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匯率查詢 » 為什麼全球化是水平分工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為什麼全球化是水平分工

發布時間: 2023-04-08 03:14:46

1、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點:

1、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1)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進國際分工水平提高和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進步、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2)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身經濟發展。

2、經濟全球化挑戰

(1)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平衡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關注貧困和飢餓問題,同時要正視和妥善處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不同群體帶來的沖擊。

(2)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一國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釀成國際性的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

3、經濟全球化對策: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合作共贏。

4、聯合國的原則

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各會員國必須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各會員國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各會員國必須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侵害別國的領土完整、政治獨立。

各會員國對於聯合國依憲章規定而採取的行動,應盡力予以協助;聯合國不得干涉在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內政的事務。

5、亞太經合組織宗旨

支持亞太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和繁榮,建設活力和諧的亞太大家庭,捍衛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鼓勵經濟技術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進建設良好和可持續的商業環境。

6、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在亞太地區舉足輕重,是APEC的重要成員。自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中國參加了歷屆部長級會議和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積極參與各層次領域合作,為促進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為什麼經濟全球化中國際水平分工取代垂直分工成為居主導地位

其造就和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參與競爭、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

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基於本國人口和資源等現實條件,發揮潛在的比較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經濟全球化進程開闊了中國企業的視野,為其造就和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參與競爭、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中國企業充分發揮其地緣依託和比較優勢,在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上逐漸擁有難得和寶貴的一席,國際競爭力不斷出現質的提高與升華。

20世紀後期,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家行為體與非國家行為體(包括跨國公司和民間機構)之間的科技交流活動。中國抓住機遇,主動融入全球科技發展軌道。科技合作在一定意義上成為當時乃至今天中國總體對外開放的先行者。中國發揮其後發優勢,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再行創新,促進自主高新技術產業長足發展,助力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2)為什麼全球化是水平分工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的相關內容:

1、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借鑒東部地區和其他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堅決貫徹執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2、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上參與國際經濟的競爭與合作,以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新形勢。

3、中國經濟實現連年高速發展,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也不斷提速;經濟總量穩步增加,於2010年躍升至世界第二位。

3、導致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是什麼

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 年代以來,涵蓋國際流通過程和國際生產過程的經濟全球化的內趨勢大大加強。其主要表現在:國容際貿易和投資發展迅速;跨國公司的發展;資本在全球擴張;金融活動全球化等。具體的說是:①國際分工由垂直分工為主進入以水平分工為主的新階段,即側重於產品型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和工藝流程的分工。②世界貿易迅速增長和多邊貿易體制日趨完善。世界貿易量年均增長率遠遠高於世界生產的增長;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成立,使全球貿易進入了一個更加法制化、更加秩序化的新階段。③國家間尤其是發達國家之間的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達到空前的規模。④金融全球化的進程明顯加快,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空前,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⑤跨國公司遍布全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⑥國際經濟組織的協調作用不斷加強。西方八國首腦會議是發達國家經濟協調的主要機構;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經濟組織在全球范圍內協調國際經濟關系。因此,此時的經濟全球化才是完全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才是「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動力,以跨國公司的全球運作為載體而進行的一場全球范圍的經濟結構調整。」

4、各國在國際分工中存在的形式有「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是什麼意思

1、按參加國際分工的國家的自然資源和原材料供應、生產技術水平和工業發展情況的差異來分類,可劃分為三種不同類型的國際分工形式。
(1)垂直型國際分工
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差懸殊的國家(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對稱。它分為兩種。一種是指部分國家供給初級原料,而另一部分國家供給製成品的分工型態,如發展中國家生產初級產品,發達國家生產工業製成品,這是不同國家在不同產業間的垂直分工。原一種產品從原料到製成品,須經多次加工。經濟越發達,分工越細密,產品越復雜,工業化程度越高,產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加工又分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經過初加工的為初級產品,經過多次加工最後成為製成品。初級產品與製成品這兩類產業的生產過程構成垂直聯系,彼此互為市場。另一種是指同一產業內技術密集程度較高的產品與技術密集程度較低的產品之間的國際分工,或同一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技術密集程度較高的工序與技術密集程度較低的工序之間的國際分工,這是相同產業內部因技術差距所引致的國際分工。從歷史上看,19世紀形成的國際分工是一種垂直型的國際分工。當時英國等少數國家是工業國,絕大多數不發達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為農業國,工業先進國家按自己的需要強迫落後的農業國進行分工,形成工業國支配農業國,農業國依附工業國的國際分工格局。迄今為止,工業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業製成品的情況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國際分工仍然是工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一種重要的分工形式。
(2)水平型國際分工
經濟發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國家(如發達國家以及一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之間在工業製成品生產上的國際分工。當代發達國家的相互貿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的。水平分工可分為產業內與產業間水平分工。前者又稱為「差異產品分工」,是指同一產業內不同廠商生產的產品雖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程度,但其外觀設計、內在質量、規格、品種、商標、牌號或價格有所差異,從而產生的國際分工和相互交換,它反映了寡佔企業的競爭和消費者偏好的多樣化。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工業部門內部專業化生產程度越來越高。部門內部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種加工工藝間的分工越來越細。這種部門內水平分工不僅存在於國內,而且廣泛地存在於國與國之間。後者則是指不同產業所生產的製成品之間的國際分工和貿易。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展有先有後,側重的工業部門有所不同,各國技術水平和發展狀況存在差別,因此,各類工業部門生產方面的國際分工日趨重要。各國以其重點工業部門的產品去換取非重點工業部門的產品。工業製成生產之間的分工不斷向縱深發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國際分工。
(3)混合型國際分工
混合型國際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結合起來的國際分工方式。德國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對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出口工業品,而對發達國家則是「水平型」的。在進口中,主要是機器設備和零配件。其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西歐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