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子商務 » 電商扶貧建議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電商扶貧建議

發布時間: 2023-05-30 02:05:34

1、關於加快農村電商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農村電商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企業自建電商平台100餘個,在第三方平台開店1200餘個。2017年-2019年,全市網路零售額累計10.43億元,年平均增速達28.65%。2020年1-7月,全市網路零售額完成3.26億元。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支撐不夠,產業聚合力不足。一是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大多數土特產種植培育周期長、季節性強,走電商渠道銷售時效性、及時性要求高,現有產品嫁接網路難度大。二是農產品經營主體較弱。全市共有240家農業龍頭企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僅佔1/3;共有410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常運轉的僅有2218家,佔比54%。三是我市農產品產業鏈不完善。我市缺乏農產品深加工的產業鏈,附加價值低,標准化不夠,導致「三品一標」產品極少,由於缺乏質量認證,很多產品無法進行網路銷售。

(二)人才吸附力較弱,培育引進機制尚需完善。一是本地專業人才匱乏,農村電商實踐人才少,同時缺乏對優秀電商專業人才進入我市的吸引力。二是電商培訓人員轉化率不高。參與電子商務網路銷售的積極性較低,企業沒有專門人員操作電商銷售,改造難度大。

(三)流通體系不健全,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還未形成。一是物流體系不健全。村級大緩正郵政物流快遞點作用發揮不夠充分,農村群眾網購網銷成本較大。二是農產品流通體系不健全。我市現有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普遍存在小、散、弱的問題,極大降低了農產品流通效率。同時,缺乏市場化農產品配送和農業產業服務企業,本地農產品產業整合力度不足。

(四)企業營銷能力不足,市場競爭能力弱。企業營銷缺乏謀劃,商家缺乏專業知識技能,整合資源能力、營銷技巧和創新能力較弱,打造不出爆款產品、網紅產品,面對既新又快的電商發展形勢無所適從,未能在新消費形式下抓住趨勢紅利乘勢而上。

二、意見和建議

(一)強化電商政策引領。圍繞組織、資金、人才、服務、產品、冷鏈、物流「七位一體」工作思路,發揮本地區優勢產業,推廣印江縣「電商驛站」模式,推動農產品上行。將電商產業發展和物流產業供應鏈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通過人才培訓、主體培育、打造示範、網銷獎補、物流補貼等方面完善電商政策體系。進一步釐清電商發展中市、縣、鄉三級工作職責,統籌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二)加快電商體系建設。圍繞七大產業和全市500畝以上壩區,做好冷鏈發展布局,完善農產品電商供應鏈,推動電商站點分類整改,建立健全「基地+站點+產地預冷+網格化銷售」一體化運營體系,推動農村電商上行規模穩定增長。堅持「因地制宜、按需發展、多業融合」理念,立足產品上行,助推農產品從「哪褲小農戶」邁向「大市場」,積極構建更加完善高效的電商體系。

(三)加強電商人才培訓。採取「理論+案例+實踐」的培訓方式,定期開展電商傳統企業培訓工作,因人施教,分類進行短期強化訓練、程式控制教育、提升教育,並通過教學實訓、技能訓練、綜合模擬實習,切實提高受訓人員的電商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學員參訓轉化率。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健全物流配送網路。加快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物流配送體系,支持快遞物流企業在鄉鎮設立符合電商發展需要的物流配送站點,設立村級物流快遞服務點。二是推進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行政村寬頻網路和4G網路全覆蓋,改善電商發展基礎條件,促進電子商務站滾悔點服務行政村全覆蓋,整合物流快遞、包裹收發、金融服務、網路購物等功能,使農村網店成為農產品網上銷售的重要流通窗口,形成「一店帶多戶」「一店帶一村」的網店模式。

(五)注重主體市場培育。一是大力推動村級規模化農業網店建設,打造具有六盤水特色的電子商務企業。二是積極鼓勵電子商務領域創新創業,在場地、稅費、信息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落實好各項補貼政策。三是培育電商龍頭企業。要有針對性的扶持培育一批營銷模式新、產業帶動能力強、網路銷售規模大、市場認可度高的電子商務龍頭骨幹企業,發揮其領頭帶動作用。四是主動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對接,引進一批知名電商企業在我市設立區域總部或辦事處。

(六)加強宣傳氛圍營造。一是通過電視、廣播、海報、高鐵站廣告等,及時投放大型電商活動與網銷產品信息。二是印製農村電商宣傳物品,讓電商概念嵌入商品,讓群眾更簡單明了的認識電商。三是進一步健全各級各部門的電商宣傳工作,推動電子商務知識進縣區、進鄉鎮、進村居、進合作社、進農戶,尤其是村級電商氛圍營造,全面提升公眾認知度與認可度。

(七)著力電商產品打造。加大我市7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技術推廣服務隊伍建設。鼓勵市縣差異化發展,縣區打造「地名+品名」的農產品區域品牌,提升我市農業產業形象。以綠色公共品牌創建為引領,整合資源,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每個縣區每年集中力量推出1-2個網路爆款產品,助推產品品質提質增效,增加產品網路銷售。對本地無品牌產品統一貼牌、統一包裝,優化本地農特產品的分選、包裝,完善相關檢測手續,整體提升我市電商產品辨識度和知名度。

(八)強化農產品孵化。通過「直播帶貨」「黔郵鄉情」「832平台」「一碼貴州」等銷售平台,帶動提升六盤水農特產品知名度和銷售量。同時,大力推動社區電商發展,鼓勵支持本地電子商務平台在餐飲、住宿、家政、維修、保潔、外賣等領域開展網上訂單、上門服務,探索建立社區快遞包裹投遞站,創新社區電子商務服務模式。

2、淺談如何加強農村電商扶貧工作

一、電商扶貧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01
電商扶貧歸根結底在扶貧,總體要求是精準
電商扶貧是電商與扶貧工作的融合,電商特徵明顯,但根本還是扶貧,電商只是載體而不是目的,最終檢驗成效的是扶貧效果。同時,電商扶貧也不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必須要精準到人到戶,體現為實實在在的賣出去、掙回來,讓老百姓感受到實惠。
所以,《意見》的指導思想就明確指出:「以貧困縣(832縣)、貧困村(12.8萬)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引導和鼓勵第三方電商企業建立電商服務平台,注重農產品上行,促進商品流通,不斷提升貧困人口利用電商創業、就業能力,拓寬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和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渠道,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
從這個指導思想就可以看出,電商扶貧要在貧困地區開展,重點在農產品上行、貧困人口創業就業,最終體現在當地農特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上。
02
首次提出「三個全覆蓋」電商扶貧版圖讓人憧憬
距離2020年的脫貧攻堅最後期限只有四年多時間了,電商扶貧要做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目標,也需要一個總體謀劃,不能當花瓶,做應景,必須要有切切實實的推進路線圖。為此,《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實施電商精準扶貧工程,逐步實現對有條件貧困地區的三重全覆蓋:一是對有條件的貧困縣實現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全覆蓋;二是對有條件發展電子商務的貧困村實現電商扶貧全覆蓋;三是第三方電商平台對有條件的貧困縣實現電商扶貧全覆蓋」。
這三個「全覆蓋」的提出,對832個國定貧困縣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因為標志著不僅是國家財政支持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全覆蓋,而且是第三方電商平台全覆蓋,而且縣下面的村也要全覆蓋。當然,也要看貧困地區的電商基礎如何,所以文件謹慎地提出要對「有條件」的貧困縣,而且是逐步實施。
那麼「全覆蓋」的效果如何體現呢?《意見》提出,「貧困縣形成較為完善的電商扶貧行政推進、公共服務、配套政策、網貨供應、物流配送、質量標准、產品溯源、人才培養等體系」。這八個體系的形成,也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付出艱辛努力。
03
電商扶貧可以行政推動,但更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意見》對電商扶貧的發展提出了五條原則,但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條,即:「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堅持政府引導、扶持不幹預、服務不包攬,充分發揮市場在農村電商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培育發展貧困地區電商產業,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脫貧。」
一方面,我們看到,在已經有起色的電商扶貧試點縣中,行政推動是必要的,因為在意識觀念、發展基礎、電商人才等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只有靠政府的強力推動,迅速補齊短板,才能打開電商扶貧的缺口;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單一的行政推動也容易演化為一種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生命力不強,特別是一些地方想在短期內大幹快上,靠電商扶貧出個經驗,拿點考核加分,往往是徒有虛名,甚至勞民傷財。
所以,電商扶貧必須把政府的角色扮演好,准確定位,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真正對電商扶貧發展扶上馬,送一程,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進程中發展壯大。
二、十六部委聯合發力,電商扶貧更加重視上行
電商扶貧不僅僅是讓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上網,還可以與互聯網結合得更緊密,預售、眾籌、領養、定向采購都是可行的辦法,特別是消費扶貧的興起,又為電商扶貧打開一扇新的窗口。
01
人才始終是核心,今後還需不遺餘力
各地電商扶貧面臨困難很多,一些困難不盡相同,但總體上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大問題,就是人才瓶頸,能懂的人很少,會乾的人更少,能幹好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為此,前期的試點中,各地普遍把人才當作大問題來抓。
《意見》針對性地提出了一個宏大的貧困地區電商人才培訓計劃,「到2020年完成1000萬人次以上電商知識和技能培訓,培養100萬名以上農村青年電商高端人才,實現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名電商扶貧高級人才,形成一支懂信息技術、會電商經營、能帶動脫貧的本土電商扶貧隊伍」,這種力度可以說是空前的。
當然,人才不是光培訓就能出來的,實踐才是培養人才的最好方式。所以,《意見》提出,「為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農民工和網路商戶等發展電子商務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支持貧困村青年、婦女、殘疾人依託電子商務就業創業」,具體要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巾幗脫貧行動」、電商助殘扶貧行動,分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殘聯等黨的群團組織負責。
02
基礎設施短板明顯,供給側改革全面發力
電商扶貧要做起來,面臨的現實制約很多,突出表現在網不通,網速慢,收費高;物流快遞不給力,「最後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沒有解決等。《意見》對此提出明確要求,「扎實推進貧困地區道路、互聯網、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電商發展基本條件。到2020年,寬頻網路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80%以上的貧困村有信息服務站」。具體的工作重點:
一是「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重點向國家級貧困縣傾斜」,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的重點就是加強和改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加強交通運輸、商貿、農業、供銷、郵政等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共享銜接,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網路建設,加快貧困地區縣城老舊公路客運站改造,推動有條件的貧困村客運場站信息化建設,提升電商小件快運服務能力」,也就是說要整合縣以下能用的所有的各部門各體系資源,綜合打造物流快遞體系。
三是「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這已經是繼十年前上一輪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之後的新一輪農村信息工程了,但十年前的問題是農民運用不足,而現在是農民需求強烈,可謂供給側的對應再發力。
03
電商扶貧還在創新,消費扶貧頗有看點
電商扶貧不僅僅是讓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上網,還可以與互聯網結合得更緊密,預售、眾籌、領養、定向采購都是可行的辦法,特別是消費扶貧的興起,又為電商扶貧打開一扇新的窗口。基於電商平台的信息便捷溝通與金融支付、物流快遞配套服務,在網上通過購買貧困地區特色產品來扶貧是一件既時尚又有意義的事情,一經推出,就引起了社會各方關注。
如何推動消費扶貧健康發展,不至於淪為概念炒作,也不至於出現名不副實,需要規范和相關體系建設。《意見》對此專門提出指導性意見,一方面,「以每年扶貧日為時間節點,組織有關電商企業和網路平台,共同舉辦『邀您一起來網購』等消費扶貧體驗活動」;另一方面,「加強貧困地區優質特色農產品、民族手工藝品、休閑農業的宣傳推介,鼓勵支持電商平台常年開展富有特色的網購活動」。
也就是說,消費扶貧可以結合扶貧日集中開展,也可以演化為常態化活動,但核心是優勢產品、特色產品,也需要加強網路宣傳,塑造地域品牌,讓消費者買得情願,吃的滿意。
那麼消費扶貧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就是雖然消費者願意購買貧困地區的農產品,甚至也願意接受貧困地區農產品在包裝、外觀上的一些不完美,但並不等於就可以不做上網銷售的品控,因為消費者本質上還是在采購正常商品。
所以,消費扶貧的興起,需要貧困地區加速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強源頭的農產品基地建設,做好標准化生產,重視產後的貯藏保鮮、包裝分揀、品牌設計等環節,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讓消費者買得情願,吃的滿意,最終是以商道來行人道。
從2016年發生的貧困地區網上促銷事件來看,有幾條經驗教訓必須汲取:
一是宣傳上有度,不能過度煽情,內含道德壓力;不能按一般電商產品過度進行產品美工和方案創意,這往往造成宣傳與實物的感觀落差,降低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二是組織上有序,絕對不是把東西上網那麼簡單,從源頭的產品質量控制到中間的倉儲、包裝、物流到最後的客戶服務與售後等,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嚴格的把關,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整體形象。
三是一定要確保真實和精確,不能籠統地說這就是貧困地區的東西,而是要精準到什麼鄉什麼村什麼農戶生產的,怎麼種的,怎麼收的,誰最後賣出去的,這個信息必須真實,新疆的維吉達尼團隊就是做好了這一點,消費者的信任度明顯提升。同時,相關信息最好有政府背書。嚴禁任何形式的借用消費扶貧營銷,確保愛心不受傷害。

3、如何做好電商扶貧?

電商扶貧是德陽市羅江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的扶貧案例。2019年,中國電商扶貧實現了貧困縣全覆蓋。引導21家電...

4、農村電商:電商扶貧要怎麼做

平台:挖掘地區電商潛質

在運用電商對農村地區進行扶貧之前,先要考察該地區有哪些符合電商標準的產業或者產品。比如說,該地區有著完整的木器生產鏈,或者該地區的桔子甜度、個頭都遠超同類,那麼平台就可以依託這些基礎,運用互聯網思維進行整合。電商平台可以將木器和桔子進行標准化和品牌化生產,放到網上進行跨地區銷售,從而增加銷量,獲取收益。而一旦形成規模,自然可以解決貧困地區的就業和收入問題。

政府:提供配套服務

要實現精確扶貧,首先需要政府對貧困戶的情況心中有數,如此才能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扶貧的大致方向和輕重緩急。其次,政府要提供農村電商發展所需的配套服務,政策、物流、金融、人才,這些要素缺一不可。最後,政府還要做好居中協調工作。

主體:調動主觀能動性

事在人為,業靠人築。許多貧困戶看不到脫貧的希望,因此都消極待業,想要扶貧就必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被動接受扶貧變為主動要求脫貧。在前期,政府和平台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刺激,鼓勵其參與農村電商。而在嘗到甜頭之後,相信會有更多的貧困戶願意加入電商事業,依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