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子商務與企業文化???(急用,3000字)
電子商務與企業文化再造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互聯網在全球的普及和應用,一種基於互聯網、以交易雙方為主體、以銀行電子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以客戶數據為依託的全新的商務模式——電子商務應運而生。它給企業帶來了一種新的價值觀,使企業內部資源得到重新整合,在為企業帶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縮短生產周期等諸多好處的同時,也對已有的企業文化發起了挑戰。一些企業在實施電子商務過程中出現「信息孤島」現象,信息資源未能充分整合和共享,電子商務優勢不能充分發揮。究其原因是這些企業在電子商務的實施過程中「重硬輕軟」,盲目投資。實踐使許多企業認識到,「軟體」(組織文化、戰略等)的作用絲毫不亞於「硬體」(技術、設備等)。如果沒有適當的軟體,再好的硬體配置也無法幫助計算機完成預期的任務。同樣在一個組織之中,如果「軟體」部分沒有到位,「硬體」部分也無法真正發揮作用。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企業文化提出了如何提升知識價值,如何面對員工知識更新的新課題;網路技術的興起,又為催生新的企業文化提供了利器。[1]簡而言之,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都將面臨著企業文化再造的問題。亦即要在公司范圍內構建一種適應於電子商務發展的全新的文化,以代替現在很難滿足公司成長的需要,愈往後愈會阻礙公司發展的舊文化。其實質是要使原有的企業文化發生質變,實現升華,使企業文化建設再上一個新台階,使公司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電子商務環境的過程。
一、基於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文化特徵
著名學者羅賓斯(Stephen P.Robbins)認為,企業文化是組織成員共有的價值和信念體系。它代表了組織成員所持有的共同觀念,向部落文化中擁有支配每個成員對待同部落人及外來人的圖騰和戒律一樣,組織擁有支配其成員行為的文化。[2]這一觀點是西方管理理論在經歷了「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與「復雜人」假設後,對組織的管理理念,管理過程與組織長期業績關系的又一次重新審視。[3]隨著企業內外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組織共有的價值和信念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與時俱進。這就是說,企業文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環境的改變其特徵也在不斷的變化。基於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文化特徵是與電子商務本身的特性緊密相連的。企業實施電子商務需要面對內、外兩個不同的環境,那麼其對應的企業文化特徵也可以從內部文化和外部文化兩個層面來分析。
(一)內部文化特徵
1.變革文化。電子商務極大地促進了企業間的貿易,掀起了一場結構性的商業革命,它為每個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它同時也要求企業經營模式由競爭轉向開放與合作,企業管理模式從垂直型轉向扁平化,企業管理手段從有紙型轉向無紙化、信息化。所以說,電子商務環境下無形地要求著一種變革。俗話說:「不破不立。」在當今「急流險灘式」的競爭環境中,一個企業要想在信息經濟時代贏得競爭優勢,就必須開拓視野,認清現實差距,並致力於積極革新。
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企業相應的變革,而在企業變革的過程中企業文化起著重要的阻礙或促進作用。當一個企業的內外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要求變革時,若此時的企業文化正是一種支持變革的文化就會給企業的變革以極大的推動力;反之,若此時的企業文化是一種抑制變革的文化則會嚴重阻礙企業變革的步伐。[4]
2.溝通文化。互聯網的推廣使用使橫向信息交流和越級信息交流成為可能。藉助網路,過去彼此交流不多的業務人員現在可以快速便捷地進行溝通,企業的高層領導可以隨時了解下屬的所需所想,員工有什麼好的想法與建議也可以直接與上級進行交流。顯然,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極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它的作用的發揮必須要有相應的文化來響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溝通文化」。它是企業網路化生存所引起的企業溝通體系的一種更高層次的體現。一方面,企業成員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網路進行非現場交流;另一方面,企業成員之間也因為拓展了溝通渠道而大大提高了交流的范圍。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中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這一切都大大優化了企業內部成員與成員、部門與部門以及成員與部門之間傳統的溝通方式,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呼籲企業良好溝通文化的出現來支持這一改變。
3.學習文化。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聖吉(Peter. Sage)通過研究將企業的學習文化形象地概括為五項修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遠景、團隊精神、系統思考。[5]隨著經濟網路化、全球化、多元化的發展,尤其是目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情況下,不僅急需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商業人才,而且需要企業所有成員都掌握一定的電子商務技能。這就需要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學習文化。在加強員工操作電腦和使用各類軟體能力的同時,不斷加強有關商業價值分析等方面的訓練,使員工真正成為「知識型」員工。
此外,電子商務環境下,顧客的需求變得日趨個性化、多樣化,同時,新技術、新知識以爆炸式的速度出現,如何提高企業的適應能力,成為企業管理的一項核心任務。現實告訴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在學習中逐步提高企業的整體信息化程度,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才能給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機遇和利益。彼得•聖吉提出:「未來真正出色的企業,將是能夠設法使各個階層人員全新投入,並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6]所以說,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必須樹立學習文化來應對急劇變化的環境和日益激烈的競爭。
4.團隊文化。所謂「團隊文化」是指團隊內共有的價值觀、信念和習慣體系,是團隊發展過程中形成和遵循的工作方式、思維習慣和行為准則的總和。團隊文化形成以後,就會強烈地支配著團隊成員的思想和行為,使團隊成員高度協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標。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競爭將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企業面臨的內、外環境將越來越多變,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迅速地做出反應。電子商務企業是智能型企業,電子商務運作的員工是知識型員工,企業的工作只能由高效的團隊協作來完成,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如果企業還是依靠傳統的行政命令、集權控制來管理企業,是很難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的。所以,為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使企業獲得高效、長足發展就必須培育統一的團隊文化。
(二)外部文化特徵
1.信用文化。電子商務的信用既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相關利益者進行電子商務時的相互需求,它融入電子商務的處理過程中。這些信用需求大致可以分為:能確保相關利益者的身份和可靠性的信用;能確保數字化資產的質量和保護有關的信用;確保服務和系統的可靠性的信用等等。
電子商務自產生以來,信用問題就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業活動,信用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而且,電子商務所具有的遠程性、記錄的可更改性、主題的復雜性等特徵,就決定其信用問題更加突出。為了克服這一瓶頸,單是制定相應的交易規則或政策法規還遠遠不夠,為此必須樹立一種信用文化,並用其來營造一種信用環境引導企業採用適合自己的信用模式。
2.形象文化。電子商務的出現已經開始讓眾多商家的市場行為發生了變化,許多企業通過自主方式或委託服務商方式開發建設了企業網上信息門戶,旨在利用網路信息傳遞的優勢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並在互聯網這一虛擬市場上搶佔先機,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企業網頁是一個商務平台,它不僅能通過向客戶提供公司信息、展示最新的產品或服務來推銷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無形之中向客戶傳遞著企業的形象。網上的企業形象,必須注意的是遵守網上禮儀(Netiquette),其核心是在互聯網上的舉止行為要尊重客戶,遵守互聯網上公眾默認的規則,否則企業的推廣行為可能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說,一定要努力做到使客戶在網上看到的企業形象與現實中一致。現在有很多公司的網頁的確做得十分精美,但是現實中卻不注重企業形象的樹立,使客戶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從而失去對企業的信任。所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必須把形象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來抓。
3.合作文化。基於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對企業是一種知本性合作,這種合作是企業商務活動的重要資源。它將能夠增進雙方利益的知識、智力、創新能力轉化為可持續發展駕馭資源和長期合作關系的維系力量。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面臨不斷變化的技術、顧客需求和一體化的市場,並且要對此做出迅速反應。它要求企業不僅要滿足合作企業產品或服務的需求,而且要滿足合作企業在知識、智力和創新發展方面的需要。一方面,通過合作可以將企業之間的知識、智力和創新能力轉化為「數字資本」優勢,提高預測的准確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電子商務環境所帶來的不確定風險,把握風險和機遇,提高合作的成功率;另一方面,通過合作可以優化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提高流程競爭性,完善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供應鏈流程。
可見,電子商務環境下有對合作的強烈需求。企業要想利用電子商務調動各方資源推動企業高效運作就必須有一種「合作文化」的支持。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文化再造的途徑
一個決策即使再正確再合理,如果得不到執行也只是一紙空文,對問題的解決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企業文化的建設也是如此。就國內許多企業來說,缺少的不是信息化時代新型文化的響應力,也不是構建具有時代特徵的企業文化的能力,而是文化再造的執行力。一個企業要構建適應於電子商務環境的企業文化,它不是僅僅停留在這種企業文化研討的表面上,而是要將這種企業文化滲透到每一個細節中去,並且通過不斷地加強執行力度來達到規范員工行為,以達到企業文化再造的目的。
(一)內化於心
要加強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文化的執行力度,激發新形勢下企業文化的活力,就不能讓塑造好的企業文化停留在一紙空文的階段,必須要被廣大員工所了解和掌握,也就是要內化於心——注重新時期企業文化的傳播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種潛移默化的形式,例如通過故事、儀式、實質象徵、語言、標志等。但電子商務環境下,培訓是這些形式中最具關鍵性的一種。培訓不僅在於幫助員工提高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促進員工改變觀念。因為觀念是行為的出發點,它能產生更強大和持久的能力。可以說,「觀念」是企業文化貫徹在員工行為中的根本保證,尤其是在制度沒有規定到的情況下。這也是國內外的許多成功企業為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員工進行「洗腦式」培訓的原因。但是培訓作為新時期企業文化的傳播和學習的主要途徑不會一蹴而就,還應通過多種形式不斷強化。這方面海爾公司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它在進行企業文化再造的過程中,除了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外,還不斷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從而及時地形式多樣地將其新時期企業文化的價值觀在企業中傳播。
美國政治學家哈羅德•拉斯維爾(Harold D.Lasswell)把新時期企業文化的傳播用5W模式(又名「拉斯維爾模式」Lasswell Model)表示,即傳播者——信息——媒介——受眾——效果組成的一個互動體系。[7]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互聯網平台上的電子商務應該是這個時代傳播文化的寵兒。電子商務為企業文化的推廣和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其所有的流程、過程和程序都可以傳達文化的信息。所以說,在電子商務時代不僅要利用好傳統的傳播形式,還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台的作用,運用好這個平台從而把企業自身的企業文化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物化於制
制度是思想的物質附屬物。「物化於制」也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約束激勵機制來推動企業文化的再造,用規章、條例等東西來防止「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象發生。如果說培訓是解決觀念上的問題,制度則更多是解決企業文化落實的行為問題。培訓要求員工「你要這樣做」,而制度則幫助員工達到「我該這么做」,使企業文化成為員工自覺的行為指針,實現員工在思想上與企業的認同和一致,提高員工的忠誠和效率。[8]
1.加強培訓和思想教育,調動員工接受新文化的積極性。員工始終是企業的主體,一個再好的企業文化如果得不到員工的認同和支持就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所以,在「物化於制」這一環節上,一定要加強對員工的知識培訓和思想教育,使他們不僅掌握電子商務技能而且真正理解企業文化再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把所有員工(或者大多數員工)的力量整合起來,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來共同推進「制度化」建設。
2.嚴格管理,規范員工行為。員工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還是不夠的,因為他們朝著目標前進的方式各不相同,這時如果不加強和規范就會使企業文化再造歸於失敗。以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為例,為了有效推動其企業文化的再造,該公司制定了「顧客是老闆」的信條和一系列嚴格的規章制度,從而將企業文化精神落到了實處。所以說,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文化再造的初期少不了強制性的灌輸,然後要按照統一的制度和要求對員工行為進行「標准化」改造,最後創造一個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優秀的企業文化。
(三)外化於行
電子商務環境下,要想真正實現企業文化的再造,僅僅「內化於心」、「物化於制」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把這種新型文化外化於行——上下結合,堅持不懈。企業文化再造之行成於正確的思考與正確的理念(即思路決定出路),而正確的思考與理念又成於正確的行動,行成於思,思成於行,思與行相互促進、相得益彰。[9]
一種新的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一種個性心理的累積過程,這不僅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需要給予不斷的強化。另外,在進行基於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文化的再造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這就要求:一方面企業領導者要身體力行,堅持不懈;另一方面企業上下要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整體。海爾公司總裁張瑞敏用實際行動來詮釋「追求卓越」的海爾文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堅持不懈地把這種精神首先在自己身上的體現來教育員工。這種身體力行所倡導的良好文化氛圍,極大地感染教育了海爾公司的每一位員工,從而形成了一個為實現公司的奮斗目標而努力工作的整體。所以說,只有緊緊把握好這兩點,並且形成上中下齊動的時候,企業文化的再造才能穩步推進。
三、結語
許多傳統的效益仍較好的企業正面臨著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挑戰。一些實施電子商務的企業之所以成功並實現贏利,憑借的是強有力的領導以及適應於電子商務發展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再造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信息管理,應體現「以人為本」的特色和企業的IT精神。它是一個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系統工程,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其最終目標是要建立一個人機和諧、有效的信息文化。[10]簡而言之,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文化再造的過程中,必須要樹立人本管理思想,因為沒有人的參與和協同,任何技術都不會有效改變人的行為,也就無從談起企業文化的再造。
2、電子商務環境分析(社會環境,職環境〔現狀,發展前景,地區發展情況,用人單位要求〕)只要300字。好的
縱覽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各個地區發展情況並不平衡,歐美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程度遙遙領先其他地區。亞洲地區作為後起之秀,發展速度較快,市場潛力也比較大,是全球電子持續發展的地區。從平均每個用戶的網路購買支出來看,美國高居榜首是中國的50多倍,從用戶規模增長預期來看,中國和印度的網購用戶規模潛力驚人。
1 電子商務市場簡析
縱覽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各個地區發展情況並不平衡,歐美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程度遙遙領先其他地區。亞洲地區作為後起之秀,發展速度較快,市場潛力也比較大,是全球電子持續發展的地區。
從平均每個用戶的網路購買支出來看,美國高居榜首是中國的50多倍,從用戶規模增長預期來看,中國和印度的網購用戶規模潛力驚人。
從交易額方面來說,據有關機構數據顯示,2012年世界網路零售交易額達到1.09萬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了21.1%。國內專家近期預測,2014年電子商務消費額將達到2萬億美元。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簡析
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達4.5萬億,同比增長22%。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8萬億,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5131億元。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6萬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9萬億,同比增長29%。整體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3492億元,而截止到12月,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突破8000億大關達到8019億元,同比增長56%。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額為6.25萬億元,同比增長27%;網路零售交易規模達1.32萬億元,同比增長64.7%;網路團購等其他領域也呈現增長勢頭,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景依然樂觀。
電子商務主要的業務模式是什麼?
從電子商務的三種業務模式來看,B2B依然是電子商務市場的主旋律,B2B交易額佔中國電子商務總體交易額的89.5%,達到21480億元;而B2C交易額占整體交易額的7.4%,達到1776億元;C2C交易額佔3.1%,達到744億元。整體業務格局的最大變化在於B2C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市場分析三種業務模式所處的細分市場,B2B市場中阿里巴巴和企匯網等垂直B2B平台體現了巨大發展動力。
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趨勢
1、政府加強引導性和投資
政府近些年來逐步加強了在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引導性投資,用以改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投資環境,今年企匯網聯合鄭州市政府和阿里巴巴,成立阿里巴巴鄭州產業帶,做為阿里巴巴鄭州產業帶的運營商,企匯網意在利用阿里巴巴獨有的電子商務資源優勢,為鄭州優質企業搭建現代化的交易平台,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從而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2、物流平台逐步崛起
從電子商務市場支撐體系建設看,一方面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將有巨大發展,平台信息服務能力將顯著提升,同時更多的電子商務服務商會加入物流體系建設的行列中,物流平台也會逐漸搭建,物流服務商將面臨洗牌。
3、B2B仍是主流
未來10年,中國將有70%的貿易額將通過電子交易完成。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增長潛力巨大。此外,由於電子商務向行業的滲透將更加深入,加之B2C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加強,B2C市場的份額將呈現明顯的擴大趨勢。更多行業信息你可以去前瞻網查閱!
希望可以幫到你 望採納謝謝
3、急急急!求中外電子商務環境的比較
目前,我國B2B電子商務堅持從國情出發,堅持穩健務實的政策,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B2B電子商務的環境還不完善,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下面將從基礎設施、文化和社會差異、行業結構、企業政策四個方面分析我國B2B電子商務環境。
(一)基礎設施
世界各國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極不平衡,發達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已經達到較完善的程度,但發展中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在起步階段。目前,我國由於經濟實力和技術方面等原因,發展電子商務的各項基礎設施都落後於西方,但改善很快。
1、互聯網現狀
美國互聯網的今天也許就是中國互聯網的明天,觀察美國互聯網的現狀對於分析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在互聯網基礎環境方面,中國互聯網用戶和PC裝機量低於美國,互聯網用戶的消費水平也低於美國,因此,中國互聯網總體應用狀況遠落後於美國,且體現出了不同的特點。
表1-31中美環境差異(2004)
PC裝機量
PC占人口比例
互聯網用戶
網民人口比例
美國
1.98億台
71%
1.62億
58%
中國
0.29億台
2%
0.59億
5%
雖然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數量逐年猛增,但最近的調查顯示,到目前為止,我國廣大互聯網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仍是獲取信息與休閑娛樂,這部分網民占成以上,而開展商務活動的還不足1%。
摩根士丹利在《2004年中國互聯網研究報告》中對中國和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在互聯網技術和服務方面的相對領先程度作了對比分析。在其分析中,可以明顯地看到:在簡訊和在線游戲技術/服務方面,與美國相比,中國相對領先;在電子商務、在線廣告和寬頻應用方面,美國領先。尤其是在電子商務方面,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
當前,中國互聯網類似於美國三、四年前的情形。盡管中國互聯網企業抓住了簡訊和在線游戲的互聯網應用,從而成功開創了獨特的互聯網盈利模式,但是,就長期和根本趨勢而言,網上消費和經商會逐漸像現實社會一樣成為主流形態。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三年後,在中國互聯網市場的主角必定是B2B電子商務企業。
2、企業信息化程度
B2B電子商務模式提供了一個虛擬的網上交易平台。進入網上交易的企業要具備一定的資格,這個資格就是企業內部必須有一套合格的電子化生產管理系統。且這套系統能與外部信息流無縫對接,以實現企業生產、采購、銷售全過程的信息化。
企業信息化是時代的要求,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迅速普及,使企業生存和競爭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信息化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最佳選擇。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已有了20多年的歷史,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發展過程中,既有成功經驗,也有失敗教訓。從總體上來看,隨著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信息化發展的勢頭良好,但與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信息化規模、層次和水平都存在很大差距。
美國早在1993年就已有2.4萬家企業使用電子數據交換(EDI)。隨後,經過幾年的發展,美國所有的大公司都實現了辦公自動化,一些跨國公司還實現了虛擬辦公室。美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了比較高級的階段:60%的小企業,80%的中型企業,90%以上的大型企業已藉助互聯網廣泛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其中B2B占電子商務總額的80%以上。
以美國思科(SISCO)公司為例,思科是互聯網設備和應用方案的提供商,是一個非常地道的「傳統企業」,但是思科卻把管理和運營成功的遷移到了互聯網上。思科公司為其全部產品(路由器、交換機和其他網路互聯設備)建立了虛擬的訂貨系統,這樣只需要很少的現貨產品。該公司建立虛擬訂貨系統之前,訂購一個產品的過程十分復雜。通常,客戶公司的一位工程師首先要了解客戶需要的產品類型和配置,然後,這位工程師再把這些信息傳送到其公司的采購部門,采購部門再通過電話、傳真把訂單傳給思科公司。思科公司的客戶服務管理員再把訂單輸入到思科公司的系統中。訂單一旦通過系統認可,生產計劃就會再24小時之內排定。目前,思科再全球范圍內80%的訂單通過網路來處理。如果通過傳統得方式來下訂單,出現錯誤就會拿回來,然後再重新發貨。不僅自己和合作夥伴得成本上升,同時用戶得滿意程度還會下降。而通過互聯網下訂單,在提交使就會得到自動檢查,保證呢每一張訂單都是正確得。合作夥伴和用戶還可以在網路上跟蹤訂單得處理過程,這樣,雙方得成本都得到了控制,也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思科使電子商務得倡導者和成功得實踐者,並從電子商務得應用中獲益匪淺。通過成功應用電子商務,思科每年節省8億美元得經營成本,使客戶得滿意度大幅上升。正是因為成功地應用呢電子商務,思科獲得了很強得市場競爭能力。
相比之下,中國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還比較低。2004年,某權威機構對我國2000多家大型企業信息化建設得調查顯示,應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得企業僅占調查企業總數得10%;對3000加大型企業信息化建設狀況得調查顯示,只有3.7%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進入成熟階段。
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緩慢的原因主要有:部分企業對信息話得緊迫性和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投入不足,信息技術得支持配套能力不強,信息化建設成本過高,有關政策法規不完善。企業再信息化應用方面能力還不強,在內部管理系統得整合上,更多得企業還僅局限於一般管理系統得開發。而以ERP為平台,整合企業內部各項系統,來實施綜合管理得典型企業案例還不多。
「成功往往使只可欣賞而不可模仿得」,不能說吧思科得信息話方案照搬過來,自己也就成呢「世界先進企業」呢。索引,要錯金中國企業信息話建設得健康發展,要倡導企業量力而行,結合實際,不僅要結合我國的國情,還要結合企業自身得具體情況。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
3、物流配送
今年來,B2B電子商務的發展,擴大了企業得銷售范圍,改變呢企業傳統得銷售方式以及消費者得購物方式,使得送貨上門等物流服務成為必然,促進呢我國物流業得興起。但目前,我國得物流產業得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物流水平仍難以滿足B2B電子商務的需求。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業存在以下五大差距:
(1)成本高 居世界銀行得推測,我國得物流費用佔GDP得比重約為16.7%,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左右。
(2)周轉慢 2000年我國工業企業流動資金得周轉速度為1.62次,而日本製造業得平均周轉速度為15~18次,一些知名跨國公司如沃爾瑪、家樂福燈已經達到20~30次。
(3)庫存大 到2000年底,我國庫存商品沉澱得資金高達4萬億元,佔全過GDP近50%。在目前世界工人得庫存商品與GDP得比例中,發達國家一般不超過1%,發展中國家也不過5%。
(4)效率低 有關專家估算,我國僅汽車空駛率就高達37%,相當於150萬輛載重汽車來回空泡,意見商品從生產出來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十幾次得搬動、裝卸、長時間得儲存、曝光,因此,每年全國物質損耗約為3000億元以上。
(5)傳統流通幹事仍然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有資料顯示,美國、日本、歐洲等物流發達國家和地區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得比例已經達到30%`70%,而我國得工業企業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給第三方物流的佔18%,吧銷售物流交給第三方的僅佔16%.
隨著第三方物流得不斷發展,我國愈來愈多得企業也開始將物流業務外包出去。例如,上海通用汽車公司將全部物流外包給第三方,而自身集中於汽車的設計、生產和製造。第三方無酒公司負責上千種零件得包裝轉換,按照通用公司發出得指令想公司零部件中轉地狡猾,甚至在通用公司生產現場設置辦公室,解決系那場物流問題,使通用汽車公司得物流系統高效有序地運轉,能更加集中於核心業務。
眾所周知,物流配送使電子商務得一個重要環節。在B2B電子商務得物流配送中,除極少數可通過網路直接傳送得數據產品外,絕大多數商品需要往下配送。配送問題不解決,無法形成完整得商務活動,B2B電子商務大打折扣。
要解決我國物流配送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同你合作。郵政、特洛、公路、河運、海運、航空、專業遞送公司等應打破地區和部門之間得封鎖,建成多功能、全方位的物流配送網路。同時,從事B2B電子商務得企業應著力研究適應自身業務特點得配送系統,真正做到物流配送快速、有效,並實現低成本配送。
(二)文化和社會差異
1、文化差異
由於再B2B電子商務交易中,買賣雙方往往不能直接見面,而要憑借第三方(權威方)發放得證明(CA),再網上向對方說明自己得身份,買賣雙方或多方都是「背靠背」得方式
中國冷更喜歡面對面得交流,也樂於依靠長期建立再信任、家庭親情或歷史基礎上得商業關系來進行交易。這往往也因為中國傳統的商業環境中,缺乏對陌生方得信用了解,法律保護機制與不完善。因此,關系就成為開展生意得必要條件。尤其使做一些大一點得生意,不見面、不吃飯、不送禮,是很難做事情得,而這一套商務商務慣例很難移植到網上進行。
然而當今無論從網路可知還是商業經濟都處於景象地位得美國,其獨特得民族文化為B2B電子商務得迅速普及提供呢良好得條件。美國冷敢於冒險,具有不斷嘗試新機會得民族個性,因此,他們往往部位各條條框框說束縛,敢於創新並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面對B2B電子商務帶來得無限三輯,他們不是懷疑,而是用熱忱的態度去擁抱這一新得機遇。
但這是否意味在線B2B商務難以再中國成功呢?
不一定,中國得公司分為兩種類型:一類使處於產品已高度標准化得出口行業得公司,他們經常需要與國外得客戶打交道。在這些交易中,關系並不是重要因素(在線銷售很多使通過拍賣來完成得,公司也主要根據預先可明確定義得產品價格和質量來開展競爭)。第二類使那些面向中國本地市場得公司,他們可能不大適應同那些還未與他們見過面得公司做生意。這將會阻礙B2B電子商務得發展,特別使不利於建立公共電子市場。
在我國,不妨將面對面得關系與高效得B2B電子商務交易結合起來。沒有理由認為只要買賣方進行網上交易,就無需花較大精力來建立緊密的私人關系;雙方交易前得認識過程不可缺少,如他們之間能建立電子商務連接,這會更有效地補充發展他們之間得關系。比如說在買房或買方主導得電子市場中,公司可以與他們編號得商業夥伴建立網路連接,以加強他們之間得商業聯系。但在公共電子市場中,交易得使一般商品花得產品如大眾型工業原料時,中國企業可能並不看重雙方之間得關系,而是更看重價格、質量。例如再www.chemconnect.com全球化學工業品交易網上,中國得供應商已再上面與國外買家進行在線交易。
2、社會差異
美國B2B電子商務的母的是為了讓企業降低成本,加快流轉速度,進而為企業增加利潤,這一點與中國得B2B是一致的。但是,由於中美社會類型得差異,使得中美發展B2B得道路註定不一致。
根據Aberdeen Group得報告,美國產品得價格中包裹:22.8%得直接成本、13.6%得簡介成本、21.7%得人員成本、21.3%得稅收。26%得利潤。根據其估計,通過使用B2B得模式,可以降低15%得直接成本以及70%得間接襯衫本。具體地說,對一個訂單得平均處理成本,如果使用手工模式需要107美元,而使用B2B某事自動進行僅需要30美元。另外,通過使用B2B,采購周期可以縮短50%~70%。基於上面得考慮,美國採用B2B模式可以達到降低成本等目的。
但是,中國得經濟狀況和美國大不相同,美國使典型得「人貴物廉」得社會,通過自動處理可以減少人員,而中國人員成本相對較低,通過使用B2B得模式固然也可以減少一般處理人員,以降低成本,但需要增加更為昂貴得專業人員,同時還需要維持通信、設備等費用,中得成本未必能夠降低,可能還會提高。
所以,中國B2B電子商務得發展不應盲目照搬照抄美國,而應結合我國得國慶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三)行業結構
電子商務給不同行業所帶來的機會大不相同,不僅向各個產業滲透的順序不一樣,而且各產業所獲得的收益也不盡相同。研究表明,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生產廠商特別適合採用電子商務,同時,在未來5年內,計算機和通信設備食品飲料、汽車以及配件、製造業設備和原材料、建築物和房地產等五大行業將是未來運用電子商務的重點行業。
由於美國的B2B電子商務起步比中國要早,現已在各行業蓬勃發展起來。相比之下,中國的行業結構對其開展B2B網上交易損益參半:
1)中國的大多數企業屬於製造業,而且,他們的交易產品多是直接商品(原材料),這些商品不太容易特徵化,它們往往是某個業務過程的中間產物,將這些產品轉移到網上進行交易就比較困難。因此,中國開展網上交易最好的產品可能是化學用品、橡膠、紡織、鞋、皮革等容易在網上交易目錄中定性的產品。
2)中國的第三產業不發達,第三產業的企業如航空公司、銀行建立的賣方主導的B2B電子商務網站發展潛力不是很大。他們難以單個地從開展的電子商務中獲益。因此,在這些行業中,由第三方建立行業網站或聯合起來共同開展電子商務更能提高行業生產率、增加收益。
3)在中國的許多行業中,存在著行業壁壘低、競爭過度等問題,這將在某種程度上刺激電子商務的發展。比如在家電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各大公司的品牌戰價格戰打得不亦樂乎。為了進一步取得經營優勢,他們將採取一切手段來提高效率,包括電子商務。目前,中國的主要家電廠商都已觸網,開展了B2B交易。
4)中國許多行業的市場集約化程度不高,中間環節偏多,供應鏈效率低下,耗費偏大,表現為經營粗放。而電子商務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將粗放的過程集約化。
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恰好是傳統產業過於粗放。行業中的交易成本偏高。實施B2B電子商務能通過電子訂單、自動化交易、合作管理庫存、協同計劃等方式消除重復勞動,減少無效中間商,提供供應鏈的運作效率。但問題是B2B實施要想獲得進一步的成功,就需對傳統不合理業務流程進行優化,這樣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阻礙(如減員)。消除過去不合理的流程,這可能會觸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從而減緩B2B的發展。
(四)企業政策
B2B電子商務以其優異的功能特點和難以迴避的誘惑,受到了中外企業的青睞。但是我國許多企業的管理處於主觀、隨意的經驗管理階段,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這大大影響了B2B在我國的發展,重要表現在:
1、 企業規模不大
美國在各個細分的市場幾乎都已經形成了幾個主要的大型壟斷企業存在的格局,這些企業規模都比較大,而且都已經在內部實現了完整的ERP系統。因此,美國的B2B核心不在兩邊的B上面,而是在中間的to上面,最終實現的效果是兩邊的ERP系統可以直接通過B2B實現互操作。
但是,中國中小企業廣布的特性和市場發展的規律決定了網路中的任何一個產業都不可能是一家壟斷,使用中國企業規模一般都比較小,絕大多數企業都密鑰任何ERP系統,能有個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統)就不錯了。到現在為止,中國企業內部最普及的管理軟體是財務軟體,普及率也不到50%。這樣,中國的B2B如果簡單地假設企業內部都有完善的ERP系統,那麼這個B2B一定找不到幾個用戶。
2、企業業務流程不規范
中國的大部分企業內部責任劃分不明確,業務流程也不規范。但是為了從電子商務中獲益,公司必須將某些流程自動化,建立其明確的授權程序。比如,一家大型製造商想把辦公用品及計算機設備的采購放到網上進行,那麼:
1)在西方,像SAPOracle公司就會為該公司安裝一套采購軟體系統,它定義了一系列的「用戶特徵」。每個用戶就可以根據系統規定的許可權,在一定的全額范圍內,無需上司批准,直接在網上下訂單,或在金額超過授權范圍的情況下,從領導那獲得電子批復,再進行網上交易。以上這種系統的成功實施需要把員工明確分為特定的類別,並制定清楚的程序。
2)而在中國的許多企業中,人們往往對這種正式定義的程序有抵制,認為它缺乏「人性」。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中國也很難成功實施ERP項目,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例子也不大好過。
3、企業之間缺乏信息共享
企業只有在與供應鏈中的夥伴共享有關需求、決策、生產信息時,才能獲得電子商務的全部益處。戴爾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公司始終保持供應鏈信息的透明:在每一思科,它的供應商都能知道公司生產系統中的定單等級、庫存情況,因此,就能在適當的時候,將合適數量的產品運送給公司。
中國的B2B電子商務運作遠沒有這樣復雜。這其中除了技術方面的願與你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中國企業的心理狀態。他們缺乏對商業夥伴的信任,普遍擅長「單打獨斗」|,不擅長「有效結盟」。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企業目前的競爭仍處於初級階段,企業之間的競爭多數局限於單個個體的較量。而未來中國市場的競爭將適應客戶日益苛刻的要求,升級到企業所在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將迫使企業學會共享供應鏈運作中的信息。
因此,中國的企業要迅速轉變經營思想和方針,將企業經營盡早納入網際網路的軌道,以推動中國B2B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
中國B2B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展望
雖然我國的B2B電子商務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但作為電子商務的一種最主要的應用模式,B2B電子商務蘊涵了無限的商機,為我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發展B2B電子商務的環境(網路基礎建設等運行環境,市場環境、信息安全、認證中心建設等條件)逐步完善,國家有關電子商務的各項政策、法規也日益健全。
盡管在我國發展B2B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會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和風險,但不可置疑的是中國B2B市場的發展已經啟動,中國已登上了網路快車,前面的景緻一定會越來越精彩,我國的B2B電子商務必將再創輝煌。
結論與展望
B2B電子商務無論在西方還是中國,都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著很大的後發優勢與較大的發展空間,機遇與挑戰並存。
然而,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B2B電子商務發展的層次還比較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信用體制、網上支付、物流網路目前仍是制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三大核心瓶頸。由於目前沒有完善的銀行網上擔保和交付系統、沒有完善的誠信評級記錄和系統,目前中國B2B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於初級的信息和產品發布階段,主要是以提供多點對多點的貿易信息交流平台為主。
2004年11月,開始運營的買麥網在首次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中國B2B市場還沒有發展到大家來分蛋糕的地步,當務之急是要將蛋糕一起做大。
雖然中B2B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有益的經驗,但是由於中國的電子商務環境同美國存在較大差別,照搬美國模式並不一定能夠取得成功,所以中國B2B電子商務的成功發展必須針對自身的特點來描繪未來發展的藍圖。
發展有中國特色的B2B商業模式,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大企業成為發展和應用電子商務的先鋒,先實現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電子化,通過互聯網將企業的上家(供應商)訪問下家(銷售商)聯為一體,建立網上采購系統。
2)建立專業網站作為電子商務的切入點,逐步實現網上交易。
3)利用電子商務手段,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全球采購、分銷。
4)中小企業藉助中介網站開展B2B電子商務。
目前,我國B2B電子商務的成長環境已基本形成,一個日臻成熟、充分保障、協調發展、良性循環、以點帶面的有中國特色的B2B電子商務呼之欲出!
4、電子商務環境分析(社會環境,職環境〔現狀,發展前景,地區發展情況,用人單位要求〕)只要300字。好
如下:
電子商務環境分析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的商業運營模式,電子商務環境是以企業為中心的電子商務的一種基本形式。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行業也越來越熱門了,1996年全球近4000萬人使用Internet到如今幾十億人使用,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進行購物或者從事工作。
那麼,作為一個電子商務人才,對於用人單位,又需要具備怎樣的人才呢?
(1)受過專門電子商務教育,掌握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實操能力
(2)高素質,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具有合作精神或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
(3)較高品德素養。
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
隨著我國網路技術普及率的日益提高,通過網路進行購物、交易、支付等的電子商務模式發展迅速。電子商務憑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不但受到普通消費者的青睞,還有效促進中小企業尋找商機、贏得市場,已成為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動力。
21世紀是網路的世紀,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必然是美好而具有廣闊的市場。各個商業銀行都對其網路支付業務進行了加強,並設立專業的網路技術部門,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從技術上來說,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完善。電子商務必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的重要的力量。
不懂歡迎追問~
祝你生活愉快!
「電商前沿」團隊七海露芝亞丫為你真誠解答!
5、我國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與條件
電子商務發展宏觀環境分析:
1.政治環境分析
中國黨中央和國務院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始終高度重視,並採取了多項的措施,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這里主要強調四個文件。比較綱領性是2005年文件,國家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的若干意見,以及由國家信息化加快推進信息化發展的任務分工等等文件,對我們電子商務的推進有深遠的影響,此外有很多的文件不一一列舉,信息化十一五規劃,有關互聯網管理的各種文件,互聯網的白皮書、促進網路購物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等。從去年8月起工業和信息發展、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國家工商總局六個部委決定聯合起草並共同的實施電子商務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目前已經廣泛的徵求意見,規劃工作已接近完成,預計將在不久進行發布。
2007年,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發布了我國首部《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間,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的目標電子商務的發展引發國家層面的關注。
截至2010年12月,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到1.61億,使用率提升至35.1%,上浮了 7個百分點。2010年用戶年增長48.6%,增幅在各類應用中居於首位。政策、市場等多重利好是推動網購用戶規模保持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2010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勵和規範文件,對網路購物的扶植和促進力度明顯加大。市場層面,傳統企業加速進軍網路零售市場,帶動了網貨市場的繁榮和服務水平升級
「到2010年,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支撐體系、技術服務和推廣應用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電子商務服務業成為重要的新興產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大幅提高並取得明顯成效。」 在國家《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到2010年時候,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目標。
不過,蓬勃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也給各界包括政府對電子商務的持續推動帶來了難點。由於電子商務的大規模發展與運營,整個電子商務系統也日趨復雜,並向著社會化、生態化和復雜化的方向發展。
2. 經濟環境分析
中國目前GPD總量世界第二,人均GDP世界第95。
2010年國內經濟結構轉型起步,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1.9%,二季度增長10.3%,三季度增長9.6%,四季度增長9.8%中2010年陝西生產總值預計10012億元增長14.8% 。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將會按照現在的發展情況看,每年不低於32%的速度發展,到2010年我們網路交易額已經達到4.5萬億,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到達18萬億,年均增長率預計42%。將會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之多。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互聯網發展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網民整體互聯網應用呈現出三大特點,其中之一是:,商務類應用用戶規模繼續領漲。網路購物用戶規模增幅居於首位,網上支付、網上銀行等商務類應用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更多的傳統經濟活動已經步入了互聯網時代。 大學生是二手教材的主要購買者,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之一。二手教材不僅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廉價這一利益點,而且購買二手教材有助於綠色環保,這與目前全世界包括中國政府乃至社會倡導的綠色消費切合。
截至2010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較2009年底增加733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較2009年提高5.4個百分點。
商務類應用用戶規模繼續領漲。網路購物用戶規模年增幅48.6%,是增幅最快的應用。網上支付、網上銀行的使用率迅速提升,更多的經濟活動已步入了互聯網時代。 2010年,我國網民規模繼續穩步增長,網民總數達到4.57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較2009年底提高5.4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網民7330萬,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佔全球網民總數 的23.2%,亞洲網民總數的55.4%。 隨著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人們會越來越依賴電子商務來進行經濟活動。
在年齡結構方面,中國網民年齡結構更加優化。2010年,30歲以上各年齡段網民佔比均有所上升,整體從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目前的41.8%。10-19歲年齡段的網民所佔比例下降較多,與該年齡段實際人口數下降有關。
3.安全環境分析
對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以前的技術難題現如今已經不再是難題。目前不論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安全問題,不僅包括信譽安全,也包括購物安全,支付安全,物流安全。 技術上有三大發展。
第一就是電子商務的應用不斷普及和深化。
第二個電子商務服務業在蓬勃的發展,涌現出一些品牌電子商務的信息平台,交易平台,而且這些平台正向專業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在支付行業、認證行業、物流行業都相應的互相融合發展。
第三個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不斷的完善,在基礎條件方面,互聯網得到廣泛的應用,寬頻建設在迅速的展開,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不斷的出台。 在安全方面,電子商務也有了跨越式的發展。
6、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社會環境因素
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社會環境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一)安全問題。電子商務是一種以信息互聯網路為載體的商務活動新模式。電子商務發展面臨最嚴重的挑戰就是安全問題,主要包括:支撐電子商務的網路系統正常工作;保證數據完整、保密;交易的文件不可否認等。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很多企業缺乏合理的網路安全管理機制、監督和審計機制,這就造成了電子商務安全隱患的存在。病毒感染、黑客的入侵更使人們對計算機的安全性,特別是對安全性要求極高的電子商務的安全性產生懷疑。
(二)法制不健全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近年來,我國制定出台了一些涉及網路安全和網際網路管理的法規,但有關發展電子商務的統一指導框架和專門立法還存在空缺,對電子商務中的電子合同、電子簽名等合法性也缺乏必要的法律條文和科學解釋。新《合同法》雖然承認了電子合同的法律效用,卻沒有解決數字簽名問題。這些都增加了網上交易的風險。此外,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等國際組織提出的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文件內容,至今還沒有納入我國的法律體系。缺乏明確的相關法律保障,出現問題後的責任認定、承擔、仲裁結果的執行等復雜的法律關系難以解決。
(三)誠信問題。電子商務是一種全www.51lunwen.com新的營銷方式,利用網路交易,電子商務的標的具有虛擬性,缺少可以被具體控制的實物。在這一虛擬世界裡,人際交往出現了和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狀況,人們往往無法確知對方的真實身份,甚至無法預期交易的真實性、有效性、合法性。所以,成功而有效的電子商務完全仰仗交易雙方互相信任,買方假設賣方的商品、服務合法、合格、沒有缺陷;賣方假設買方有支付能力,雙方都會履行交易時達成的承諾。雙方依靠信任,認定網路上傳遞的信息為真,不需要其他輔助信息來證明對方用以交易的商品是否符合交易條件,消費者不需要對商品實物作實地檢驗,即雙方有足夠的信用度,交易才有可能完成。誠信是電子商務的靈魂,沒有信用的支持,電子商務就不可能獲得長足的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不完善,培育和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是我國電子商務長足發展的關鍵之一。
(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網上交易必須有良好的網路基礎設施,高速網路必須由硬體提供支持。我國由於經濟實力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網路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緩慢和滯後,已建成的網路其質量離電子商務的要求相距甚遠。我國的網路建設無論在管理、技術,還是在安全保密、電子貨幣及網上信息等方面都力度不夠,尤其在邊遠地區更是滯後,直接影響到電子商務的開展和普及。
五)金融電子化問題。電子商務的最終完成需要支付和結算,因此應有高品質、高效的金融電子化服務配合。目前我國金融行業的服務水平和電子化程度都不高,難以適應電子商務發展所需的支付與結算要求,而電子商務必須有高效的金融電子化(電子貨幣)。各大銀行網路選用的通信平台不統一,不利於銀行間跨行業務的互聯。同時,我國信用卡發展缺乏有效的組織協調機制,各家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建立了自己的CA認證中心,但至今缺乏統一的、權威的、全國性的CA認證中心,這就容易導致交叉認證、重復認證和資源浪費。另外,網上支付效率低下,銀行確認支付時間長(約需10天)、收費高(信用卡收取5%的管理費)、限制多,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只有實行銀行對用戶、銀行對銀行的電子貨幣流動,才能解決好金融電子化問題。
(六)物流體系滯後問題。為了推廣電子商務,就必須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中心,將實物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但目前我國還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的全國性貨物配送系統,服務水平、服務規模尚待與國際接軌。物流系統和售後服務滯後,交易過程中,網下不能提供快捷服務,送貨不及時、收貨無保障、退貨不容易,無法體現和形成電子商務高效率、低成本、方便、快捷的優勢。
(七)電子商務人才缺乏問題。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教育相對比較落後,大多數人的文化素質還不高,缺乏英語的應用能力。而網上信息絕大多數是英文信息,要想與國際接軌,必須普及英語。語言上的障礙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國際化的一個突出的問題。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電子商務發展需要跨學科領域的復合型人才,既要懂得計算機技術,又要掌握有關金融、管理、商務等各方面的知識。目前我國這種復合型人才相當短缺,無法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必須在各個層次上普及上網技能和電子商務知識,才能在中國大規模推進電子商務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