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才能得民心啊?
古人雲「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得民心」,孟子的一段話說得非常清楚:「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意思是說,要想獲得民眾的擁護,在於獲得民眾的認同;獲得民眾認同的方法是:民眾所喜歡的,就為他們聚積起來;民眾所厭惡的,就不要加在他們頭上。只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時時為百姓想,事事為百姓想,才能獲得百姓的「民心」。
2、如何推動互聯網+,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重塑消費力,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而消費者是最先被互聯網帶動起來的。到2014年底,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網民規模達6.5億之多, 其中,六成以上的網路購物用戶已經形成。由於網路消費需求規模大、和民生關系最直接,因而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動力。
促進普惠金融與計算,助力新型產業形成
普惠金融和技術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保障。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已是有目共睹。將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相結合,提升了傳統金融體系效率,改善了金融生態,使得金融能夠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普適計算創造出無縫科技,從而將整個過程簡化而不是雜化。而「互聯網+」的過程也恰恰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將普適計算的想法投入到產品、服務、營銷和運營的每一個過程中,使創意變得民主化,這是「萬眾創新」的必經之路。
通過組織治理調整,實現供應鏈逆向再造
中國的製造業特徵非常明顯,以代工(OEM)為主的模式,使得已經不完整的產業鏈很難實現高利潤率。 而「互聯網+」並非是傳統行業的一個前綴,它代表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以數據驅動企業自主創新,走出同質低效困境
生產率的進一步提升,商業模式的創新,都有賴於對數據的利用能力。由於互聯網讓信息和各類資源的獲取變得平民化、敏捷化和垂直化,創新的成本和門檻降低了,創新空間變大了,實現創新的距離縮短了。「互聯網+」讓市場對數據產生了正確的認識,無論是有效使用數據還是數據採集和分析。
3、如何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經過2009年以來5年時間的發展,全國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發展並形成規模的「淘寶村」已經達到 211個,一批「淘寶鎮」正在浮現,農村生產和消費的生態環境正在加速出現顯著變化。
2014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啟動農村流通設施和農產品(000061,股吧)批發市場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大量的業界數據顯示,電子商務未來最大的增長潛力來自於農村,農村電子商務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農村電子商務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阿里研究院的最新報告顯示,經過2009年以來5年時間的發展,全國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發展並形成規模的「淘寶村」已經達到211個,一批「淘寶鎮」正在浮現,農村生產和消費的生態環境正在加速出現顯著變化。
農村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中國農村:首先是農村消費都市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使村民習慣網路購物這種生活消費模式,在節約支出成本的同時也大大豐富了自己的購物種類和品質;其次是農村產業在線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使農村的產業發展網路化、在線化,產品的銷售、服務都通過線上進行,改變了農村以往的生產和銷售模式,促進了農產品按照市場規律生產、定價和銷售流通;再次是農村就業本地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吸引了一大批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回鄉創業就業,提高農村居民的就業率以及農村社會結構的迅速更新;最為至關重要的是,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大大提高農村的經濟競爭力,有利於實現城鄉經濟的平衡發展。
去年以來,四川電子商務快速發展。2014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和網路零售交易額同比增長均超過50%;全省二三產業企業擁有電子商務自建平台超過15000家;卓越亞馬遜、阿里集團、攜程網等國內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四川,選擇眉山、資陽、成都等城市建設西部基地或物流中心;京東、韓國SK集團等30多家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在川投資成立區域總部以及研發中心,四川已成為各大電商平檯布局西部的首選地。
但是,四川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明顯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龐大的市場需求潛力未被挖掘,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間的重視程度不同,發展極不均衡;二是電子商務介入農村的生產生活不深,廣大農民群眾難以享受電子商務帶來的便捷,龐大的農村消費市場尚待挖掘;三是農村產業使用電子商務的效率不高,優質、特色的農產品難以通過電子商務進入市場,阻礙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阿里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盡管四川已有郫縣的兩個村上榜「淘寶村」,但與全國排名領先的浙江、廣東、福建三省還有明顯差距。並且,在全國「淘寶鎮」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四川的該項數據卻僅為0。
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一是盡快制定促進政策。把農村電子商務和擴大農村消費作為推動農村發展的政策突破口和實驗田,優先考慮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實施政策創新。積極推動制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建立擴大農村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和「促進農村電子商務顯著增長」作為構建農村電子商務政策體系的基本綱領和目標,形成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政策的數量依據、質量依據、過程依據和規則依據,確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近期、中期和遠期規劃,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安排實施。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健全信用體系,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二是積極培育市場體系。積極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國家發展信息產業和西部大開發、連片扶貧等機遇強化農村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調查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和瓶頸,結合不同地域農村特色和資源,分部類、領域、平台地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強化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的職能和責任,明確政府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工作方式、公共服務和績效評價;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激勵,通過財政政策的激勵、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的扶持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加強政策引導農村生產和消費的網路觀念,強化信息交流共享機制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設。
三是加強支撐體系建設。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重點培養適應新型農業和互聯網社會的「新農人」,增強對業務營銷、網店裝修、售後服務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強化公益性、普適性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有潛力、有能力的農民、農戶等發放具備一定規模的電子商務專門貸款,通過補貼、貼息等方式協助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擴大市場,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實現小規模社會化融資等;區分大宗農產品、小宗農產品、生鮮農產品開發電子商務,開辟網上交易市場,與現代連鎖業結合,深化無店鋪銷售;建立網路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平台、農產品公共信息平台、農產品信息追溯系統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流通企業和郵政系統大力發展農村現代物流;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與物流、金融的融合創新。
四是促進企業融合發展。去年阿里巴巴宣布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將電子商務覆蓋到全國1/3的縣以及1/6的農村。隨著各大電商平台的開發、扶持農村電子商務舉措的頒布,應該鼓勵利用第三方平台服務提供商不斷創新質優價廉的服務產品,鼓勵開發面向農村電子商務需求的定製服務,幫助農民網商降低業務成本,鼓勵網路平台進一步透明化,在平台上建設共享信息、知識和業務的「社區」,為業務「鏈」的拓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與經驗支持
4、關於加快農村電商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農村電商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企業自建電商平台100餘個,在第三方平台開店1200餘個。2017年-2019年,全市網路零售額累計10.43億元,年平均增速達28.65%。2020年1-7月,全市網路零售額完成3.26億元。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支撐不夠,產業聚合力不足。一是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大多數土特產種植培育周期長、季節性強,走電商渠道銷售時效性、及時性要求高,現有產品嫁接網路難度大。二是農產品經營主體較弱。全市共有240家農業龍頭企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僅佔1/3;共有410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常運轉的僅有2218家,佔比54%。三是我市農產品產業鏈不完善。我市缺乏農產品深加工的產業鏈,附加價值低,標准化不夠,導致「三品一標」產品極少,由於缺乏質量認證,很多產品無法進行網路銷售。
(二)人才吸附力較弱,培育引進機制尚需完善。一是本地專業人才匱乏,農村電商實踐人才少,同時缺乏對優秀電商專業人才進入我市的吸引力。二是電商培訓人員轉化率不高。參與電子商務網路銷售的積極性較低,企業沒有專門人員操作電商銷售,改造難度大。
(三)流通體系不健全,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還未形成。一是物流體系不健全。村級大緩正郵政物流快遞點作用發揮不夠充分,農村群眾網購網銷成本較大。二是農產品流通體系不健全。我市現有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普遍存在小、散、弱的問題,極大降低了農產品流通效率。同時,缺乏市場化農產品配送和農業產業服務企業,本地農產品產業整合力度不足。
(四)企業營銷能力不足,市場競爭能力弱。企業營銷缺乏謀劃,商家缺乏專業知識技能,整合資源能力、營銷技巧和創新能力較弱,打造不出爆款產品、網紅產品,面對既新又快的電商發展形勢無所適從,未能在新消費形式下抓住趨勢紅利乘勢而上。
二、意見和建議
(一)強化電商政策引領。圍繞組織、資金、人才、服務、產品、冷鏈、物流「七位一體」工作思路,發揮本地區優勢產業,推廣印江縣「電商驛站」模式,推動農產品上行。將電商產業發展和物流產業供應鏈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通過人才培訓、主體培育、打造示範、網銷獎補、物流補貼等方面完善電商政策體系。進一步釐清電商發展中市、縣、鄉三級工作職責,統籌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二)加快電商體系建設。圍繞七大產業和全市500畝以上壩區,做好冷鏈發展布局,完善農產品電商供應鏈,推動電商站點分類整改,建立健全「基地+站點+產地預冷+網格化銷售」一體化運營體系,推動農村電商上行規模穩定增長。堅持「因地制宜、按需發展、多業融合」理念,立足產品上行,助推農產品從「哪褲小農戶」邁向「大市場」,積極構建更加完善高效的電商體系。
(三)加強電商人才培訓。採取「理論+案例+實踐」的培訓方式,定期開展電商傳統企業培訓工作,因人施教,分類進行短期強化訓練、程式控制教育、提升教育,並通過教學實訓、技能訓練、綜合模擬實習,切實提高受訓人員的電商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學員參訓轉化率。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健全物流配送網路。加快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物流配送體系,支持快遞物流企業在鄉鎮設立符合電商發展需要的物流配送站點,設立村級物流快遞服務點。二是推進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行政村寬頻網路和4G網路全覆蓋,改善電商發展基礎條件,促進電子商務站滾悔點服務行政村全覆蓋,整合物流快遞、包裹收發、金融服務、網路購物等功能,使農村網店成為農產品網上銷售的重要流通窗口,形成「一店帶多戶」「一店帶一村」的網店模式。
(五)注重主體市場培育。一是大力推動村級規模化農業網店建設,打造具有六盤水特色的電子商務企業。二是積極鼓勵電子商務領域創新創業,在場地、稅費、信息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落實好各項補貼政策。三是培育電商龍頭企業。要有針對性的扶持培育一批營銷模式新、產業帶動能力強、網路銷售規模大、市場認可度高的電子商務龍頭骨幹企業,發揮其領頭帶動作用。四是主動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對接,引進一批知名電商企業在我市設立區域總部或辦事處。
(六)加強宣傳氛圍營造。一是通過電視、廣播、海報、高鐵站廣告等,及時投放大型電商活動與網銷產品信息。二是印製農村電商宣傳物品,讓電商概念嵌入商品,讓群眾更簡單明了的認識電商。三是進一步健全各級各部門的電商宣傳工作,推動電子商務知識進縣區、進鄉鎮、進村居、進合作社、進農戶,尤其是村級電商氛圍營造,全面提升公眾認知度與認可度。
(七)著力電商產品打造。加大我市7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技術推廣服務隊伍建設。鼓勵市縣差異化發展,縣區打造「地名+品名」的農產品區域品牌,提升我市農業產業形象。以綠色公共品牌創建為引領,整合資源,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每個縣區每年集中力量推出1-2個網路爆款產品,助推產品品質提質增效,增加產品網路銷售。對本地無品牌產品統一貼牌、統一包裝,優化本地農特產品的分選、包裝,完善相關檢測手續,整體提升我市電商產品辨識度和知名度。
(八)強化農產品孵化。通過「直播帶貨」「黔郵鄉情」「832平台」「一碼貴州」等銷售平台,帶動提升六盤水農特產品知名度和銷售量。同時,大力推動社區電商發展,鼓勵支持本地電子商務平台在餐飲、住宿、家政、維修、保潔、外賣等領域開展網上訂單、上門服務,探索建立社區快遞包裹投遞站,創新社區電子商務服務模式。
5、數字經濟時代,新電商產業乘風而起!新產業推動了什麼?
推動產業環境日益優化,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我國信息技術的突破創新和新基建的快速推進,為新型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主管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產業引導、資源保障、示範推廣等方面,為新型電子商務發展創造有利政策環境。作為電子商務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型電子商務重構“人、貨、場”,以消費需求帶動“短鏈”供給變化。
推動數字產業的發展壯大,提高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直接帶動作用。互聯網上半年主要面向消費者吃喝玩樂的數字化,如微信聊天、網路游戲等;而下半年主要面向企業、商業和政府的數字化,例如智慧城市和工業互聯網。還有很多。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有助於我國數字經濟GDP佔比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也將實現質量效益發展。
再者推動新理念催生新模式,新機遇帶來新挑戰。以農產品電子商務為例,其供應鏈面臨著生產主體多、產品種類多、質量管控難、流通無序、安全風險高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建立農產品全流程賬本,建立信任機制;完善農產品初加工和低溫儲存設施,完善冷鏈物流裝備;建立全程追溯機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更好的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全方位、全方位、全鏈條的轉型升級。挑戰推動改革,機遇帶來發展。我國民營企業因改革開放而發展壯大,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機制靈活性。在數字經濟時代,他們絕對可以取得更大的發展。以數字經濟賦能五類產業,以數據和數字技術加快落後產業追趕,保持主導產業優勢,為我國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6、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中國電子商務始於1997年。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中國商品交易中心(CCEC)、虛擬"廣交會"等大型電子商務項目在1997年相繼推出,拉開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序幕。1998年"首都電子商務工程"的展開和1999年"8848網上超市"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電子商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電子商務由此"正式啟動"。 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4萬家商業網站,其中網上商店700餘家。電子商務項目大量推出,幾乎每天都有各類電子商務咨詢網站、網上商店、網上商城、網上專賣店、網上拍賣等誕生。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地域也由北京、上海、深圳等極少數城市,開始向各大中城市發展。據IDC預測,2000年中國大陸網悄明上交易額將達4000萬美元,到2003年將達38億美元。 可以說,中國電子商務已經由表及裡、從虛到實,從宣傳、啟蒙和推廣階段進入到了務實的發展實施階段。 一、政府推進 環境改善 我國政府正全面、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1998年以來,政府對電子商務的支持與協調力度明顯增加。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總體框架(包括整體戰略、發展規劃、發展措施、技術體制標准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推出,將會使電子商務有一個更加規范有序的應用與發展環境。不少地方政府也都對電子商務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支持,開始將電子商務作為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 我國電子商務的法律環境依然亟待健全和完善。在中國電子商務法律問題上,應該注意在規范管理與鼓勵創新之間求得平衡,既要看到規范電子商務發展的必要性,又要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不同於傳統商務的特殊性,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一個寬松而有序的法律環境。為此,政府應該做的工作是,制訂政策鼓勵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鼓勵探索,鼓勵創新,同時立即著手解決電子商務法律中的緊迫問題,如電子簽名和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等。 二、制約瓶頸 開始突破 網上支付、實物配送和信用等作為電子商務系統工程中的重要環節,被視為制約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瓶頸"。1999年以來,拍遲網上支付"瓶頸"正在迅速得到解決。在這方面較為成功的,有"8848"網上超市提供的包括網上支付在內的多元化支付方式,有首都電子商城電子商務支付平台等。 實物配送在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電子商務業界人士的廣泛認同和重視,並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予以解決。在這方面,出現了一些堪稱突啟賀告破的可喜進展,擁有我國最大傳遞網路的中國郵政加盟電子商務領域,一些專門為電子商務項目服務的專業配送企業也相繼出現。 三、應用模式 日趨多元 在BtoC模式中,網上書店和網上商場在增加網上支付功能、完善各項服務後以更大的勢頭發展;網上拍賣、網上商城、網上郵購等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網站大量推出。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和工商企業開始醞釀企業間電子商務。證券電子商務也有所發展,"網上炒股"對於有些股民已經成為現實。 網路是一片獨特的天空,中國國情又有其特殊性。怎樣將結合Internet和中國國情,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優越性,實現極富意義的電子商務技術和商務模式的創新,是擺在中國電子商務業界人士面前的一大課題。 四、內外融合 漸成大勢 具有外資背景的電子商務企業和項目日益增加。其表現形式是雙向的:既有海外風險投資直接進入國內的電子商務企業,也有國內企業通過海外上市吸收海外資金。在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內,外籍或具有外資企業背景的高級管理人員顯著增加。與此同時,海外電子商務企業開始直接進入中國市場。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前景日趨明朗,基於超越國界的Internet的電子商務不可逆轉地走上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道路。 五、存在問題 不容忽視 "商務為本"觀念依然薄弱。中國電子商務是由主導信息技術的IT業界推動的,使得中國電子商務在發展之初就帶有濃厚的技術傾向,"重技術、輕商務"的現象比比皆是。事實上,電子商務中的"電子"與"商務"的關是"皮"與"毛"的關系,電子是"毛",商務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電子商務企業有必要樹立"商務為本"的觀念,將目光轉向工商企業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以此其確立電子商務服務方式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企業和消費者電子商務意識有待加強。企業和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意識不強嚴重製約著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大多數國企還只習慣於傳統的訂貨會,展銷會等對面洽談的方式,對於上網查詢展示企業和產品感到很遙遠。以天津為例,有近4000家國有企業具備上網條件。但是當第一批動員132個名牌企業被動員上網時,有迴音的不到40家,有的企業甚至明確表示"不感興趣"。 效益觀念過於片面。存在著一種片面強調網路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特殊性和神奇的力量,嚴重忽視現實或預期經濟效益的傾向。不少電子商務企業或電子商務項目以風險投資收益為唯一目標,片面追求訪問量,片面追求上市。此種一廂情願的思路使很多電子商務企業在經營與發展上進退維谷、舉步惟艱,面臨極大的經營風險。 物流與信息化基礎依然滯後。中國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離不開諸如物流和信息化基礎的進步和完善,這一點對主要由於技術推動而形成的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顯得尤其重要。整個社會的物流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如通訊網路、帶寬、企業信息化等)需要大大提高,否則會繼續阻礙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六、幾大方面 應予重視 1、電子商務人才 中國目前從事網路行業的人數超過百萬。中國電子商務的急劇發展,使得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短缺。中國電子商務教育要盡快以各種形式大規模起步,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培養出足夠的合格人才。要特別重視培養兼備網路技術和商務知識的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 2、企業電子商務 迄今為止,企業間(BtoB)電子商務還沒有大的進展。網路的普及使得企業間電子商務成為未來企業評估競爭力及生產力的依據,從企業間的供應鏈管理、直銷、客戶服務等,BtoC電子商務只是其中一環。沒有良好的企業間電子商務體系,BtoC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會受到制約,從而影響中國電子商務整體應用與發展。 3、證券電子商務 與其它所有行業相比,中國的金融、證券行業沒有所謂"瓶頸"問題,相反卻有著那麼多的資金、市場和人才等有利條件,是最適宜"電子商務化"的。目前國內已有閩發、國泰君安、海通、華泰等證券公司開展網上交易。相信證券電子商務將在2000年有一個大的發展,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最輝煌的一片天地。信息產業部計劃與證監會共同研究制訂網上股票交易法規,並將盡快對外公布實施。移動上網正在成為證券電子商務的又一契機,同樣應予以重視。 4、電子商務軟體和解決方案 據美國特爾斐集團最新報告,今後幾年內全球電子商務軟體的銷售將有很大增長,市場銷售額可望從目前的50億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400億美元。目前,在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中占支配地位的軟體與解決方案,基本來自IBM等國外企業。無論為了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軟體與解決方案,還是抓住巨大的市場機遇發展中國的民族軟體產業,中國電子商務軟體和解決方案的本地化、產業化都是刻不容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