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淺析物流在電子商務中的重要作用
電子商務的興起對於傳統商務方式和傳統企業管理提出了挑戰。作為在工業社會業已存在的物流行業,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也必然要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 一、物流管理創新的背景分析 (一)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瓶頸所在 與傳統商務活動相同,電子商務這種電子化的商務形式在交易過程中也包含著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這「四流」相互協調整合,有效確保交易的實現。物流作為商務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擔負著原材料提供商與產品生產商之間,以及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實物配送服務,高效的物流體系是使電子商務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保證。然而,與物流重要作用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其自身管理的滯後,以至於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缺乏相應程度的物流體系支持,電子商務的運作效率將大大降低。物流管理已成為除支付認證、安全保密之外電子商務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管理學之父」Peter F.Drucker將無法協調的矛盾看作創新的源泉之一。從物流自身來看,其落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電子商務發展的困境,成為商務「流程中的難點」,物流管理舊有的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需求,進行管理創新無疑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 (二)電子商務使物流管理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除矛盾之外,創新的源泉還來自於產業和市場的變遷。「第四產業」——信息產業的興起是工業社會進入到信息社會的標志之一。產業的轉型帶來了市場的變化,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經濟貿易活動突破了以往時間、空間的限制,由二維市場變為以信息流通為主導的三維的電子化購銷市場,市場的國際化、全球化趨勢加強。這些都對物流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只有堅持銳意革新,才能應對外部環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三)我國物流管理現狀 電子商務發端於美國,在這一概念提出之前美國國內的物流行業已經相當發達。而我國雖然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http://www.wmxh.com/lunwen/gllw/dzsw/200609/67039_2.shtml
一、物流管理創新的背景分析
(一)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瓶頸所在
與傳統商務活動相同,電子商務這種電子化的商務形式在交易過程中也包含著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這「四流」相互協調整合,有效確保交易的實現。物流作為商務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擔負著原材料提供商與產品生產商之間,以及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實物配送服務,高效的物流體系是使電子商務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保證。然而,與物流重要作用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其自身管理的滯後,以至於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缺乏相應程度的物流體系支持,電子商務的運作效率將大大降低。物流管理已成為除支付認證、安全保密之外電子商務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管理學之父」Peter F.Drucker將無法協調的矛盾看作創新的源泉之一。從物流自身來看,其落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電子商務發展的困境,成為商務「流程中的難點」,物流管理舊有的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需求,進行管理創新無疑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
(二)電子商務使物流管理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除矛盾之外,創新的源泉還來自於產業和市場的變遷。「第四產業」——信息產業的興起是工業社會進入到信息社會的標志之一。產業的轉型帶來了市場的變化,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經濟貿易活動突破了以往時間、空間的限制,由二維市場變為以信息流通為主導的三維的電子化購銷市場,市場的國際化、全球化趨勢加強。這些都對物流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只有堅持銳意革新,才能應對外部環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三)我國物流管理現狀
電子商務發端於美國,在這一概念提出之前美國國內的物流行業已經相當發達。而我國雖然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但物流技術水平和物流管理嚴重落後,物流配送體系極不完善,這些都給電子商務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送貨耗時,渠道不暢是網上物流最大問題」的人數比率呈上升趨勢(1999年7月至2001年1月的四次調查數據分別為6%、9.26%、10%和9.86%)。這說明物流管理的滯後與電子商務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並開始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進行物流管理創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已成為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前提。
二、物流管理創新的實現
(一)對物流管理的重新認識
物流概念最早始於美國,1915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一書中首先提出了「實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經過80多年,物流的內涵在深度和廣度上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在電子商務時代,對於物流及其管理的認識又發生了新的突破。
歐美一些國家將物流稱為「logistics」,具體指商品在空間和時間上的位移,包括采購配送、生產加工和倉儲加工包裝等流通環節中的物流情況,強調以滿足顧客的需求服務為目標,追求物流過程的持續改進和創新。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管理思想基礎之上,成為一種集成化的運作模式。隨著供應鏈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興起,物流管理被納入到其中。在供應鏈這一概念中強調營銷、物流及產品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互動作用。物流不再是作為一個單一的實體存在,而成為現代化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環節。物流管理也不再局限於自身范圍,而是與整個生產、流通過程息息相關。
(二)物流管理的創新途徑
繼節約原材料的「第一利潤源泉」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利潤源泉」之後,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被譽為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第三利潤源泉」。傳統企業在電子商務時代面臨著企業組織管理、生產作業管理和產品營銷管理等方面的變革。物流作為企業新的利潤源泉,其管理創新應以網路及電子商務為依託,通過集約化現代化管理,實現商家的零庫存和少庫存,減少產品運轉周期,以適應電子商務企業的需要。物流管理創新的途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流管理技術化 網路時代信息技術可謂日新月異,電子商務自產生便與信息技術緊密相關,其發展帶有濃厚的技術色彩。在管理效率越來越倍受重視的今天,技術與管理實務二者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對於現代物流來說,現代化先進技術的支持至關重要。
網路化是現代物流區別於傳統貨運的重要特徵,高效暢通的網路設施是物流管理的基礎,包括物流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物流企業內部;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換網路,以及物流實體配送地理網路等各方面的建設。物流管理技術方面,條形碼技術、自動倉儲管理技術、電子數據交換、電子定貨系統、自動分揀/存取跟蹤系統等為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此外,多媒體技術也在物流活動中大顯身手,實現可視化的貨品排庫功能,還可為客戶提供物品運送的實時查詢。
2.物流管理信息化 在電子商務影響下,企業管理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組織結構由過去的塔型垂直結構轉變為水平型的網狀結構,管理層次減少,信息傳遞速度加快;在交易流程中,改革以往以貿易單據(文件)流轉為主體的交易方式,採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數據交換和商務活動,實現了交易管理的電子化;在營銷管理方面,將客戶整合到營銷過程中,進行買賣雙方的實時互動交流。不難發現,信息流貫穿於企業商務運作的全過程,企業管理的變革都建立在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之上。
最新、可靠而且實時的信息對於供應鏈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也是物流管理的根本需要。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信息流分布於各個環節,貫穿於整個流程的始終。現代化物流系統是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社會系統,物流企業需要與上游、下游之間進行頻繁的信息交換,要實現各部分之間的平滑對接,信息流的暢通不可忽視。在電子商務中,零庫存的實現、運轉周期的縮短也都須依賴於信息的靈敏傳送。通過構建功能強大的信息平台,可以加強物流管理鏈上各環節之間的信息溝通,從而推進物流管理的現代化進程。
3.物流管理柔性化 電子商務的發展,使需求由大批量、標准化轉變為小批量、個性化、快速化。企業需要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量體裁衣」,生產也由傳統的大規模、機械化轉變為以時間成本為基礎的彈性方式,整個生產作業過程呈現出柔性化的特徵。
與之相適應,物流管理也需由剛性化過渡到柔性化。在物流配送的商品種類上,應突破傳統的經營方式,適當拓展原先有限的業務范圍,根據客戶的具體定製要求進行配送,使物流品種靈活多樣。在配送時間上,以高效的信息網和方便快捷的配送網為基礎,做到快速反應、敏捷配送,並能根據實際情況為用戶提供適宜的物流解決方案。
傳統物流的經營范圍主要是原料提供商與生產廠家之間的生產原料運輸;而人們對於物流的認識則大多局限於電子商務中的企業與顧客之間的商品配送。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活動的功能越來越多,物流企業要在物流鏈上的不同環節充當不同的角色,在原料供應商、廠家與客戶三者之間做到靈活運作,游刃有餘。
4.物流管理一體化 變革創新的關鍵不是單獨對每一個個體孤立處理,而是聯接並且均衡所有的組成部分。在技術化、信息化、柔性化的管理創新之後,物流管理將實現一體化,即「以物流系統為核心的由生產企業經由物流企業、銷售企業,直至消費者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系統化」。
如前所述,物流已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而存在,它在電子商務乃至整個社會生產鏈條中都擔負著重要的角色。供應鏈整合協調和集成化管理,是現代物流區別於傳統物流的最重要特徵,由分散的物流進入社會化的物流體系是物流模式的重大轉變。在經濟全球化的帶動下,物流管理必然走向全球化,這也是電子商務時代為物流行業所帶來的發展契機。與傳統的物流管理相比,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在服務理念、配送體系、技術支持、管理特徵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創新特徵,如下表。
傳統物流管理與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比較表
傳統物流管理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服務理念 以規模為中心 以客戶為中心
配送體系 單一線性配送網 網狀配送網路體系
技術支持 傳統管理技術 網路技術、信息技術
信息響應 信息傳遞遲緩、響應慢 信息化程度高,反應迅速
管理特徵 剛性化 柔性化
合作程度 格局分散 強調協同合作
三、當前幾種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
目前,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方興未艾,各種物流企業層出不窮,經營模式也各不相同。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三種主要的物流管理模式:其一是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體系;其二是第三方物流配送方案;其三是第四方物流配送聯盟。這些模式方案各具特色,但無疑都凸現出物流管理創新的主旨。
(一)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體系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傳統的大型企業集團憑借原有的龐大的連鎖分銷渠道和零售網路,利用電子商務技術構建自身的物流體系,進行物流配送服務。被譽為「中國戴爾」的聯想集團已擁有3000多個網點組成的物流體系,而方正集團也正努力發展自己扁平化的物流體系。自建物流體系的這些企業大多具有較強的實力,在傳統業務經營中有所積累,向電子商務型企業的轉型步伐也較為迅速。電子商務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必須突破傳統的模式,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核心功能與一般功能分離,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實力。因而,採取這一管理模式之前企業應考慮物流服務是否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自建的物流體系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其核心功能。作為已在國際市場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海爾集團,其做電子商務靠的是「一名二網」。「一名」指品牌,「二網」則指的是配送網與支付網。目前,物流管理已成為海爾新的增長點,海爾人正力圖使物流能力成為其取得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
第三方物流(TPL,Third Pady Logistics)通常又稱之為契約物流,是指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通過程中進行服務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擁有商品,而是通過合作協議或結成合作聯盟,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按照特定的價格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務。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對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技術先進,配送體系較為完備,第三方物流成為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理想方案之一。這也是社會分工日益明確的產物。除了有實力自建物流體系的大企業之外,更多的中小企業傾向於採用這種「外包」方式。
在國外,第三方物流較為盛行。據調查,歐洲的第三方物流占整個物流份額的20%—50%,美國和日本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0%和80%。今年4月初,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的首架「UPS中國速遞」號貨機首飛北京,他們已獲得中國直航權,並專門成立了物流方面的公司(UPS Logistics),准備主攻國內物流市場。「洋物流」的入境給欲做物流首席的中國郵政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在國內第三方物流中,中國郵政具有其它物流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如擁有遍布全國的運輸網、營業網、投遞網及結算網等,但這些傳統業務遺留下來的「硬體」優勢並不足以保證能夠在現代物流中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無論是對於傳統部門還是新興的物流公司,信息和知識是其物流配送服務的最大附加值,經營理念、管理模式、服務質量等方面將成為電子商務時代開展第三方物流的核心內容。
(三)第四方物流聯盟
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第四方物流聯盟的提出融合了諸多現代管理思一、物流管理創新的背景分析
(一)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瓶頸所在
與傳統商務活動相同,電子商務這種電子化的商務形式在交易過程中也包含著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這「四流」相互協調整合,有效確保交易的實現。物流作為商務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擔負著原材料提供商與產品生產商之間,以及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實物配送服務,高效的物流體系是使電子商務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保證。然而,與物流重要作用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其自身管理的滯後,以至於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缺乏相應程度的物流體系支持,電子商務的運作效率將大大降低。物流管理已成為除支付認證、安全保密之外電子商務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管理學之父」Peter F.Drucker將無法協調的矛盾看作創新的源泉之一。從物流自身來看,其落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電子商務發展的困境,成為商務「流程中的難點」,物流管理舊有的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需求,進行管理創新無疑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
(二)電子商務使物流管理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除矛盾之外,創新的源泉還來自於產業和市場的變遷。「第四產業」——信息產業的興起是工業社會進入到信息社會的標志之一。產業的轉型帶來了市場的變化,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經濟貿易活動突破了以往時間、空間的限制,由二維市場變為以信息流通為主導的三維的電子化購銷市場,市場的國際化、全球化趨勢加強。這些都對物流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只有堅持銳意革新,才能應對外部環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三)我國物流管理現狀
電子商務發端於美國,在這一概念提出之前美國國內的物流行業已經相當發達。而我國雖然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但物流技術水平和物流管理嚴重落後,物流配送體系極不完善,這些都給電子商務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送貨耗時,渠道不暢是網上物流最大問題」的人數比率呈上升趨勢(1999年7月至2001年1月的四次調查數據分別為6%、9.26%、10%和9.86%)。這說明物流管理的滯後與電子商務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並開始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進行物流管理創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已成為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前提。
二、物流管理創新的實現
(一)對物流管理的重新認識
物流概念最早始於美國,1915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一書中首先提出了「實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經過80多年,物流的內涵在深度和廣度上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在電子商務時代,對於物流及其管理的認識又發生了新的突破。
歐美一些國家將物流稱為「logistics」,具體指商品在空間和時間上的位移,包括采購配送、生產加工和倉儲加工包裝等流通環節中的物流情況,強調以滿足顧客的需求服務為目標,追求物流過程的持續改進和創新。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管理思想基礎之上,成為一種集成化的運作模式。隨著供應鏈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興起,物流管理被納入到其中。在供應鏈這一概念中強調營銷、物流及產品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互動作用。物流不再是作為一個單一的實體存在,而成為現代化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環節。物流管理也不再局限於自身范圍,而是與整個生產、流通過程息息相關。
(二)物流管理的創新途徑
繼節約原材料的「第一利潤源泉」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利潤源泉」之後,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被譽為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第三利潤源泉」。傳統企業在電子商務時代面臨著企業組織管理、生產作業管理和產品營銷管理等方面的變革。物流作為企業新的利潤源泉,其管理創新應以網路及電子商務為依託,通過集約化現代化管理,實現商家的零庫存和少庫存,減少產品運轉周期,以適應電子商務企業的需要。物流管理創新的途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流管理技術化 網路時代信息技術可謂日新月異,電子商務自產生便與信息技術緊密相關,其發展帶有濃厚的技術色彩。在管理效率越來越倍受重視的今天,技術與管理實務二者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對於現代物流來說,現代化先進技術的支持至關重要。
網路化是現代物流區別於傳統貨運的重要特徵,高效暢通的網路設施是物流管理的基礎,包括物流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物流企業內部;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換網路,以及物流實體配送地理網路等各方面的建設。物流管理技術方面,條形碼技術、自動倉儲管理技術、電子數據交換、電子定貨系統、自動分揀/存取跟蹤系統等為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此外,多媒體技術也在物流活動中大顯身手,實現可視化的貨品排庫功能,還可為客戶提供物品運送的實時查詢。
2.物流管理信息化 在電子商務影響下,企業管理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組織結構由過去的塔型垂直結構轉變為水平型的網狀結構,管理層次減少,信息傳遞速度加快;在交易流程中,改革以往以貿易單據(文件)流轉為主體的交易方式,採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數據交換和商務活動,實現了交易管理的電子化;在營銷管理方面,將客戶整合到營銷過程中,進行買賣雙方的實時互動交流。不難發現,信息流貫穿於企業商務運作的全過程,企業管理的變革都建立在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之上。
最新、可靠而且實時的信息對於供應鏈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也是物流管理的根本需要。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信息流分布於各個環節,貫穿於整個流程的始終。現代化物流系統是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社會系統,物流企業需要與上游、下游之間進行頻繁的信息交換,要實現各部分之間的平滑對接,信息流的暢通不可忽視。在電子商務中,零庫存的實現、運轉周期的縮短也都須依賴於信息的靈敏傳送。通過構建功能強大的信息平台,可以加強物流管理鏈上各環節之間的信息溝通,從而推進物流管理的現代化進程。
3.物流管理柔性化 電子商務的發展,使需求由大批量、標准化轉變為小批量、個性化、快速化。企業需要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量體裁衣」,生產也由傳統的大規模、機械化轉變為以時間成本為基礎的彈性方式,整個生產作業過程呈現出柔性化的特徵。
與之相適應,物流管理也需由剛性化過渡到柔性化。在物流配送的商品種類上,應突破傳統的經營方式,適當拓展原先有限的業務范圍,根據客戶的具體定製要求進行配送,使物流品種靈活多樣。在配送時間上,以高效的信息網和方便快捷的配送網為基礎,做到快速反應、敏捷配送,並能根據實際情況為用戶提供適宜的物流解決方案。
傳統物流的經營范圍主要是原料提供商與生產廠家之間的生產原料運輸;而人們對於物流的認識則大多局限於電子商務中的企業與顧客之間的商品配送。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活動的功能越來越多,物流企業要在物流鏈上的不同環節充當不同的角色,在原料供應商、廠家與客戶三者之間做到靈活運作,游刃有餘。
4.物流管理一體化 變革創新的關鍵不是單獨對每一個個體孤立處理,而是聯接並且均衡所有的組成部分。在技術化、信息化、柔性化的管理創新之後,物流管理將實現一體化,即「以物流系統為核心的由生產企業經由物流企業、銷售企業,直至消費者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系統化」。
如前所述,物流已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而存在,它在電子商務乃至整個社會生產鏈條中都擔負著重要的角色。供應鏈整合協調和集成化管理,是現代物流區別於傳統物流的最重要特徵,由分散的物流進入社會化的物流體系是物流模式的重大轉變。在經濟全球化的帶動下,物流管理必然走向全球化,這也是電子商務時代為物流行業所帶來的發展契機。與傳統的物流管理相比,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在服務理念、配送體系、技術支持、管理特徵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創新特徵,如下表。
傳統物流管理與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比較表
傳統物流管理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服務理念 以規模為中心 以客戶為中心
配送體系 單一線性配送網 網狀配送網路體系
技術支持 傳統管理技術 網路技術、信息技術
信息響應 信息傳遞遲緩、響應慢 信息化程度高,反應迅速
管理特徵 剛性化 柔性化
合作程度 格局分散 強調協同合作
三、當前幾種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
目前,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方興未艾,各種物流企業層出不窮,經營模式也各不相同。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三種主要的物流管理模式:其一是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體系;其二是第三方物流配送方案;其三是第四方物流配送聯盟。這些模式方案各具特色,但無疑都凸現出物流管理創新的主旨。
(一)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體系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傳統的大型企業集團憑借原有的龐大的連鎖分銷渠道和零售網路,利用電子商務技術構建自身的物流體系,進行物流配送服務。被譽為「中國戴爾」的聯想集團已擁有3000多個網點組成的物流體系,而方正集團也正努力發展自己扁平化的物流體系。自建物流體系的這些企業大多具有較強的實力,在傳統業務經營中有所積累,向電子商務型企業的轉型步伐也較為迅速。電子商務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必須突破傳統的模式,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核心功能與一般功能分離,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實力。因而,採取這一管理模式之前企業應考慮物流服務是否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自建的物流體系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其核心功能。作為已在國際市場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海爾集團,其做電子商務靠的是「一名二網」。「一名」指品牌,「二網」則指的是配送網與支付網。目前,物流管理已成為海爾新的增長點,海爾人正力圖使物流能力成為其取得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
第三方物流(TPL,Third Pady Logistics)通常又稱之為契約物流,是指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通過程中進行服務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擁有商品,而是通過合作協議或結成合作聯盟,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按照特定的價格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務。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對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技術先進,配送體系較為完備,第三方物流成為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理想方案之一。這也是社會分工日益明確的產物。除了有實力自建物流體系的大企業之外,更多的中小企業傾向於採用這種「外包」方式。
在國外,第三方物流較為盛行。據調查,歐洲的第三方物流占整個物流份額的20%—50%,美國和日本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0%和80%。今年4月初,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的首架「UPS中國速遞」號貨機首飛北京,他們已獲得中國直航權,並專門成立了物流方面的公司(UPS Logistics),准備主攻國內物流市場。「洋物流」的入境給欲做物流首席的中國郵政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在國內第三方物流中,中國郵政具有其它物流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如擁有遍布全國的運輸網、營業網、投遞網及結算網等,但這些傳統業務遺留下來的「硬體」優勢並不足以保證能夠在現代物流中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無論是對於傳統部門還是新興的物流公司,信息和知識是其物流配送服務的最大附加值,經營理念、管理模式、服務質量等方面將成為電子商務時代開展第三方物流的核心內容。
(三)第四方物流聯盟
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第四方物流聯盟的提出融合了諸多現代管理思一、物流管理創新的背景分析
(一)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瓶頸所在
與傳統商務活動相同,電子商務這種電子化的商務形式在交易過程中也包含著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這「四流」相互協調整合,有效確保交易的實現。物流作為商務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擔負著原材料提供商與產品生產商之間,以及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實物配送服務,高效的物流體系是使電子商務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保證。然而,與物流重要作用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其自身管理的滯後,以至於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缺乏相應程度的物流體系支持,電子商務的運作效率將大大降低。物流管理已成為除支付認證、安全保密之外電子商務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管理學之父」P
2、聯想公司物流運營模式是什麼樣的?
快遞分為以下的類型:
1、大區域劃分為國際和國內快遞業務
2、小區域分為省內和省外快遞業務
3、快遞運輸種類分為陸地運輸和航空運輸
4、分為貨到付款、限時快遞、普通快遞、禮品快遞。
物流模式是指企業物流配送的方式,是由企業自己來完成還是藉助外界力量,這些都是要從戰略層次上來考慮,目前物流模式通常有:
(1)第一方物流(自營物流)。這種物流模式是指物流配送的任務由生產商或者貨物供應商自己來完成。其好處就是生產商的利潤在企業內部流動,而且不會依賴其它物流商,從整體上保證了公司的效益;
(2)第二方物流。其將生產企業的銷售物流轉嫁給了用戶,變成了用戶自己組織供應物流的形式,貨物在成交的時刻,銷售商就沒有對貨物運輸的義務;
(3)第三方物流。是指物資的供給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第三方專業化的物流企業或配送公司去提供物流配送業務的運作方式。
(4)第四方物流。從定義上講,第四方物流供應商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集成了管理咨詢和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能力。第四方物流開始承接多個供應鏈職能和流程的運作責任,其工作范圍包括製造、采購、庫存管理,供應鏈信息技術、需求預測、網路管理,客戶服務管理和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