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幣兌換中如何避免匯率帶來的損失?
1、 對於所持外幣不同用途的客戶需考慮不同的理財策略,如手中持有外匯並在半年或1年內將進行外匯貿易、出國留學、移民等「剛性需求」的市民,可考慮「保本」策略,即購買一些保本型外幣理財產品,以保證2.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不建議進行外匯儲蓄,隨著各銀行陸續下調外幣存款利率,不少幣種的利率降幅甚至高達70%,遠低於保本型外匯理財產品。這類外匯持有者可暫時忽略目前的匯率波動,只要將外幣理財收益與使用國的通貨膨脹率做對比,其收益只需跑贏當地通脹,那這筆「買賣」就算成功。
2、 對於手中持有外幣並在1年內沒有使用需求的投資者,建議還是選擇結匯,將外幣換成人民幣,並購買以人民幣計價的理財產品或選擇其他人民幣理財渠道,一方面可避免手中的外幣持續貶值帶來的損失,同時,目前從國內市場來看,除個別貨幣(澳元)之外,人民幣理財無論是從收益還是選擇的范圍,都要比歐元、英鎊、美元等外匯理財產品具備優勢。
3、具有一定外匯儲備並有時間和專業經驗的投資人,則可以進行一定的實盤操作和保證金交易來實現外幣的保值增值,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均開通了外匯實盤交易,同時不少銀行還開通了外匯保證金交易可供選擇。
2、如何應對外匯資金管理中的匯率風險
步驟一:設定風險容忍度
不害怕失去全部資金的情況下,每筆交易你能承擔多大風險?
這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問題。如果你誠實回答,將其與交易優勢相結合,你將發現自己立刻走上了持續盈利之路。
實際上,外匯交易者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太過冒險。一般來說,在既定設定下,交易者精於計算潛在盈利,但是在相關風險方面卻通常是馬後炮
然而,簡單的按照比例確定你的每筆交易風險還不夠,盡管這已經成功了一半。
通常的說法是你只承擔賬戶余額1%或2%的風險,但是這種方式並不完整,容我解釋。
如果你只是按比例確定了每筆交易的風險,你接受賬戶余額2%的風險,那麼如果這2%等於1000美元呢?
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你對後者的感覺更強烈。
這是因為$等貨幣符號可以引發情感,與百分比符號相比對交易者的影響更大。
這與你如何確定風險有何關系?
關系非常大!
除了比例,未能確定風險金額,可能會讓你面臨損失。
讓我們假定你有10萬美元,決定向交易賬戶中存入5萬美元。你已經進行外匯交易幾年了,過去6個月開始持續盈利。
對你來說這是個重要時刻,因為以前你賬戶中的資金只有1萬美元。目前已經增長到6萬美元。
作為你的外匯資金管理策略的一部分,你已經確定了每筆風險2%賬戶余額。因此你之前每筆交易風險為200美元。
再加入5萬美元之後,賬戶金額達到6萬美元,每筆交易的2%風險就從200美元增至1200美元。
那麼你准備下筆交易承擔1200美元風險?
可能不會。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你從1萬美元開始逐漸增加資金,那麼1200美元的風險不會讓人太過生畏。
可能吧,但是,很少有專業交易者使用傳統的2%規則,這是有道理的。是因為他們不再需要承擔如此大的風險賺取高額回報。他們還知道,相關規則在真正的風險方面表達不完全。
總之,通過固定比例和資金金額兩種方式確定你的每筆交易承擔風險,這非常重要。即使你只在比例後面寫下資金價值,也能使你注意風險相關的規模,當出現虧損時幫助你控制損失。
步驟二:制定交易計劃,按計劃交易
沒有針對每筆交易的計劃,世界上最佳的外匯資金管理策略也無法幫助你。但是與控制風險類似,你針對特定交易的計劃不必過於復雜。在大多數情況下,寫下你目前的策略就足夠了。
你目前的策略應包括你的止損位以及盈利目標。對於那些金字塔模式交易的人,確保寫下你計劃逐步增加頭寸的關鍵水平。
你應該監測相關信息,用一個簡單的記事本或文字處理器就能做到。
一旦你寫下了這些水平,那麼在任何情況下也不要對其進行修改,這一點至關重要。
這么做不僅會使你的計劃無效,而且將使你的決策受情緒影響。
一旦你將資金置於危險之中,你就失去了交易所需的客觀性,你交易的依據應該是正在發生什麼,而不是你想要發生什麼。實質上,損失資金的想法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步驟三:創建痛閾
既然你在交易前已經設定了風險參數,針對每筆交易也有了計劃,那麼就是時候創建痛閾了。
什麼是痛閾?
我將其定義為,一系列的虧損後,你需要退出市場休息一下的位置。
例如,讓我們假定你連續虧損4筆交易。如果你每筆交易設定的風險為2%,那麼損失就是8%。
(運氣好的話可能會低於8%,但是我們將以此做例子)
我不在乎你的一筆交易做的有多好,連續的虧損會讓你神經緊張,會讓你懷疑自己的能力,而這必將導致更大的虧損。
現在,讓我們假設你的痛閾為10%。這意味著從高峰到低谷,你可以損失賬戶余額的10%,之後必須休息一下。
「波峰到波谷」是個簡單的價值變動模式,從最高點到最低點。因此,如果你的賬戶余額達到12500美元,10%的限制意味著你的痛閾將在資金達到11250美元時觸發。
回到例子,4筆虧損交易後,你在技術上是沒問題的,因為從波峰到波谷,你已經虧損8%。
但是,如果你在未回補之前損失的情況下,下筆交易再虧損,你的痛閾將被觸及,因此要求你撤離市場,休息一會。
無論是休息幾天還是幾周,這都取決於你,只要你恢復精神,沒有任何懷疑情緒。
記住,你第一步中確定的每筆交易承擔的風險越小,你的迴旋餘地越大,除非你你已經降低了痛閾。
3、往國外打錢 銀行打錢時間延遲匯率不同造成我的損失怎麼辦
比如拿10萬人民幣去換美元,美元賣出價是7,中間價是6,請問我的匯兌損失是多少?
匯兌損失=10萬人民幣/7*(7-6)=1.4286(萬元)
匯兌損失指的是企業向銀行結售或購入外匯而產生的銀行買入、賣出價與記賬所採用的匯率之間的差額,以及月(季、年)度終了,各種外幣賬戶的外向期末余額,按照期末規定匯率摺合的記賬人民幣金額與原賬面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等。
按照外匯的支付方式,可將匯率分為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1)電匯匯率。電匯匯率是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在賣出外匯後,即以電報委託其國外分支機構或代理行付款給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種匯率。由於電匯付款快,銀行無法佔用客戶資金頭寸,同時,國際間的電報費用較高,所以電匯匯率較一般匯率高。但是電匯調撥資金速度快,有利於加速國際資金周轉,因此電匯在外匯交易中佔有絕大的比重。
(2)信匯匯率。信匯匯率是銀行開具付款委託書,用信函方式通過郵局寄給付款地銀行轉付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種匯率。由於付款委託書的郵遞需要一定的時間,銀行在這段時間內可以佔用客戶的資金,因此,信匯匯率比電匯匯率低。
(3)票匯匯率。票匯匯率是指銀行在賣出外匯時,開立一張由其國外分支機構或代理行付款的匯票交給匯款人,由其自帶或寄往國外取款所使用的匯率。由於票匯從賣出外匯到支付外匯有一段間隔時間,銀行可以在這段時間內佔用客戶的頭寸,所以票匯匯率一般比電匯匯率低。票匯有短期票匯和長期票匯之分,其匯率也不同。由於銀行能更長時間運用客戶資金,所以長期票匯匯率較短期票匯匯率低。
4、人民幣匯率呈現出大幅貶值,應該怎麼應對?
人民幣匯率呈現出大幅貶值,應對方法如下。
一、調整外匯儲備對外匯儲備的調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提高或降低商業銀行的外匯儲備,進而降低或提高外匯供應。如果人民幣貶值幅度過大,可以降低外匯儲備,提高外匯供應,並採取相應的逆向調整措施,使人民幣的貶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貨幣當局已經宣布將儲備金從9%降到8%,這一次貨幣當局的調整,給了那些在單邊下注的人一個明確的政策信號,暗示政府會採取措施維持人民幣的基本穩定。
二、調節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如果上調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將導致遠期交易費用增加,增加了外匯交易中的做空成本,從而減緩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在2015年和2018年,中央銀行將遠期結匯業務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提高到20%,從而遏制了企業遠期售匯的順周期效應。
央行也在隨後發布了降低外匯風險准備金率的消息,就等於增加了對市場的流動性,因此可以緩解對美元的貶值壓力,使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一個相對平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的穩定。
在這一消息發布之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的價格在6.6的關鍵位置上迅速上漲了200個基點,並突破了6.58。
三、央行和商業銀行進行外匯掉期交易商業銀行利用互換交易從中央銀行手中獲取美元,然後在即期市場上賣出,以此來調整貨幣供給和需求,維持貨幣的穩定。
這一做法是在2015年“8.11匯改”期間採用的,大幅貶值的人民幣得到了穩定,雖然沒有明確的政策,但是通過直接和代銷的匯款數據可以看到這種做法的痕跡。
5、匯率損失怎麼計算?
可以根據外匯的波動周期,選用不同貨幣作結算貨幣,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比如用歐元結算,而不要只用美元結算。也可以作保值業務。這些都是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來判斷。目前國內因匯率問題而虧損的公司,很多都是因為不注意匯率波動風險而造成。
拓展資料
1. 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個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6、匯率風險的應對措施
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方法措施:
約定互相能接受的風險比例
據了解,一些出口企業為應對匯率的不穩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已經採取了各種積極應對措施。一些企業在與外商簽訂合同時,匯率因素會考慮在內。雙方會規定一個互相都能接受的風險比例作為合同的附加條款。通常雙方各自承擔50%的風險,如果碰到較強勢的國外客商,國內企業所承擔的風險會更大一些,通常情況下,中國燈飾企業都處於弱勢。此外,部分燈飾企業負責人甚至提出以人民幣作為結算單位的想法,但能夠採取這一方式的企業少之又少。企業使用較為普遍的匯率避險方式包括:貿易融資、運用金融衍生產品、改變貿易結算方式、提高出口產品價格、改用非美元貨幣結算、增加內銷比重和使用外匯理財產品等。
貿易融資工具較為普遍
貿易融資是目前企業採用最多的避險方式。在被調查的樣本企業中,約有31%的企業使用該類方式。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貿易融資可以較好地解決外貿企業資金周轉問題。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企業競爭日益激烈,收匯期延長,企業急需解決出口發貨與收匯期之間的現金流通問題。通過出口押匯等短期貿易融資方式,出口企業可事先從銀行獲得資金,有效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同時,企業也可以提前鎖定收匯金額,規避人民幣匯率變動風險。二是貿易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在貿易融資方式構成中,進出口押匯使用比重較高(約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匯期限較短(一般在1年以內),可以較好地緩解外貿企業的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另外,一些企業還使用福費廷等期限較長的貿易融資方式。
金融衍生產品的使用增多
匯改後,我國外匯市場發展加快,完善和擴大了人民幣遠期交易的主體和范圍,推出了外匯掉期等金融衍生產品。同時在外匯管理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為企業拓寬了匯率的金融避險渠道。
企業使用金融衍生產品的主要特點如下:一是使用遠期結售匯工具較多。匯改後,遠期結售匯業務范圍和交易主體擴大,銀行間人民幣匯率遠期交易推出,商業銀行擴大對企業匯率避險服務,在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業遠期結售匯交易,進一步滿足了企業的避險需求。調查顯示,遠期結售匯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佔比高達91%。二是部分企業運用外匯掉期和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工具。自匯改後推出外匯掉期業務以來,福建、廣東、江蘇、山東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業已開始嘗試使用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盡管業務量佔比相對較小,但發展勢頭良好。一些外資企業和在國外有分支機構或合作夥伴的中資企業還通過境外人民幣NDF工具進行匯率避險。
匯率鎖定
與匯率鎖定公司(出口寶)簽訂合同,匯率鎖定是指出口企業與出口寶簽訂遠期匯率鎖定合同,約定將來辦理結匯的人民幣兌外匯幣種、金額、匯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當天,如出現人民幣升值造成企業利潤損失,出口企業可按照遠期匯率鎖定合同所確定的幣種、金額、匯率,向中利保辦理結匯虧損金額的賠付業務。
其模板猶如銀行的遠期結售匯,但是在金額鎖定、確認條件、手續上都有一定的化繁為簡,同時,出口寶人性化的只收取相應手續費,匯率鎖定交割期,匯價上升,額外部分也同時規企業自身所有。
該方式適合大多數企業,並且操作簡單。 日本企業應對外匯風險的措施:
短期措施
1、外匯期貨交易
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直接促使美國推出外匯期貨。在日本,通過外匯期貨交易來迴避金融風險已經為大部分企業所採用。據日本經產省統計,約有44%的日本企業會選擇採取外匯期貨交易來規避風險。
2、擴大日元結算
外匯風險主要存在於對外交易使用外幣時,如果使用本國貨幣來結算,則可以避免外匯風險。因此,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企業採用日元結算的交易不斷增加,特別是在進口方面,日元結算率已由1986年的10%上升到2004年的25%。
3、外匯資產平衡
上世紀80年中期,日本許多跨國企業開始在歐洲等地設立金融運營公司,通過對沖和債權、債務調整等,從公司全局考慮,對外匯資產進行管理和平衡。但這種措施僅限於跨國企業,對中小企業則難以適用。日本也只有4%的企業採取這種措施。
4、反向交易平衡
日元升值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因此,日本既有出口又有進口業務的大公司,主要是綜合商社,採取了減少出口,擴大進口的措施來規避日元升值帶來的風險,維持公司的盈利。但這種方法適用企業也較少,只有約4%。
5、價格轉嫁
將日元升值帶來的出口成本增長部分,轉嫁到出口商品價格上,由海外進口商承擔部分風險。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種方法存在較大難度。
中長期措施
短期的金融措施並不能完全迴避外匯風險,因此必須從中長期的產品結構調整入手。日本企業正是採取了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競爭力等措施,才真正克服了日元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
1、調整產業結構,提高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
一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差別化戰略,提高產品附加值。例如,日本電視機就經歷了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平面電視、數碼電視等不斷升級換代的過程,汽車也實現了由大眾車向高級車、混合動力車的轉變。二是要通過技術革新、增加廉價零部件進口、減少能耗等措施,降低生產成本。
2、加快海外轉移,強化海外生產體制,擴大多邊貿易
充分利用日元升值帶來的優勢,建立全球化生產體制,同時提高當地零部件采購比例,培育當地協作企業,擴大多邊貿易。這樣既可以提高對匯率變動的抵抗能力,又能夠確立全球化的內部分工體系,還可以帶動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日本汽車業在這方面有出色表現。從80年代開始,豐田等日本汽車企業開始在美國本土進行生產,既解決了日美兩國貿易摩擦問題,同時又擴大了日本汽車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到1995年日本汽車企業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已佔到了美國市場份額的20.7%,而在1985年這個數字僅為2.0%。
7、購匯的匯率是6.7,付匯的匯率是6.6,匯率差怎麼處理
購匯匯率是企業或個人向外匯銀行購買外匯的匯率,比如6.7,購買100萬外匯需要向銀行付670萬人民幣,結匯匯率是擁有外匯的企業或個人向外匯銀行售賣外匯的匯率,比如6.6,售賣100外匯給外匯銀行,外匯銀行將結匯660萬人民幣,中間價是(6.7+6.6)/2=6.65,外匯買賣差價有外匯銀行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