅遊行業全面貫徹「515戰略」,推進旅遊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實現「初步小康型旅遊大國」到「全面小康型旅遊大國」的決定性時期。

未來十年,將有更多的國際品牌加快中國布局,國內旅遊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將加快,中國旅遊產業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為此,中國旅遊企業要主動融入國際分工體系,成為中間的一環,從渠道到目的地都要加速資源掌控,爭奪國際分工話語權。

4、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對日本來中國旅遊有什麼影響?

這個沒有什麼大得影響,反而是日本地震,釣魚島事件對旅遊影響很大!
從入境游市場情況看,日本作為中國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國,2010年來華旅遊人數僅次於韓國,但隨著歐美等地區來華客源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日本遊客對中國入境遊客數量的重要性在逐年下降。業內人士認為,中日間旅遊市場的恢復只是時間問題,短期的市場變化,對我國旅遊業長遠發展影響甚微,也不會影響兩國旅遊業進一步擴大合作的趨勢。

5、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對國際旅遊客源市場有何影響

區域性規則對多邊體制之影響,在服務貿易領域具有雙面性,具體體現為:1、區域性服務貿易規則對多邊貿易體制具有積極影響。它可歸納為三個方面:(1)區域性服務貿易規則同樣以服務貿易自由化為目標,一定程度上對多邊貿易體制起補充作用。服務貿易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在區域經濟集團內部產生了「貿易創造」效應。所謂「貿易創造」,即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實行自由貿易後,國內成本高的服務為其他成員國成本低的服務所代替,原來由本國服務提供者提供的服務現在從區域內其他成員國進口,新的貿易得到「創造」。由於從其他成員國進口成本低的服務代替原來成本高的服務,該國就可以把原來生產成本高的資源轉向生產成本低的服務,從而獲得收益。自由貿易可以使全世界的經濟福利達到最大化,而區域經濟一體化至少在區域成員國之間取消彼此間的貿易限制,雖然對外實行較嚴格的貿易保護主義,也不失為貿易自由化的一種「次優」選擇。(2)區域性服務貿易規則可以實現將已取得的區域內服務貿易自由安排制度化,抵制區域內某些成員國內部利益集團的貿易保護主義。由於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及其多元化、國際化的趨勢加強,更由於服務貿易對世界各國經濟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使國際服務貿易市場各國的競爭加劇,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是否開放本國的服務業市場,服務業不具明顯比較優勢的國家大多舉棋不定。國際服務貿易規則大量存在於各國國內法層面,對國際服務貿易提供者及其所提供的服務產生最直接最廣泛的影響。國內立法者貿易政策取向較易受相關利益集團之影響,其搖擺不定阻礙了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發展。通過區域性服務貿易規則,在一定程度上可將各成員國間已採取的服務貿易自由化措施鎖定,藉國際條約之力量抵制某些成員國內部利益集團的貿易保護主義,防止各國立場的倒退,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進多邊服務貿易自由化。(3)區域性服務貿易自由化規則的制定及實施,為多邊服務貿易規則起到「實驗田」的作用。在《服務貿易總協定》產生之前,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澳新自由貿易區等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已就服務貿易自由化進行了大量細致的規定。這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認識,有助於消除人們的疑慮,為多邊規則的達成和實施提供一定的思想認識基礎。同時,區域性服務貿易規則尤其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相關規定,為多邊服務貿易規則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先例。服務貿易理事會十分重視區域性協定項下相關規則的研究以資借鑒。例如,服務貿易理事會下設的《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則工作小組就曾應世貿組織秘書長之要求,就區域性經濟一體化協定項下有關服務貿易的保障措施進行考查,分別就其程序性規則和實體規則向服務貿易理事會提交報告,以作為進一步完善《服務貿易總協定》項下相關規則之參考。2、區域主義為實現本地區的貿易利益最大化,對區域外成員多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對多邊貿易體製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1)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貿易自由化的次優選擇,無法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服務貿易領域尤為突出。區域經濟一體化由於對非成員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其帶來的「貿易創造」效應一定程度上被「貿易轉移」效應所抵消。所謂「貿易轉移」是指由於區域性集團內部取消貿易壁壘,對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會使原來從區域外國家進口的服務轉由區域內成員國進口,產生了貿易轉移。這就無法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給世界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失。目前,經濟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經濟一體化程度加深,「塊狀」的區域性市場及相應的一體化規則人為地將無邊界的技術區域化,對全球及各國的經濟發展都將帶來消極影響。當今世界,電信服務、金融服務和電子商務等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地在統一的全球大市場內進行,地理上的距離已不足為障。在這一無邊界的信息時代,區域經濟一體化已不足以促進甚而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經濟全球化進程。(2)區域經濟一體化協議中的服務原產地規則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多邊貿易體制,尤其是多邊體制下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區域經濟一體化為解決第三國「搭便車」乘機享受區域內部服務貿易自由化之便利,皆有嚴格之原產地規則規定。原產地規則除了產生貿易限製作用外,其管理也徒增行政負擔及帶給廠商額外的取證及舉證成本,《歐共體羅馬條約》、《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澳新服務貿易議定書》以原產地規則來判定服務提供者之「原產地」(國籍),用以決定是否可以享受區域安排之服務貿易自由化相關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在歐美等國平均實際有效稅率已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其貿易限制效果,相對已較輕微。服務貿易的歧視待遇,不僅出現在市場進入方面,而且存在於產品進入後之國民待遇中,而使原產地規則對服務貿易實施歧視性待遇之意義遠大於貨物貿易,換言之,原產地規則對服務貿易之貿易限制較貨物貿易為大。因而,服務原產地規則容易被區域經濟一體化成員利用作為一種貿易保護工具,背離了多邊體制下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另外,區域性經濟一體化協定中的爭端解決條款將與世貿組織的管轄權發生沖突。(3)區域性服務貿易自由化將拉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格局中的差距。區域性經濟一體化協議數量劇增的原因除提高地區經濟效益與加強合作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在競爭日益劇烈的國際市場上發揮地區優勢保證地區利益。經過多邊貿易體制下多個回合的談判,全球關稅稅率已大為降低,然而,各區域間各不相同的規則、標准及原產地規則構成了新的區域間壁壘。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及歐盟作為世界上兩大主要的經濟力量,正是這種爭奪世界市場競爭的始作俑者,二者均以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其加強對世界市場爭奪的重要工具,相互較勁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廣度和深度。從現今的世界經濟一體化形勢來看,呈現出以美歐為軸心不斷向外輻射擴展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格局,美歐處於這一格局的中心,操縱著游戲規則,而發展中國家處於外圍,最不發達國家往往被排除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之外。在服務貿易領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實力更不能同日而語,就服務貿易達成區域性安排也主要是在發達國家之間。目前已達成的區域性服務貿易規則進一步增強了發達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上的競爭力,發展中國家更處於劣勢地位。歐美皆已是成熟服務經濟,在服務貿易領域具有比較優勢,尤其在《服務貿易總協定》附件之金融服務及電訊服務方面,其共識使《服務貿易總協定》及相關附件得以順利通過,而針對發展中國傢具有比較優勢之勞動、僱傭服務自由化卻又強制給予封殺。綜合以上分析,區域服務貿易自由化對多邊貿易體制可謂利弊兼具。從國際社會的現實來看,無論是目前還是將來,世界經濟中的集團化和全球化並不是兩種完全對立的趨勢,而是兩種趨勢並存,共同發展。基於國際社會的現實,在區域貿易協議與多邊貿易體制(包括《服務貿易總協定》)的關繫上,世界貿易組織確認了區域性貿易體制與多邊貿易體制的相容性,同時確立了多邊貿易體制的首要的和主導的地位,將區域貿易協議的發展置於多邊貿易體制的框架之中。區域性服務貿易規則作為國際服務貿易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多邊服務貿易規則必要和有益的補充,但不能取代多邊服務貿易規則。處理二者關系的正確途徑是:區域全球化而非全球區域化。如何約束區域服務貿易一體化,消除其負面效應,使其成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有益補充,是世貿組織面臨的一大難題。

6、中國旅遊全球化的內容是什麼

中國高知旅遊全球化的內容是與旅遊業相關的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和人隱此員在國際間流動。旅遊業全球化灶念迅就是指全球旅遊業的一體化,主要表現為與旅遊業相關的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和人員在國際間流動越來越多,各國相互依存程度越來越高,競爭的范圍具有跨國性,各個旅遊公司或者集團的競爭目標是爭取為全球市場服務,國際性遊客不斷增多,旅遊項目不斷增多,跨國經營的旅遊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7、經濟全球化對旅遊業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中國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一個新興產業,在其發展的早期就已經明確了發展建設的基本原則。一方面,它堅持對外開放,吸引國內外各界的資金。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和個人投資旅遊項目建設。

這一開放的投資政策促進了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為旅遊業的繁榮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特別是旅遊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市場化程度較低,但中國旅遊業的投資環境總體上呈持續優化趨勢。

未來10年,中國旅遊業將保持10.4%的年均增長率,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年均增長率為9.8%,企業/政府旅遊增長率將達到10.9%。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國。

到2010年,中國旅遊總收入將從2002年的5.44%上升到國內生產總值的8%。因此,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未來幾年將有重大投資機會。 

(7)全球化對旅遊業意味著什麼擴展資料:

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作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浪潮,到底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呢?衡量經濟全球化的利弊與得失,最關鍵的問題是要研究經濟全球化給中國提供了哪些機遇,帶來了哪些風險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據統計,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在改革開放之初(1979—1982年)累計為11.66億美元。

以後逐年上升,進入20世紀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計達到44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額自1993年以來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發展中國家的第一位。在過去20年,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占所有發展中國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32.47%。

由於經濟全球化實現了人才、資本、信息、知識和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中國能夠引進、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管理創新。事實上,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已經給了人們很多啟迪和借鑒。

第二,有利於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使中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

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出口商品結構,強化經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