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化和全球化的區別
首先,這兩個都是外來詞,不是中國本土的詞彙。
1, 國際化側重於:國家,地區,某些地區和區域之間的文化,語言方面。簡言之,國家化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才能實現的,如:中國產品的國際化 可以在美日等國實現,但總不能在一些偏遠地方(如印第安原始人部落)實現的,因此國際化會受地域文化制約。
2,全球化:當然是全球范圍內,對象是人類社會,強調相互之間的溝通聯系的加強:如網路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影響范圍包括了:政治,教育,經貿,社會等各個方面。,
3,以下是二者的一些概念:
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設計和製造容易適應不同區域要求的產品的一種方式。它要求從產品中抽離所有地域語言,國家/地區和文化相關的元素。換言之,應用程序的功能和代碼設計考慮在不同地區運行的需要,其代碼簡化了不同本地版本的生產。開發這樣的程序的過程,就稱為國際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
2、全球化對我國公共管理的發展有何影響
無可否認,全球化首先是一種經濟現象。自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全球性貿易往來、資金流動和技術革命,正在推倒各國的經濟壁壘,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個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整體。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轉之勢,並從物質和觀念兩大方面對包括個人、組織、民族和國家在內的整個社會的各種關系產生著重大影響,進而重新塑造著現代世界和世界秩序,[1]也迫使所有政府和社會為了適應這股席捲地球每個角落的變革浪潮而進行自我調整。
在這股來勢洶涌的浪潮面前,有人提出,在全球成為一個大市場的前景下,民族國家將不復存在,全球將成為一個「無國界的世界」[2]但這種觀點忽視了國家政府依然強大的現實。的確,全球化給民族國家的存在提出了疑問,特別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系列規則至少使各成員方的貿易規則和政策趨同,但民族國家並不僅僅以經濟為存在的基礎,國家成員對疆土邊界、共同的生活方式、共享的文化的認同是民族國家存在的更重要的基礎。在全球化過程中,國家的行為雖然受到大量國際規則和因素的制約,但國家的作用也並不會因此而式微,實現國際間各領域合作的基本單位仍然是國家。當然,國家發揮作用的方式和途徑也不可能一成不變,毋寧說,民族國家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過程,各國政府正在通過改革相關的觀念、制度、結構和政策而以新的職能定位在全球化時代展現出新的面目。在這個變革過程中,各國政府首要面對的就是公共管理的變革。
一、全球化為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戰:
(一)全球化首先是經濟的全球化,在世界大市場上,為了獲得最大收益並為本國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每個國家都希望其它國家對自己的貿易壁壘越少越好,但在各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之上並不存在一個全球政府,而武力不僅不能促進貿易,相反,只能阻礙貿易。所以,各國之間就必須做出努力,通過談判達成某些一體遵行的規則,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WTO的一系列規則。因此,平等的談判、協商和遵行是全球化過程中的基本游戲規則。不管是民主國家還是威權國家,只要是受規則約束的成員方,那麼,就必須遵守基本游戲規則。而對基本游戲規則的遵守必然反映在該國的內部制度和管理上。也就是說,由各國共同制定並同意的旨在促進貿易的規則實際上對政府的管理提出了約束,使各政府在本國進行管理的時候,不能不受這些國際規則的制約和平等精神的影響。這實際上是對各國的管理理念基礎和管理結構提出了重大挑戰。
(二)全球化實際上造成權力和權威中心的非唯一性,從而使國際治理呈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的特點。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公民個人有充分的技術資源來獲得政府不可能控制也不可能審查的大量豐富的信息,從而使公民個人在信息的擁有上與政府相比至少不處於劣勢。實際上,大量的似乎無窮盡的信息和新鮮事物的出現就已經使政府單靠自己的力量難以招架、無法應對,更遑論對公民個人的信息獲得來源與數量、種類進行控制和審查了。由於全球化以科技和知識信息為主要依託,政府運用科技對知識信息的掌握程度就成為政府管理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面對紛繁無窮的知識信息,政府在國內的治理中需要尋找合作者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有效管理,而合作者正式公民社會當中的各種組織和個人。實際上,從知識和信息角度看,國家的公共管理已經不可能維持以往那種政府單一中心的格局和權威,毋寧說,政府只是多個管理中心中的一個相對的核心,與不具有國家強制力的其他管理中心並存。因此,深受全球化影響的國家內部的公共管理也不可避免地將隨之呈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的特點。
(三)全球化過程一旦啟動,就具備了不可逆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跨國的流動和聯系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緊密。並且,世界市場對資本、人才的優化配置在這個過程中將越來越不受國家、政府的約束,而更多地依賴於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形成、正在形成和將要形成的各種民間組織。這在一定程度上無疑也是對國家的控制力的一個重大挑戰。如果對此無動於衷,或者仍然採取壓制或限制措施,則容易造成國家與由公民個人構成的社會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所以,改革管理模式以適應和運用跨國流動和聯系,也成為國家在管理層面面臨的現實挑戰。
全球化帶來的還不僅僅是這三方面的挑戰,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還將會出現各種我們目前難以預料的挑戰。而與全球化相關的絕大多數挑戰都首先要求國家層面的有效回應,特別是國家在公共管理層面的有效回應。
二、我國公共管理現狀分析
從總體上看,我國的公共管理從理念到體制結構和具體的管理行為實際上形成了官僚體制為中心的輕視公民的總體特點,造成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缺位,這一方面繼續造就政府在管理中的全能主義慣性,並增加政府管理的成本;同時,公民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對政府管理的依賴性也絲毫不減,缺乏公民意識。所以,我們的政府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的公共管理負擔仍然在加重,難以對來自國際和國內的各種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從而做出有效的決定來應對紛繁復雜的環境變化和利益要求,另一方面又造成公民參與管理無門,在參與熱情與參與冷漠之間游離。同時,更深地涉入全球化過程又意味著透明度等國際規則對我們國內公共管理的制約和極大推動。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公共管理應該如何應對呢?
3、經濟全球化是什麼意思
經濟全球化意思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租液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主要有
首先,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肆型態技術革命,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
其次,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裂源全球化進程。
4、馬丁·沃爾夫:全球化並未消亡,只是發生了變化,什麼是全球化?
馬丁·沃爾夫:全球化並未消亡,只是發生了變化,什麼是全球化首先就是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圍內的很多人民群眾正在加強經濟商業貿易的往來,其次就是很多文化正在互相學習有利於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文化,再者就是風俗習慣正在被保留同時在人群中互相影響,另外就是人類是處於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所以人類的發展未來是密切相關的應該共同樹立發展的目標,還有就是全球化使得人類的科技進步可以更好的被分享有利於幫助很多國家發展經濟,需要從以下五方面來闡述分析馬丁·沃爾夫:全球化並未消亡,只是發生了變化,什麼是全球化。
一、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圍內的很多人民群眾正在加強經濟商業貿易的往來
首先就是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圍內的很多人民群眾正在加強經濟商業貿易的往來 ,對於全球化而言有利於世界范圍各國的長期發展也有利於加強商業貿易的繁榮程度。
二、很多文化正在互相學習有利於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文化
其次就是 很多文化正在互相學習有利於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文化 ,對於很多文化而言正在互相學習從而可以創造出更多優秀的文化有利於社會的長期發展。
三、風俗習慣正在被保留同時在人群中互相影響
再者就是風俗習慣正在被保留同時在人群中互相影響 ,主要就是風俗習慣的不同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應該被保留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四、人類是處於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所以人類的發展未來是密切相關的應該共同樹立發展的目標
另外就是人類是處於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所以人類的發展未來是密切相關的應該共同樹立發展的目標,這樣子人類會樹立共同的發展意識有利於提升全球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五、全球化使得人類的科技進步可以更好的被分享有利於幫助很多國家發展經濟
還有就是全球化使得人類的科技進步可以更好的被分享有利於幫助很多國家發展經濟 ,這樣子對於提升人類的文明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人類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多渠道的經濟建設。
5、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它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貿易自由化
經濟全球化
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生產國際化
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資本全球化
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科技全球化
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6、全球化首先是指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詞,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對於「全球化」的觀感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
通常意義上所指的當代,是對人類發展歷史時間段的一個定性界定。從全球來看,當代應該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為標志以後的時期延續至今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其當代大體界定時間應該是20世紀40-50年代以後的時期。
「當代性」既指時間及時間里的時代特徵,也指現在與過去本質之不同的當代特徵
自由市場和全球化到底對於我們所有人,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好處?我把這些好處分兩個層面,然後又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一下。
兩個層面一個是從個人的層面,另一個是從國家層面來說;兩個不同的角度,一個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另一個從超經濟的、文化性質的角度來看。第一個層面,自由市場和全球化首先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可以增加我們每一個參與市場的人在市場中的選擇機會和選擇的范圍,可以擴大和深化分工,因此就提高了個人的生產率,也因此提高了每個人的收入。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現在可能有幾千萬農民的子弟,他們在沿海的工廠,為美國人,或者是為歐洲人生產服裝、玩具等等,你可以想像他在農村的時候沒有收入,但是如果到了工廠里以後,收入可能是很少,但是有600塊錢,或者800塊錢,或者1000塊錢的收入,假定我們退回去,不要這個市場,或者不讓全球化,他馬上就退回到貧困的狀態中去。
從超越經濟的層面來講,可能正是因為自由市場本身的拓展使得我們個人的自由也得到拓展,比如文化方面與政治方面的選擇范圍就更大了。很多人都經歷過計劃經濟,那個過程中就不可能有競爭,因為工廠經理人就是你的主人,你的一切都得聽工廠經理人。
從國家的層面上,自由市場和全球化有什麼好處?首先從經濟角度來講。對我們中國來說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沒有市場,沒有全球化,中國就是20年的經濟體制,根本也就不值得討論了。在70年代末的時候,計劃經濟已經徹底走不動了,甚至連吃飯問題都不能解決,所以我們進行了一個市場化的改革,然後更深的融入了全球化的分工體系裡面,所以才有每年平均下來大概8-9%的經濟增長率。實際上市場把每個人的企業家精神釋放出來了,每一步可以自己選擇,自己去進行資源的配置,去發現最好的,去尋找最好的知識,最有用的知識,然後我們去自由地分配資源,生產出美國人、歐洲人喜歡的產品,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喜歡的產品。
7、 經濟全球化的內涵
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內涵,需要從經濟全球化的概念、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形式,及其特徵方面入手,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展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一、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概念
經濟全球化一詞自20世紀80年代見諸西方報刊以來,一直成為媒體和學術界的熱門話題。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化」一詞究竟何時產生,已無從稽考。但是,關於「全球化」問題的探討從19世紀的60年代已經開始。有從政治角度認識的,比如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價值觀在世界更多國家的普及與實踐,國際干預的不斷擴大,大國對小國的政治體制的影響,等等,都被認為是一種「全球化」的過程;更多的學者和專家則從經濟的角度認識「全球化」問題,如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使得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如同在一個國家內部進行,沒有了關稅,沒有了配額;還有更多的國際關系組織的成立與發展,如歐洲共同體發展到歐洲聯盟,北美成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亞洲與太平洋國家成立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組織,等等,這些國際組織的成立與發展,使得國家、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規模更大、手續更簡單、各種摩擦與交易費用大為減少。鑒於這些現象,鄭通漢(1999)將「全球化」的特徵總結為三個方面,即: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過程;全球化是形容世界各國相互依存關系的一種狀態;全球化過程實質上是國家政治經濟邊界弱化的過程。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通過生產、貿易、金融和資本等的跨國網路,以空前的廣度、強度和流動速度使得彼此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同時,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經濟過程,它又不可能不在社會文化的層面上產生強烈的滲透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吸收和交融,另一方面世界各種文明之間、民族性與世界性之間、傳統性與現代性之間發生沖撞和沖突,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心理和價值選擇。再次,各主權國家要求平等參與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改變既有的游戲規則,建立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的呼聲日益強烈。將這些特點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部分所闡述的五個方面。
二、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徵
根據以上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我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特徵主要表現在各國經濟交融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關系狀態、相互依存關系基礎上的國家政治經濟邊界的弱化、經濟規則的全球化以及經濟運行機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趨同化。
首先,「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過程。這個過程之所以發生,首先在於世界各地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的差異。這種差異產生了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客觀需要。隨著人類的進步,這種相互交流日益迫切,交流的對象日益廣泛,交流的手段日益增多。而交流的過程就是相互取長補短的過程,就是增大共識和共性的過程,也就是走向全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嚴格地說,從有了商品交換就開始了(鄭通漢,1999),遠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以英國為先驅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來臨時,當世界市場和國際分工開始時,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就開始了。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還供世界各地消費。但直到進入發達的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經濟之前,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機器大工業的建立,使這個過程開始加速,到二戰以後,由於新科技革命和跨國公司的發展,全球化過程空前加速了。特別是信息與網路技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手段,縮短了時空距離,全球成為一個「地球村」。
既然是一個過程,就有個進程問題。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交流客體范圍的廣度,另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主體范圍的廣度。一定程度的「經濟區域化」應該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進程,是全球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區域集團化與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一種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其目的都是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活動的主體是各國政府和跨國公司。如果一定要進行某種程度的劃分的話,那麼,經濟全球化更多的是一種企業行為,它使商品、勞務、資本、技術跨越國家堡壘而增強經濟的相互依存,促進了生產要素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形成了資本的雙向流動和對外貿易的大力發展,以經濟為紐帶營造了世界市場網路。區域集團化則更多的是一種國家行為,為了本地區成員國的利益而消除地區內經濟活動的障礙,實現規模經濟,合理配置資源和勞動分工,推動貿易和投資的增長。
世界需要區域性貿易安排,如關稅聯盟和自由貿易區,這是通向全球性自由貿易的墊腳石。如果世界取消區域性安排,那麼,全球性進一步自由化的前景將逐漸淡化。歐洲聯盟在過去十年來一直是歐洲的中流砥柱。它的存在促進了和平與穩定,有力地阻擋了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和貨幣的動盪。歐元在進一步推動地區化的同時,也會導致地區間的合作,有關大西洋兩岸(即歐洲與美國)自由貿易區的設想一再提出,兩次歐亞會議的先後召開,非洲和南美某些國家醞釀統一貨幣,已經預示著區域集團化的浪潮正在向著地區間聯合的更高層次發展,其中亞歐之間的合作由於經濟互補性最大而前景最為看好。
其次,「經濟全球化」是形容世界各國相互依存關系的一種狀態。它一方面形容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相互依存的程度,另一方面形容世界各國相互聯系和影響的緊密程度,同時,也形容各國之間由於利益的相互依存而產生的關系。1999年,全球商品和勞務貿易規模已經達7.1萬億美元。1998年全球有跨國公司6萬多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世界的40%,貿易佔全世界的60%,對外直接投資佔世界的90%,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戴相龍,2000)。與此同時,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1999年全球跨國投資8000多億美元,是1990年的4倍多。我國20多年來,進出口貿易在GDP形成中的作用大大增強,並以平均每年高於GDP年均增長速度5個百分點的步伐發展,對外貿易的迅猛增長已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源泉之一。據我國的海關統計,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3607億美元,擴大了17.5倍,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增長18.0倍和13.2倍,年均增長率15.3%和13.8%,我國在世界貿易排序中由改革開放前的第32位快速躋身於十大貿易國(地區)行列。與此同時,我國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不到20億美元上升到現在的約400億美元(陸燕,2001),從1993年以來,我國一直是吸收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對外開放領域也逐步拓寬。我國向外商投資開放的領域已由初期的一般加工業擴展到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服務貿易的眾多領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國民經濟運行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對外開放增強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了人們觀念的更新,加快了新舊經濟體制的轉換進程,為我國經濟面向新世紀的持續而穩定的增長,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和精神力量。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同樣表明這樣的趨勢。表1-1是有關國家外貿依存度國際比較,就反映了這樣的趨勢。
表1-1 外貿依存度國際比較(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
(據施曉蘇,2001)
第三,經濟全球化過程實質上是國家經濟邊界弱化的過程。跨國公司海外投資必須認可、遵守東道國的政治法律制度,必須服從東道國的經濟運行規律,資本、技術不再被保留在一個國家邊界的內部,隨著第三世界東道國經濟實力的增長,發達國家的投資不僅僅是利用東道國的勞動力廉價優勢,其先進的技術必須轉移;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企業組織、業務活動不再固定在一個圍牆之內,企業沒有了組織形式的邊界,技術不再存在嚴密的隔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不再受地域的限制,網路給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的娛樂消費品。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形成了「全球統一市場」。
第四,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世界經濟運行規則的全球化。國際組織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大量建立和發展,為貿易自由化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制度框架,世界經濟運行的規則網路基本形成。無論是政治多極化,還是經濟一體化,總是有制度、規則在其中規范著參與各方的行為,如最終約束歐共體各成員國行為的《阿姆斯特丹協議》對歐盟區內的自由、安全、公正問題,公民的權益,對外政策以及運行機制等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並以完善的權力機構、監督機構、咨詢機構、投訴、金融機構等來制定和執行區內各項政策。這些規則支撐並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並對經濟全球化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五,經過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很多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包括中國、俄羅斯、東歐等原來的一些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國家。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成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運行機制。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生產要素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可以遵循市場的運行規律,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優化配置。各國、各地區的利益主體則按照市場化的規則追逐跨國界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