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目前實行的是什麼樣的匯率制度?
中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中國的匯率制度不同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而是資本管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的請求,無論數額大小。而中國是不允許你自由兌換外幣的。
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根據市場供求關系來進行浮動。這里的"一籃子貨幣",是指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籃子內的貨幣構成,將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參考一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盯住一籃子貨幣,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這將有利於增加匯率彈性,抑制單邊投機,維護多邊匯.
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3%的幅度內浮動率穩定。
2、中國實施何種匯率制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同時美元每天浮動范圍限制在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的上下3‰之內,對非美元則在1.5%的范圍內浮動。
1.人民幣匯率的標價方法
人民幣匯率一直採用直接標價法,一般以100外幣單位為標准折算成相應數額的人民幣來標價。即外幣數額保持不動,匯率的變動通過人民幣數額的增減表示出來。
2.人民幣匯率的形成
目前人民幣匯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根據上一日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的人民幣與美元交易的加權平均價,並參照國際外匯市場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港元)的變化,套算出主要貨幣的中間價作為基準匯率。中國人民銀行每天公布人民幣兌美元、歐元、日元、英鎊、港元五種貨幣的基準匯率,各外匯銀行以此基準匯率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范圍內決定自己的掛牌匯率並對外公布。
3.人民幣匯率的公布與掛牌
中國人民銀行目前只公布人民幣對美元、日元、港元、英鎊和歐元的牌價,各外匯銀行在此基礎上有若干幣種的增加。人民幣匯率有買入價、賣出價和現鈔價,買賣價差為0.5%。不分電匯、信匯和票匯都採用同一匯率,但交易時所收取的手續費不同。
3、我國現行的是什麼匯率制度,請經濟專家回答
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1994年的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奠定了市場對外匯資源配置的主導性地位。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市場匯率。現行匯率制度將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基礎放到了市場上,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銀行間市場交易情況公布匯率,外匯指定銀行可以在一定浮動范圍內制定掛牌匯率,對客戶辦理結售匯業務。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對匯率的調控也由過去的行政干預轉向市場調解為主。過去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制定調劑外匯用匯投向指導序列和最高限價措施等行政手段。干預外匯調劑中心的市場准入和市場運作,現在則通過外匯公開市場錯作吞吐外匯、平抑供求,以穩定匯率。
(2) 單一匯率。境內所有本外幣的交易均使用一種匯率,取消了過去的官方匯率供匯和上繳。由於匯率是在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運作中形成的,消除了過去外匯調劑市場條塊分割、地區差價,因而全國使用的基準匯率是統一的。雖然各家外匯制定銀行都可以根據基準匯率自行制定掛牌匯率,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對掛牌匯率浮動幅度的限制和外匯公開市場操作,使各家銀行的掛牌匯率基本保持了一致。因此,銀行間市場和結售匯市場這兩個層次的市場中生成和執行的匯率,全國都是基本一致的。實行單一匯率制度,為我國消除歧視性的貨幣安排,實行經常項目完全可兌換創造了條件。
(3) 浮動匯率。1973年後,國際貨幣體系由固定匯率制度時代轉入浮動匯率制度時代,1972年英鎊匯率浮動,人民幣匯率就採取一攬子貨幣計算方法,依據國際市場匯率的變化進行調整,與國際市場接軌。1988年我國放開外匯調劑市場匯率,實行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匯率制度,調劑市場匯率隨著市場外匯的供應狀況浮動。這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准備了條件,逐步使人民幣匯率制度融入國際浮動匯率制度。
(4) 由管理的匯率。中國人民銀行對匯率波動進行管理,是為了保證匯率在宏觀經濟目標范圍內平滑運行,促進國際收支的中長期平衡,避免短期的投機性波動。這種干預是順勢干預,並不改變外匯供求方向和影響外匯市場的正常運行。中國人民銀行通過規定銀行掛牌匯率浮動幅度、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吞吐外匯等辦法,對匯率波動進行調控,以維護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支持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人民幣穩中有升,其好處有:(1)進一步提高了人民幣在國內外的地位。人民幣匯率的長期穩定,改善了市場預期,較好的發揮了本國和地區經濟穩定器的作用。(2)促進了國企改革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199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中國人民銀行的市場干預只是防止匯率大幅波動,這使得國內企業逐漸改變了對貶值的以來思想,靠改進管理、降低成本,走以質取勝的道路來擴大出口。我國出口產品結構迅速升級,初級產品減少,完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比重也逐漸下降,機電產品比重不斷上升。同時,還促進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按照比較有事原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進程,促進了國內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和產業升級。(3)穩定了金融,吸引了資本流入。1994年以後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不僅沒有遭受損失,相反其資產凈值還由於人民幣升值而受益。人民幣匯率穩定促進了外商來華投資持續大量流入。
亞洲金融危機以後,我國現行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安排經受了時間的考驗,證明是負荷中國國慶的匯率制度選擇。但是,有管理的浮動不僅要有管理,而且也要求浮動,人民幣匯率穩定不等於固定。為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適應入世後我國國際收支可能發生的變化,國際資本流動可能產生的沖擊,以及促進國內企業和金融機構提高匯率風險意識,促進國內金融市場發展,今後隨著各方面條件成熟,我國還要增加人民幣匯率政策彈性,擴大匯率浮動區間,進一步發揮匯率的杠桿調節作用。
4、目前我國實行什麼匯率制度
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特點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市場為基礎的匯率制度、單一匯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現階段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過去10年裡,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同時也為維護亞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發展,將為周邊地區和世界各國提供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投資機會,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事實證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既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又有利於亞洲地區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第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我國實際,應當長期堅持。
我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深化金融改革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增強匯率杠桿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略有節余。
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貿易放開經營比較充分,服務貿易比較開放。二是資本項目過度管製得到消除。三是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
第三,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保持國際收支平衡與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是國家四大宏觀調控目標。我們的方針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
因此,必須認真落實「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在繼續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大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力度,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5、我國人民幣實施的匯率制度是
目前,我國人民幣實施的匯率制度是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國家還建立了外匯調劑市場,企業或個人可以在該市場上將自己留成的外匯進行交易,價格由交易雙方商定,由此便形成了一種新的「官方匯率+調劑市場匯率」兩軌並行的雙重匯率制度。
拓展資料:
1、1953年我國建立統一的外匯體系開始,人民幣匯率制度幾經演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從固定匯率到雙重匯率再到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回顧幾十年來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演變軌跡,期間雖有曲折和反復,但始終堅守市場化的改革方向,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和雙向浮動的彈性顯著加強。以1994年匯改、2005年「7.21匯改」和2015年「8.11匯改」這三次重要的匯率制度改革為時間節點,我們可以將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變歷程分為四個階段。
2、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3年,我國開始建立統一的外貿和外匯體系,人民幣實行單一的固定匯率制度,當時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為2.62。兩年後,經過幣制改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被調整至2.46,固定匯率的制度安排一直延續至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前。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我國開始實行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固定匯率制度,以對各國的貿易量計算相應籃子貨幣的權重。從1973年到1979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逐步從2.5上升至1.5左右。但在實際市場中,出口企業獲得1美元所對應的換匯成本大約為2.75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被嚴重高估。在這種情況下,外貿企業出口以及外資進入的意願都受到打擊,從而導致我國的外匯儲備量難以增加,甚至到1980年降為負值。
3、為了鼓勵外貿企業出口創匯、支持我國經濟發展,我國於1981年開始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官方匯率與貿易體系內部結算價並存的雙重匯率模式,前者適用於非貿易部門,對應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按一籃子貨幣計算的1.5左右,而後者用於貿易部門結算,匯率根據市場實情調整至2.8左右。這樣一來,外貿企業的盈利大幅上升,帶動外匯儲備增至1983年的89億元。但與此同時,未被納入外貿體系的企業出口面臨的虧損日益嚴重,由此導致外匯儲備在1984年不升反降,外匯體制需要進一步改革。
6、中國現在的匯率制度是什麼?
中國截止到2018年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中國的匯率制度不同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而是資本管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的請求,無論數額大小。而中國是不允許你自由兌換外幣的。
(6)目前我國實施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是什麼擴展資料:
匯率制度的內容:
1.確定匯率的原則和依據。例如,以貨幣本身的價值為依據,還是以法定代表的價值為依據等。
2.維持與調整匯率的辦法。例如,是採用公開法定升值或貶值的辦法,還是採取任其浮動或官方有限度干預的辦法;
3.管理匯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國外匯管制中有關匯率及其適用范圍的規定。
4.制定、維持與管理匯率的機構,如外匯管理局、外匯平準基金委員會等。
匯率制度的研究包括兩個基本視角:匯率制度是如何形成和決定的。如何選擇匯率制度。前者是實證問題,後者屬於規范分析。
匯率制度分類是研究匯率制度優劣性和匯率制度選擇的基礎,而對匯率制度與宏觀經濟關系的考察,首先在於對匯率制度如何分類。由於不同的分類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從而導致匯率制度的選擇成為宏觀經濟領域最具爭議性的問題。
參考鏈接:網路--中國匯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