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對電商和實體經濟的沖突關系,都有哪些見解?
電商讓很多人賺錢,為少數家電企業賺錢,而且越來越導致壟斷,很多人沒有話語權,利潤還是全部由電商吸收剩餘價值,這就是為什麼你現在比以前辛苦,但生活越來越差的根本原因,雖然國家目前在控制,然而短時間內還是很難撼動幾個電商寡頭。電商銷售的每一件商品都是由實體工廠生產的,由實體農業種植的。
正常情況下,電子商務不應該影響實體,但實際上,它嚴重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由於中國經濟分布的現狀,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義烏等地。電商企業只需要在義烏、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建立一個中轉站,然後與生產企業進行價格談判。然後他們就可以做電商,把貨賣到全國,全國的資金都會匯到這些地方。其他地方的稅收、地方經濟都受到降維打擊,他們也想通過電子商務發展,但發現在商品上沒有優勢,結果傷亡慘重,只有背井離鄉,去北上廣深義烏等地,才能有發展空間。
電商並沒有打敗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工業和農業實體經濟。實體店不是實體經濟,而是流通領域。電商取代實體店是一件好事。80%的實體店被淘汰後,中國的實體店經營可以減少3000萬人,中國的產品和商品流通可以減少3000萬人。關閉實體店騰出的3000萬人將去工廠工作,並在農村地區擴大農田,增加糧食產量。工業產品會更貴,而糧食會更多、更便宜。這對社會是有好處的。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2、電商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一、電子商務對傳統零售業沖擊
20世紀以來信息技術迅速發展,BB機、小靈通到智能手機,網路傳播速度已達到驚人程度,現代社會已進入全民網路時代。信息的網路式傳播有利於商家將自己的商品展現給更多的人實現消費最大化。與此同時,電子商務這種新興商務模式正逐步滲入傳統商業。實體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寒冬,不少經營了多年的老店也不堪沖擊,無奈貼出了轉讓和出租的告示。零售商的困境也波及到上游的批發商,傳統批發市場難現往日的紅火。實體經濟面臨經營困難,不少人將原因歸結於電子商務的沖擊,但除此之外,消費者購物習慣、精神需求、實體店經營壓力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實體店若想擺脫困境,除了提升服務質量、順應潮流作出調整外,關鍵還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揚長補短,錯位經營。
二、電商與實體店對比分析
(一)稅賦
實體店經營需繳納各種稅收,如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賦對於傳統零售業的壓力十分大。而電商稅務監管幾乎是個空白,電商進貨可以開增值稅發票,賣貨不開票,然後出去倒賣增值稅發票,不僅不繳稅還從現有稅收中切走一塊,即使實行嚴格稅收管理後這部分成本也將提高售價向客戶轉移。
電商主要稅賦來源是增值稅和營業稅,而且電子商務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被給予了稅收優惠。盡管中國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網路零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仍不足8%,電子商務對其他領域的滲透和影響才剛剛顯現。為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政府在一段時間內放棄所謂稅收中性原則,對線上交易給予明確且有期限的稅收優惠。除此之外,電商線上稅收征管力度不夠也是造成電商與實體經濟稅收不公的原因之一。
(二)成本
1、店面及員工等初期投資成本
實體店的成本高於電商成本。一家文化公司,一般來說,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經營許可費用大約5萬元,鋪面房租看地段,門店裝修費、僱傭員工工資、進貨費等前期投資至少約七八萬。就電商而言,比如在淘寶開一家賣集郵冊網店,初期投資大約只有幾千元且與實體店相比不需要繳納租金。從成本分析,實體店成本遠高於網店。
2、客戶獲得成本
電商客戶取得成本非常巨大,一般佔到銷售收入30%左右,有的甚至會高達50%。電商客戶取得成本主要是流量成本、渠道成本、廣告費等。而有很多搜索引擎企業是按照欄位數和流量向電商企業收取費用,而這些流量中很少成為有效客戶。
傳統實體店坐落在某區域,實際上某區域居民一般就是實體店意向性客戶。實體店通過不同促銷措施、DM廣告等宣傳自己,吸引廣大客戶光顧,一般情況下容易形成忠實客戶。
而電商和實體店客戶忠誠度不一,電商客戶忠誠度比實體店低很多,只要價格低服務水平差不多客戶往往會流失。
電商客戶取得成本與實體店比較沒有優勢競爭力。
(三)收入(價格成本差)
商品流通經過的每一級代理都要交稅,而且中國有大約15種稅費。傳統實體店消費要經過五層代理:廠商、大區代理、市縣代理、零售商,最後把商品賣到消費者手裡。每一層代理都要賺取利潤,所以商品每經過一級代理就會漲一次價。而電商產品直接從廠家取,直接通過電商平台銷售,省去了中間成本與利潤的增加,所以電商產品價格較實體店更低,更具競爭優勢。
三、電商與實體店未來發展趨勢
(一)電子商務
電商有電商的優勢,實體店也有電商無法替代的長處,實體店與網店優勢互補相互結合或是經營發展模式方向之一。
就電商而言,開啟並完善線下擴張是其趨勢。
首都機場的國門匯項目正式啟動招商,阿里巴巴、騰訊、國美在線、蘇寧易購、銀泰等多家電商平台及品牌企業出席了國門匯項目推介會,其中阿里巴巴攜部分天貓商家一並前來進行項目考察,其中很多電商都希望在機場嘗試落地。除了上述電商品牌以外,麥考林、蘭繆、鑽石小鳥、珂蘭鑽石等品牌皆已設實體店。這正體現了電商與實體經濟相摩擦並走向融合的趨勢。
(二)實體店
1、集中化:大賣場、購物中心、專業店占據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商家、品牌願意進駐Big-Box。以杭州為例,「集盒」聚集不同行業實體店的商業模式正在興起。
2、多元化:多元化表現在商業的組合模式上,多種業態組合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消費感受。具體體現在娛樂、零售、餐飲、休閑、文化、藝術等等。
3、人性化:目前新建商業物業建築設計、業態布局等等已經開始考慮人性化因素,比如在商業中心內設置輪椅通道,在廁所的衛生間設置嬰幼兒專用座椅等等。
4、主題化:為了區別於其他商業中心,越來越多的商業中心採取主題化的方式來強調自我的定位和特色。
5、文化趨勢:(1)在商業中心加入文化元素,比如三里屯Village的畫廊。(2)比較好的商業中心會招一些歷史悠久的大品牌來鎮店。
6、增強消費體驗:在電腦面前或者拿著手機網購根本感受不出消費的那種熱鬧勁,我們看到的只有銷售數字和評價。實體經濟對於整個消費環境的感知,是電商沒法替代的。
3、電子商務對實體經濟有哪些影響?
電子商務的發展使網上購物跨越了空間維度,而且節省時間。
1、電子商務的發展使網上購物跨越了空間維度,而且節省時間。網路資源的共享以及中間環節的減少還有就是不用去花大量的投資在店鋪上等都使得企業的成本相對實體經濟要低得多,所以價格上也就要便宜。
2、現在互聯網越來越為白領人士、大學生等所普遍使用,網上購物也正成為一種潮流。現在這些階層要麼就是沒有時間逛街要麼就是喜歡追逐新鮮事物。他們可以在網上進行DIY。服務越來越人性化。
3、中國網路購物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快速普及的網路。信用卡等的使用等都為電子商務更快更強地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4、然而中國現在還沒有很完善的電子商務法,安全問題十分突出。消費不安全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致命的因素。信用卡信息的安全,數據傳輸的安全,個人隱私等問題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都有阻礙。
5、中國人受傳統的思想的約束,對於網上購物存在顧慮。傳統的眼見才為實的觀念限制了人們網上購物的積極性。思想的約束包括看不到交易的實體、自己的隱私、信用卡信息、虛擬的交易環境等所帶來的擔憂。
6、缺少專業人才。21世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反映院校人才培養不力、專業人才信心缺失、企業缺乏優質人才。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比較新的行業,專業人才比較缺乏。
4、有人說電商對實體經濟造成非常大的沖擊,個體工商戶該如何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