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子商務 » 電商相對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電商相對論

發布時間: 2023-05-15 19:05:53

1、營銷心理學中比效應的案例有哪些

1、錨定效應自然學家康拉德洛倫茨發現,剛出殼的幼鵝會深深依賴它們第一眼看到的生物(雖然通常狀況下來說,那個生物就是他媽)。但是事情的轉機來了,某一次洛倫茨無意在一次實驗中被剛出殼的幼鵝們第一眼看到,它們從此就緊跟著他直到長大。由此,洛倫茨就證明了幼鵝不只依據它們出生時的初次發現來做決議,而且決議一旦構成,就堅持究竟。洛倫茨把這個景象叫做「印記」。(說白了就是第一印象)這個效應在經濟中表現得很明顯,行為經濟學有個詞叫「錨」,大致意思就是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某個商品,第一眼留下印象的價錢(或我們第一次決議用某一個特定的價錢購置某一樣特定的商品時的價錢)將在之後對購置這一產品的出價意願發生臨時影響,這個價錢,就是「錨」。黑珍珠產自於一種黑邊牡蠣,在上世紀70年代時即便價錢低廉,也還沒什麼市場,經過一位具有傳奇顏色的寶石商人的「籌劃」後,才終於大放異彩。他將黑珍珠放置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店鋪櫥窗展現、並標上令人難以相信的高價,同時在一些印刷華美的高影響力雜志上登載廣告,廣告中黑珍珠在磚石、紅寶石和綠寶石映托下,熠熠生輝。他還把黑珍珠戴在了紐約當紅歌劇女星的脖子上,在曼哈頓招搖過市。就這樣,原來不知價值幾何的東西,一下子成了稀世瑰寶。這位精明的商人就是一開始把黑珍珠與世界上最寶貴的寶石「錨定」在一同,之後它的價錢就不斷緊跟寶石。價錢自身就是一種品牌定明銷位,它絕非是理智的僅僅由供應和需求兩種獨立力氣獲得均衡進而共同決議的。消費者的購置意願,是很容易被操縱的。也就是說,不是消費者購置意願影響市場價錢,而是市場價錢自身反過去影響消費者的購置意願。2、互惠准繩在《影響力》一書中,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引見了「互惠」概念。對別人的某種行為,我們要以一品種似的行為去加以報答。西奧迪尼在書中寫道,當服務員遞給顧客賬單時不給薄荷糖,顧客將主觀地根據服務程度給小費。而假如服務員給了一顆薄荷糖,小費則添加3.3%;假如給了兩顆,小費則破天荒地添加約20%。營銷中有許多方式利用互惠准繩,你不需要贈送寶貴的東西,小禮品就很好。運動衫輪肢、電子書、甚至像手寫便條這樣復雜的東西都能持久地樹立互惠關系。切忌還沒贈與別人免費品,就思索相應的報答。「拒絕——讓步」這個戰略是一個很高明的戰略,這個戰略其實是互惠准繩的延伸:假如第一個門檻和第二個門檻提得恰當,那麼對方會以為第二個門檻是你做出的退讓,因此覺得本人有義務做出相應的退讓。比方:假如你想買套房子,對方出價為150萬,你的心理價位是120萬,那麼你絕不能出120萬。基本上在會談中,彼此都會預設一個空間,假如你的第一出價是120萬,那麼對方會以為你的底線在130萬或更多。這個時候,假如死咬住120萬,那麼很可能會談就會告吹。所以適宜的做法是,先出個100萬,看看對方的反響,然後漸漸退讓。但羅伯特·B·西奧迪尼也提到,運用「拒絕——讓步」戰略有一個留意臘槐世點,就是你的第一個門檻必需合理。一旦對方覺得你的第一個門檻不是真誠的,那麼它就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比方這個Case里,你說你要5萬買這房子,對方可能直接拂袖而去……3、社會認同准繩大局部營銷人員曾經意識到這個概念,其重要性顯而易見 。社會認同指人們會採取他們喜歡或信任的人的觀念和舉動,也就是從眾效應。比方在捐獻的場所,假如我們看到裡面曾經有錢,我們就會更有可能往裡面放錢;假如裡面沒有錢,我們反而更不可能往裡面放錢。這面前的心理活動就是:裡面有錢時,我們會告訴本人,他人也覺得這個東西該捐錢,我不如也捐;裡面沒錢時,我們會告訴本人,這個東西他人都不捐,估計不靠譜。商家營建並炒作「熱銷」假象,往往就會形成真正的熱銷結果。製造熱銷的現場感,是經常見的辦法。另外也可以過關對熱銷的宣傳,添加「火上交油」的效果,比方廣告上常用的「累積銷量XXXX」、某飲料「盤繞地球XX圈」、「連續N年銷量第一」等等。即便沒有詳細數據或數字,還可以過關廣告畫面中出現無數人在某場景下,同時正在運用或追捧某品牌產品來暗示產品的受歡送水平,王老吉、可口可樂等更多品牌廣告都臨時運用這種暗示手法。這種「羊群效應」的影響,不只僅只發生在排隊現場和接觸廣告的那一刻,這種體驗或印象被我們記憶存儲後,當前在消費同類商品時,我們往往還可能再次選擇運用羊群效應方法的品牌。4、釣餌效應在價錢模型中經常見此效應,其中一個價位成心來吸引人們選擇最貴的價位。丹·艾瑞里曾做過一個著名的TED演講:「我們控制本人的決議嗎?」,其中有個《經濟學人》雜志訂閱的廣告案例:①電子訂閱:59美元。②紙質訂閱:125美元。③電子和紙質訂閱:125美元。訂閱電子和紙質雜志的價錢和只訂閱紙質雜志的價錢一樣,他們為什麼會提供這樣的選擇?這正是艾瑞里思索的難題,他聯絡了《經濟學人》的內部人士,但沒有從他們那裡拿到直接答復。因而他決議親身實驗,找出答案。他給100名麻省理工學生提供了上述價錢表,質問他們購置的選擇。當三個選項都在時,學生選擇了混合訂閱;當去掉125美元的紙質訂閱選項時,學生選擇了最廉價的選項。這意味著中間選項不全是無效的,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參照,他們過關對比會發現混合訂閱十分劃算,從而安慰他們花更多的錢訂閱雜志。對價錢而言,相對的百分比,比肯定的金額更容易發生激起舉動的引誘力。這就是我們消費行為中經常見的相對論,憑相對要素做決策是我們自然的考慮方式。5、稀缺准繩西奧迪尼提出的稀缺准繩概念:時機、內容或產品越少,其價值就越大。時機越少,價值就越高。可能會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在人們的決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說,懼怕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比盼望拿到某種東西的想法對人們的獎勵作用更大。充足原理在商業上的使用就更多了,比方告訴顧客某種商品數量有限,不能保證不斷有貨。值得留意的是,「時間」也是一種資源,所以「截止日期」、「搶購」、「秒殺」等等銷售手段,異樣能安慰顧客的購置慾望。異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留學界那句振聾發聵的名言:「Deadline是第終身產力。」為何充足准繩會發生這樣的效果?緣由有兩點:①人類習氣於用取得一件東西的難易水平來判別它的珍貴水平,一件東西越難取得,它的價值往往也就可能越高,因而,充足性會安慰我們對其奮力爭取。②當某種本來唾手可得的東西變得越來越難得,我們就失去了一局部選擇的自在。人類都有一種維護既得利益的願望,於是這種不自在的可能性使我們發生了激烈的順從心理,從而主動做出某些舉動,以防止失去這件東西。6、捆綁損失准繩為什麼常常看到更多商家會說「買3999元電腦,送耳機、送高檔滑鼠墊、送免費1年上門維修」,而不是把耳機、上門維修等價錢都包在3999元裡面?異樣是花3999買了這一堆產品和服務,為什麼要把某些局部說成是「免費」的?這是由於人對損失和收益的感知並不是線性的,假定你取得100元能拿到某種高興,而想拿到雙倍的高興可能需要400元,而不是200元。異樣,損失100元受到的某種辛苦,可能要損失400元才能感受到雙倍的辛苦。所以,假如把一切的成本折到一同,給用戶一個總價,讓用戶一次支出3999,而不是覺得到屢次支出(為電腦支出3000,為耳機支出200,為維修支出200……),用戶就覺得付出這些金錢沒有那麼辛苦。所以,無數商家會說「買3000元電腦,包郵」,而不是說「總共3000元,其中電腦你花了2995,郵費5元。」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挪動傾向於用「月套餐」讓用戶一次性支出一大筆,而不是每次電話簡訊流量都要重新付費。這也就是為什麼健身房不斷堅持年費會員而不是依照次數收費,用戶覺得年費會員比每次都花50元愈加優惠,但是實踐上他們高估了本人未來的運用水平。異樣,假如把「益處分散」,用戶感知到的「益處」也就會添加。所以商家不會說「賣給你了一大推套裝,其中包括電腦滑鼠等」,而是說「買電腦,送滑鼠耳機,送高檔滑鼠墊和維修」。就像泰勒在《營銷迷信》雜志中發文說的:「別把聖誕禮物放在一個盒子里」。總之,為了讓你覺得你受到了優惠,商家們會千方百計地捆綁損失,同時分散益處。7、折中效應如你去買橙汁,下面有兩種橙汁可以供你選擇: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結果顯示,各有50%的人選擇了A和B。下面看另一種狀況: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C橙汁,600ml,58元。此時,選擇B的人大大添加了,大約有70%的人選擇了B,20%的人選擇了A,10%的人選擇了C。這個景象就是「折中效應」,當人們偏好不確定的狀況下做選擇時,往往更喜歡中間的選項,由於中間的選項看起來更平安,不至於犯下嚴重的決策錯誤。更多時候我們買東西的時候都喜歡選取中間的價錢,由於太高的,我們自身消費才能有限,太低的吧,又看不上。這就門檻你對本人的人群需要把控好,精準的去進行定價。折中效應還表現在餐館的菜單上。我們發現更多飯店往往前幾頁的東西十分貴,經常是幾百甚至幾千的樸素菜品,但是你繼續往下翻,看到中間幾頁時,心裡的石頭稍稍落地了。由於你看到不少雖然價錢很高但是依然可以承受的菜,例如98元的羊排,80多元的燒鵝等,你再往後翻翻往往會發現二三十元的家常菜。這個其實也是折中效應,假如你請人吃飯,你一定會想點二三十的太沒面子了,但是幾千的又太貴,還是點八九十的吧,不太貴但是又有面子。8、預期效應我們對事物已有的印象,會蒙蔽本人察看難題的視野。而對一件事物的預期,會影響到我們對其的態度和體驗。假如我們事前相信某種東西好,那麼它通常就會好,反之亦然。國外的一個實驗證明,將異樣的咖啡放在高層次的器皿和通常的器皿中,人們會普遍覺得高層次器皿中的咖啡滋味更好些。一件產品的包裝方式和設計,也會營銷到人們對包裝內產品的質量認知。另一個研究是用加了醋的啤酒做的實驗,當參與者們被事前告知酒中加了醋時,由於有了預期,他們就一直不覺得這啤酒好喝;而另外一組在喝完酒後覺得滋味不錯,在原告知酒中加了醋後,評價還是正面的。現實上,預先清楚真相的參與者與基本不理解實情的人對加醋啤酒的喜歡水平是一樣的。這標明,預期確實會影響人的行為乃至知覺。一些餐飲店在菜名前加一些帶點異國情調的、時髦的詞語,比方「阿拉斯加鱈魚」,我們還沒有吃到,就似乎已覺得到這菜要比普通的鱈魚滋味要來得更鮮美些!預期不隻影響人們關於視覺、味覺和其他感官景象的認知與體驗,還可以改動人們的主觀甚至客觀體驗。我們經常見的另一種預期招致的成見與價錢高低有關。有一個實驗:異樣的飲料,辨別以正常價錢和正常價錢的一半售賣給不同的實驗者學生,然後讓參與者答單次組合題。結果是「價錢決議分數」,喝了正常價錢飲料的學生均勻答題要高於買半價飲料學生28%。尤其是當在飲料瓶上標示出明白的「改善思想功用」的信息提示後,與價錢威力相加,其威力愈加強大。現實上,質量也是個主觀概念,價錢也是質量象徵的一局部。即便是同品類、同質量的產品,假如價錢偏低,就會讓人把它看得差了,最後,它也就真的差了。對醫葯、軟飲料、化妝品和汽車等消費品來說,預期價值可能成為真正價值。所謂「廉價沒好貨」,就是我們對低價的一種無意識的反響。廣告等品牌傳達手段的核心目的就是塑造人們對某產品、服務乃至企業組織的正面預期。這種預期一方面緣由品牌自身的承諾,另一方也源自熟習、口碑和信任。甚至說的更實質一些,廣告就是在塑造一種認知預期的成見。9、損失躲避損失躲避指一旦人們擁有某物就十分不情願失去它,人都是懼怕損失的。這是由於比起收益帶來的高興,我們更在意損失帶來的不高興。假設你是一名醫生在一個小村子裡職業,如今村子裡有600人同時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目前有兩種療法供你選擇:採用A療法你只能救活200人;採用B療法,那麼有1/3的幾率你可以救活一切人,2/3幾率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怎麼選擇?大局部人選擇了A療法,由於他們更情願救活數量一定的一群人,而不情願冒一切人都死去的風險。異樣的小故事,我們接下來換個說法試試:假設你是一名醫生在一個小村子裡職業,如今村子裡有600人同時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目前有兩種療法供你選擇:採用A療法一定會死400人;採用B療法,那麼有1/3的幾率你可以救活一切人,2/3幾率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怎麼選擇?這時候大多數人又選擇了B,由於他們不情願看到400人就這樣死去。同一個難題的兩種邏輯意義相似的說**招致不同的決策判別,當消費者以為某一價錢帶來的是「損失"而非「收益」時,他們對價錢就會十分敏感。當決議本人的收益時,人們傾向於躲避風險,都有風險厭惡症。而當人們面對損失時,一個個都變的極具冒險精神,都是尋求風險的冒險家。運用損失躲避准繩可以添加人們對免費產品的後續增值服務的運用。例如,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免費開放產品的特定功用,到期後,顧客曾經對該功用發生依賴,最終只能過關付費來享受這個功用。再比方過關搶購和限時優惠營建的「稀缺感」,讓我們覺得假如不參與這個促銷,我們就失去了一次時機。而這種「失去感」獎勵我們想盡方法迅速下單購置。10、心理賬戶為什麼如今電商越來越多地說「滿1000減200」而不是「1000元後,打8折」?「滿減戰略」為什麼大行其道?首先假定這2種情境:1、你某天因不小心剮蹭,修車花了1000元;心境不好,回到辦公室,發現抽獎中了200元。2、你某天因不小心剮蹭,修車花了800元。這兩種情境下,你覺得哪種情境你會意情更好?我想大局部人會猜是第一種,而實驗結果也是這么證明的。為什麼呢?這是由於我們往往會為收益和損失設置不同的「心理賬戶」,並且往往用不同的辦法來對待不同的「心理賬戶」。修車破費是在我們心裡的「不測損失賬戶」里,這時800和1000差別沒有那麼大,給我們帶來的損失辛苦差不多。而「中獎」是在我們心裡的「不測收獲賬戶」里,200元比0要多更多,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高興。異樣,滿減戰略也是用了這個原理。一件商品打8折,1000元的東西付出800就能買到,差別貌似沒有這么大。但是假如是滿1000減200,覺得是本人曾經付出了1000塊,(和800差別不大),然後又額外收獲了200元(200比起0差別很大)。更有甚者,更多商場採取滿額返券的方式(比方滿1000元,送你200元現金券,可以買任何東西),這愈加激烈了區分了兩個不同的心理賬戶,讓消費者覺得本人取得的優惠更多。其次,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賬戶,你要他人買東西,其實就是要給他一個購置的理由來滿足這個賬戶。可以先剖析理解目標用戶主要存在哪些心理帳戶,普遍捨得在哪個帳戶上花錢,然後運用情感染設計來突出強調,也就是為用戶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花錢理由,從而減少花錢的心理愧疚,促進購置。這是關於營銷心理學中比效應的案例有哪些的解答。1006

2、現在社會還有心理問題的人嗎?

是的,社會上仍然有心理問題的人。心理問題可以指抑鬱症、焦慮症孝灶、強迫症、多動症等等。這些問題可能是由於巧沖扮生活壓力、社會壓力、家庭壓力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或其判嘩他原因引起的。

3、初中畢業的男生學計算機編程能學會嗎?

很多人問:我是一名初中畢業生,對英語跟數學不是很精通,能學得會編程嗎?好學嗎?

完全可以,很多人覺得初中學歷太低,文化基礎弱,是接受不了計算機編程這塊高大上的專業的,但是恰恰相反,編程其來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電腦培訓認為初中生是完全能夠學會的!因為我們剛開始一般接觸的編程都比較簡單,他所需要的數學以及英語知識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只要是你有興趣、有毅力,學會是沒有問題的!



1.明確學習目的

學習編程對大多數it業人員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學編程,做一名編程人員,從個人角度講,可以解決在軟體使用中所陸渣搜遇到的問題,改進現有軟體,可以早歷為自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添加重要得砝碼,有利於在求職道路上謀得一個好的職位;從國家的角度,可以為中國的軟體產業做出應有的貢獻,一名優秀的程序員永遠是被爭奪的對象。學習編程還能鍛煉思維,使我們的邏輯思維更加嚴密;能夠不斷享受到創新的樂趣,將一直有機會走在高科技的前沿,因為程序設計本身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知識經濟時代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機會,要想真正掌握計算機技術,並在it行業里干出一番事業來,有所作為,具有一定的編程能力是一個基本條件和要求。

2.打好基礎

學編程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總結之有以下幾方面:

(1)數學基礎從計算機發展和應用的歷史來看計算機的數學模型和體系結構等都是有數學家提出的,最早的計算機也是為數值計算而設計的。因此,要學好計算機就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

(2)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程序設計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邏思力」的培養要長時間的實踐鍛煉。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程序員,最重要的是掌握編程思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反復的實踐、觀察、分析、比較、總結中逐漸地積累。因此在學習編程過程中,我們不必等到什麼都完全明白了才去動手實踐,只要明白了大概,就要敢於自己動手去體驗。誰都有第一次。有些問題梁仿只有通過實踐後才能明白,也只有實踐才能把老師和書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高手都是這樣成材的。

3.注意理解一些重要概念

一本程序設計的書看到的無非就是變數、函數、條件語句、循環語句等概念,但要真正能進行編程應用,需要深入理解這些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不要只簡單地學習語法、結構,而要吃透針對這些語法、結構的應用例子,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掌握編程思想

學習一門語言或開發工具,語法結構、功能調用是次要的,最主要是學習它的思想。例如學習vc就要學習windows的內在機理、什麼是線程......;學習com就要知道vtalbe、類廠、介面、idl......,關鍵是學一種思想,有了思想,那麼我們就可以觸類旁通。

5.多實踐、多交流

掌握編程思想必須在編程實際工作中去實踐和體會。編程起步階段要經常自己動手設計程序,具體設計時不要拘泥於固定的思維方式,遇到問題要多想幾種解決的方案。這就要多交流,各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角度各異,各有高招,通過交流可不斷吸收別人的長處,豐富編程實踐,幫助自己提高水平。親自動手進行程序設計是創造性思維應用的體現,也是培養邏輯思維的好方法。

6.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

編程入門不難,但入門後不斷學習是十分重要的,相對來說較為漫長。在此期間要注意養成一些良好的編程習慣。編程風格的好壞很大程度影響程序質量。良好的編程風格可以使程序結構清晰合理,且使程序代碼便於維護。如代碼的縮進編排、變數命令規則的一致性、代碼的注釋等。


4、25 歲做什麼,可在 5 年後受益匪淺?

25歲做業務員或者銷售員,這是凱巧數對人的潛力挖掘盯首最大的職業,也是培養能力最好的職業,5年後你的經驗和努力過程可以影響寬模一生。

5、電子商務行業未來幾年內發展前景如何

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電子商務行業了,到底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如何呢,我們來分析下吧,看看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如何?第一:其實說實話,就現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狀況來說,由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的限制,可以說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仍舊處於起步階段,但是隨著這兩個方面的提高以及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將更深的方向發展,現在很多的中小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電子商務,第二:外界的環境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也是有影響的,畢竟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必然會走向世界,而且自從中國加入了WTO之後,國外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會滲透到國內的,這對中國電子商務來說也將會構成非常嚴峻的挑戰第三:電子商務網站將會出現兼並熱潮。首先是同類兼並。目前中國為數不少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由於資源有限,並且在Internet「贏家通吃」 原則下,最終勝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網站第四:可以說隨著網路的發展,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的發展主流,現在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可以說從大而全的模式開始轉換成了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第一代的電子商務專注於內容方面,而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的電子商務,根據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來看,下一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會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起來

6、電商活動計劃方案

電商活動計劃方案 (一)

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並指出應加快經濟社會信息化,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為了響應國家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政策,配合宜商名鎮建設,積極發揮信息化城鎮的優勢,突破地域瓶頸的限制,構建社會經濟發展新時期的現代商貿模式。XX市總工會將以廣大職工群眾為基礎,在全市范圍內全面開展電子商務技能系列活動,通過職工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為普及電子商務知識,推動經濟社會信息化,營造良好的電子商務創業、經營、消費氛圍,和形成具有XX市特色的電子商務文化而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活動宗旨

普及電子商務知識,推廣電子商務應用,豐富職工群眾生活,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培養發掘電子商務應用人才,幫助商貿企業創新發展模式,促進我鎮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鼓勵科技創新,服務高水平崛起。

二、活動時間

20**年3月中旬—5月上旬

三、參加對象

1.XX市內的企業或商鋪

2.在XX市工作的廣大職工

3.年滿18周歲對電子商務感興趣並在XX市居住生活的居民

四、活動內容

分為電子商務知識普及、電子商務應用推廣、電子商務競賽三大部分。具體為:

1.《當今電子商務發展》專題講座暨專家訪談

2.《淘寶網開店實戰》培訓暨XX市自主電子商務平台推介

3.電子商務應用競賽

4.「我最喜愛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評選

5.頒獎儀式

五、活動安排

1.2012年3月5日—3月15日:單位及個人報名

填寫相應報名表

2.2012年3月18日:電子商務專題講座、專家訪談、電子商務競賽說明

邀請高校電子商務專家主講、全體比賽選手和對電子商務有興趣的人士參加

3.2012年3月25日:電子商務實戰培訓(淘寶開店)、自主電子商務平台推介

全體比賽選手和對電子商務有興趣的人士參加

4.2012年3月26日:電子商務理論知識競賽。電子商務應用競賽選拔賽,全體個人參賽選手參加,以理論試卷答題方式進行,選拔出成績前10名的選手,晉級進入下一階段的網路營銷賽。「我最喜愛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初選。由競賽裁判組評選出前20名參賽單位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進入單位競賽的第二輪。

5.2012年3月28日:電子商務網路營銷競賽。晉級選手淘寶網開設網店,網店所售商品由競賽組委會指定的贊助商按優惠價提供。

6.2012年4月2日:電子商務應用推廣。向社會公布參賽單位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網址,接受社會各界投票。向社會公布參賽選手網店的網址,動員全鎮職工群眾參與活動。

7.2012年4月2日—4月25日:組織評選「我最喜愛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

公布參賽單位或商鋪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網址,社會各界人士可通過簡訊或網站進行投票。

8.2012年4月26日:電子商務競賽裁判組評選參賽選手作品,對參賽單位和參賽個人選手,分別取前6名(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9.2012年5月1日:舉行電子商務活動頒獎儀式

六、電子商務競賽說明

電子商務競賽又分為單位參賽和個人參賽兩類,單位參賽具體形式為:參賽單位提供本單位已有的電子商務網站(或網店),由大眾通過簡訊或網站進行投票評選,大眾評選結果與競賽評審專家組的評判結果相結合,作為最終的比賽成績進行名次評定。個人參賽具體形式為:參賽個人先參加理論知識競賽,根據理論知識競賽的成績,篩選出部分成績優秀者,進入實操技能競賽,最後根據實操成績評定名次。

1. 單位電子商務競賽:評選「我最喜愛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各參賽單位在指定時間報名,並提供本單位電子商務網站(網店)的網址,競賽裁判組對參賽網站(網店)進行評比初選,選出前二十名進入下一階段。競賽組委會向社會統一公布進入第二階段比賽的二十個參賽單位的網站(網店)網址,社會各界通過簡訊方式或網站投票的方式,在指定的時間內對自己最喜歡的網站(網店)進行投票。截止投票後,競賽評審專家組對參賽單位的網站(網店)進行評分。最後,將簡訊及網站投票結果與專家評審組的評分結果相結合作為比賽的最後成績,評定比賽名次。

2.個人電子商務競賽:電子商務應用競賽,競賽分2輪,第1輪為電子商務理論知識競賽,第2輪為網路營銷競賽。

1)電子商務理論知識競賽

理論競賽「助理電子商務師—國家職業資格考試(三級)」的要求為基礎,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及多項選擇題。內容包括:電子商務基礎知識、網站建設、網路營銷、電子交易、物流信息管理、網路采購、電子商務安全管理等理論知識,滿分為100分,競賽時間為60分鍾。電子商務理論知識競賽成績公布後,由高到低排名,取前10名進入第2輪競賽。

2)網路營銷競賽

在規定的時間內,參賽選手自行完成在「淘寶網」上進行用戶注冊、實名認證、開店、頁面設計、商品登錄、商品推廣、商品銷售等一系列網路營銷操作(在競賽期間的網店銷售商品,由競賽組委會指定的贊助商按優惠價提供,參賽選手參賽過程中的全部銷售收入,全額返回給贊助商),網路營銷為期一個月。

3)成績評定方法

網路營銷競賽結束後,由比賽評審專家組根據以下標准進行評分,評分標准:

(1)可行性與實用性30%

(2)完整性與美觀性30%

(3)創新性與先進性15%

(4)工作量與實現難度  15%

(5)銷售業績及買家評價10%

七、獎項設置

個人電子商務應用競賽、「我最喜愛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評選分別取前6名,獲獎個人選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獲獎單位頒發獎牌和獎金。其中:

個人電子商務競賽:一等獎1名(獎金1000元)

二等獎2名(獎金800元)

三等獎3名(獎金500元)

我最喜愛的電子商務網站(網店):

金獎1名(獎金2000元)

銀獎2名(獎金1500元)

銅獎3名(獎金1000元)

八、活動宣傳

通過XX市電視台及時發布比賽通知、報道活動情況,頒獎儀式。

九、比賽裁判

邀請XX學院、XX市電子城、基層工會幹部、電子商務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共13人的比賽評審專家小組,按照電子商務競賽比賽規程的要求進行競賽的裁判工作。

電商活動計劃方案 (二)

1.1、清晰活動:學會計劃活動,請先清晰活動特點。

不管什麼活動,城市有它的意圖,斷定首要意圖,才更便利展開後續的任務。

讓咱們先了解下活動的特點:

從活動意圖上,咱們可以簡略劃分為,推品牌、促銷量兩類。推品牌,咱們可以分為,晉升品牌知名度、晉升品牌形象、晉升品牌贏利。促銷量,咱們可以劃分為,包管贏利、包管銷量。這里需求著重,活動意圖的挑選一定是有一個為主,沒有主次的活動一定是失利的。

從活動周期上,咱們可以簡略劃分為:平常(周常、月常)、節日推行、特徵活動。其間,3常的計劃可以構成一個商家固定的活動,培育用戶習氣,節日推行是最受商家注重,也是培育了網購集體「不促銷不購物」的元兇巨惡,特徵活動是一切計劃發揚更多構思的空間,也是最簡略出彩的當地。

1.2、力度把控:活動計劃里的相對論。

有了活動意圖和活動周期特點,在計劃活動前咱們就能斷定活動的力度了,推行方面咱們暫時不思索,單純從活動產物扣頭方面來斷定。

活動作用預估,和活動作用預設是兩碼事,預設是先出成果,斷定推行費用和推行計劃,計劃依據難度來斷定力度。而預估則是先出活動,然後再斷定推行費用後算出的抱負作用,力度把控首要是由計劃來的。比擬起來,更檢測計劃的是預設方法,三常活動可以先出計劃,依據公司推行戰略來定力度,節日推行更推重預設方法。

若是你作為一個計劃,公司習氣用預估來做,你就要學會多做幾套計劃,若是公司習氣用預設方法來做,每次活動前你開端盤算著可行性吧,做不到的事千萬別許諾。

活動意圖是活動的深度、活動周期是活動的緯度,在它們組成的空間里尋覓最合適的力度是一個合格的計劃必修課。

1.3、學會計劃:樹立活動系統是翻開思路的鑰匙。

「這次活動很重要,計劃今天下午就把案件定下來,明日組織描繪做,後天上線。推行也抓住想辦法推。」總是有人訴苦構思少,總是有BOOS覺得計劃差,絕大部分公司都存在這樣一種狀況,遽然發現後天就是XX節了,立馬開會要上活動。

真當計劃是構思機器?這種狀況出的活動能有好作用就真的是踩狗屎了。固然好活動紛歧定是花工夫做出來的,但是有足夠的工夫肯定是件功德,2年前我就在想,怎樣才幹有更多的工夫做一場場活動,所以一個表格我用了兩年,如今同享之。1.4:如何選品。

在這里,我必須對一切電商公司提一點主張,產物司理必須在運營、計劃、推行、3個崗位輪崗過。我至今仍怨恨那些靠著文藝范、靠著女性直覺去選品的所謂產物司理,除了分管了一些根底任務和把活動難度加大外,一無可取。產物司理,必須是男人乾的事(在以上3個崗位都做過,而且比擬MAN的女性本句也契合)

回歸正題,其實,大部分小電商公司的活動計劃是兼掉選品這一塊的。那麼如何選品?

(下面為小瘋小我操作作風,適用於普通活動,不寫太教條了)

①:每次活動,必須有一款主打產物和一款小眾產物,主打產物必須高性價比配最棒的案牘和最佳的方位。若是你描繪的版面一切產物都差不多擺放,一切案牘也都相似,你曾經失利了。小眾產物必須有作風,在很多產物傍邊,小眾或許會由於肯定而暢銷;

②:產物特點必須和活動作風匹配,比方母親節,溫馨、內斂、報答等等,提煉每個產物的主賣點,而且進行分類,主打產物的永久是最匹配活動的,而普通產物絕不能喧賓奪主;

③:產物價錢必須最少有3個層次,哪怕有再多的賤價好產物。詳細比如,特價活動10個產物,我普通3個賤價,3個客戶看的出的性價比,3個正常價錢,1個必須高價;

④:產物視覺也需求有層次,我恨那些腦殘的產物司理,選的產物顏色底子讓我無法描繪案牘,讓美工描繪版面,讓推行有推行的願望。 若是你的描繪不敷強壯,那麼作為計劃,你必須有參閱樣板給他,包羅你的版面計劃,這種狀況,你選品就必須思索價錢的成列和顏色上的成列和諧。

⑤:學會包裝產物,豐厚本人的選品庫,活動計劃眼裡的產物分類永久和客戶眼中的紛歧樣。客戶選品會由於外觀上,原料上,價錢上而改動,計劃更需求發掘產物賣點、調配、典故,做計劃必須熟習產物,想到一個活動,立馬腦子里邊冒出幾款產物,然後再去找幾款產物,挑選讓你創意迸發的去包裝成主打。

PS:總是有公司會由於庫存等狀況招致一切活動主推的產物總是那麼幾款甚至某個價位就那麼1個合適推行。固然很無法,但很實際。測驗去包裝幾款產物出來,讓公司進行收購,若是真實不可也別訴苦,多做些計劃,把活動傍邊的活動成分加大,你仍是可以做的更好。

1.5:履行力是條件

每個案件做出來,先思索能否履行,能履行到哪一步,so,拋棄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東西。一個便利履行的案件會讓公司一切關聯部分喜歡你,願意合作你的活動,這可不隻影響你這一次活動哦!

關於節日推行和特徵活動系統,所涉及到的就不只僅是活動計劃這么簡略了,他和會員系統、品牌文明甚至內容推行方面影響都很大,抽暇專門開貼聊下。(又挖坑了,等著埋)

挑選活動計劃作為電商職場入門的開端,是由於這是一個越來越受電商注重的環節,而且也是運營、推行、描繪等崗位任務的一個起點。這個系列的文章,首要是對准剛進入電商職業的新人所寫,都是小瘋小我經歷,so,在每個崗位對應帖子下,小瘋都期望有該崗位資深人士拍磚,越狠越好。

7、央行會通過手機號查用戶隱私?數字人民幣不夠安全?穆長春一一回應

近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針對數字人民幣的安全性、隱私性等各方面進行回應。

央行可以通過電信運營商查手機號,來獲取用戶真實身份信神余搜息?

穆長春表示,這其實是誤解。盡管電信運營商的支付部門也參與了數字人民幣的研發,但是根據現行國家有關法律規定,電信運營商不得將手機客戶信息披露給央行等第三方,當然也不得向自己運營數字人民幣的部門提供。

可控匿名對數字人民幣意味著什麼?可以完全匿名嗎?

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可控匿名是數字人民幣的重要特徵。穆長春表示,這一方面體現了其M0(流通中的貨幣)的定位,保障公眾合理的匿名交易和個人信息保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控和打擊洗錢、恐怖融資、逃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金融安全的客觀需要。

「可控匿名的第一層含義,是匿名,就是要滿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隱私保護的需求。」

穆長春表示,目前的支付工具,都無法滿足匿名訴求。數字人民幣可以在技術上實現小額匿名,用手機號開立的錢包對於人民銀行和各運營機構來說是完全匿名的。

「可控匿名的第二層含義,是可控,在保護合理匿名需求同時,也要保持對犯罪行為的打擊能力。」

穆長春認為數字貨幣完全匿名的概念不切實際,數字貨幣如果無法滿足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等要求將被一票否決。

數字人民幣將採取「小額匿名、大額可溯」的設計,守護老百姓財產安全。

數字人民幣錢包怎麼保障交易安全?

穆長春解釋稱,數字人民幣錢包採用了分級分類的設計,根據KYC(認識你的客戶)程度的不同開立不同級別的數字錢包,滿足公眾不同的支付需求。錢包余額和支付限額會隨著KYC強度的增強而提高。

這樣設計的考慮是,一方面滿足公眾合理的隱私保護需求,另一方面要防範大額可疑交易風險。

「前期試點過程中大家注意到一個細節,數字人民幣的錢包可以開立此錢包並推送到相關的電商平台上。原來你在電商平台購物的時候,在支付環節,要不然是用網關支付,要不然是綁卡開立快捷支付,都需要你把所有的支付信息填進去,這樣就會導致電商平台會知道你個人的信息。」穆長春說。

穆長春介紹,有些個人信息本來是不應該讓別的平台知道的,就如同你在小攤上買一棵白菜,小攤的店主不應該知道你信用卡安全碼的信息。而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支付的時候,用戶的支付信息是打包進行加密處理,用此錢包的形式推送到電商平台,推送以後電商平台是不知道你的個人信息,這樣就保證了用戶核心信息的隱私保護。

「此外,我們進行了很多技術和制度設計,來保障用戶的隱私安全。比如數字人民幣錢包之間用ID匿名化的技術處理,所有錢包之間有關個人信息的數據對交易對手方、運營機構和其它的商業機構都是匿名的。毀悉」穆長春介紹。

數字人民幣,老年人能用嗎?

穆長春在接受央視新聞《相對論》采訪時表示,數字人民幣下一步將繼游歷續正常推動試點。去年,穆長春曾提到老年人或有「專屬」數字人民幣。這次采訪中他介紹,已經設計了助力老年人跨越「鴻溝」的數字人民幣產品——可視卡。「卡上有二維碼,也有NFC晶元,既可以碰一碰,也可以掃一掃,還可以整合 健康 碼。」穆長春還表示,更多便於殘障人士使用數字人民幣的產品也會陸續推出。

雷鋒網

8、營銷心理學十大效應

這個效應在猛散經濟中體現得很明顯,行為經濟學有個詞叫「錨」,大致意思就是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某個商品,第一眼留下印象的價格(或我們第一次決定用某一個特定的價格購買某一樣特定的商品時的價格)將在此後對購買這一產品的出價意願產生長期影響,這個價格,就是「錨」。

黑珍珠產自於一種黑邊牡蠣,在上世紀70年代時即使價格低廉,也還沒什麼市場,經過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寶石商人的「策劃」後,才終於大放異彩。

他將黑珍珠放置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店鋪櫥窗展示、並標上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價,同時在一些印刷華麗的高影響力雜志上刊登廣告,廣告中黑珍珠在磚石、紅寶石和綠寶石映襯下,熠熠生輝碧知巧。他還把黑珍珠戴在了紐約當紅歌劇女星的脖子上,在曼哈頓招搖過市。

就這樣,原來不知價值幾何的東西,一下子成了稀世珍寶。這位精明的商人就是一開始把黑珍珠與世界上最貴重的寶石「錨定」在悔鍵一起,此後它的價格就一直緊跟寶石。

價格本身就是一種品牌定位,它絕非是理性的僅僅由供給和需求兩種獨立力量取得平衡進而共同決定的。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是很容易被操縱的。也就是說,不是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市場價格,而是市場價格本身反過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在《影響力》一書中,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介紹了「互惠」概念。對他人的某種行為,我們要以一種類似的行為去加以回報。

西奧迪尼在書中寫道,當服務員遞給顧客賬單時不給薄荷糖,顧客將主觀地依據服務水平給小費。而如果服務員給了一顆薄荷糖,小費則增加3.3%;如果給了兩顆,小費則破天荒地增加約20%。

營銷中有許多方式利用互惠原則,你不需要贈送貴重的東西,小禮品就很好。運動衫、電子書、甚至像手寫便條這樣簡單的東西都能長久地建立互惠關系。切忌還沒贈與他人免費品,就考慮相應的回報。

「拒絕——退讓」這個策略是一個很高明的策略,這個策略其實是互惠原則的延伸:如果第一個要求和第二個要求提得恰當,那麼對方會認為第二個要求是你做出的讓步,因而覺得自己有義務做出相應的讓步。

比如:如果你想買套房子,對方出價為150萬,你的心理價位是120萬,那麼你絕不能出120萬。基本上在談判中,彼此都會預設一個空間,如果你的第一出價是120萬,那麼對方會認為你的底線在130萬或更多。這個時候,如果死咬住120萬,那麼很可能談判就會告吹。所以合適的做法是,先出個100萬,看看對方的反應,然後慢慢讓步。

但羅伯特·B·西奧迪尼也提到,使用「拒絕——退讓」策略有一個注意點,就是你的第一個要求必須合理。一旦對方覺得你的第一個要求不是真誠的,那麼它就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比如這個case里,你說你要5萬買這房子,對方可能直接拂袖而去……

《影響力》中提到社會認同原則,或者說叫從眾效應。

大部分營銷人員已經意識到這個概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會認同指人們會採取他們喜歡或信任的人的觀點和行動,也就是從眾效應。

比如在募捐的場所,如果我們看到裡面已經有錢,我們就會更有可能往裡面放錢;如果裡面沒有錢,我們反而更不可能往裡面放錢。

這背後的心理活動就是:裡面有錢時,我們會告訴自己,別人也覺得這個東西該捐錢,我不如也捐;裡面沒錢時,我們會告訴自己,這個東西別人都不捐,估計不靠譜。

商家營造並炒作「熱銷」假象,往往就會造成真正的熱銷結果。製造熱銷的現場感,是常見的方法。另外也可以通過對熱銷的宣傳,增加「火上交油」的效果,比如廣告上常用的「累積銷量XXXX」、某飲料「環繞地球XX圈」、「連續N年銷量第一」等等。

即使沒有具體數據或數字,還可以通過廣告畫面中呈現無數人在某場景下,同時正在使用或追捧某品牌產品來暗示產品的受歡迎程度,王老吉、可口可樂等很多品牌廣告都長期使用這種暗示手法。

這種「羊群效應」的影響,不僅僅只發生在排隊現場和接觸廣告的那一刻,這種體驗或印象被我們記憶存儲後,以後在消費同類商品時,我們往往還可能再次選擇使用羊群效應技巧的品牌。

價格模型中常見此效應,其中一個價位故意來吸引人們選擇最貴的價位。丹·艾瑞里曾做過一個著名的TED演講:「我們控制自己的決定嗎?」,其中有個《經濟學人》雜志訂閱的廣告案例:

①電子訂閱:59美元。

②紙質訂閱:125美元。

③電子和紙質訂閱:125美元。

訂閱電子和紙質雜志的價格和只訂閱紙質雜志的價格一樣,他們為什麼會提供這樣的選擇?這正是艾瑞里考慮的問題,他聯系了《經濟學人》的內部人士,但沒有從他們那裡得到直接回答。因此他決定親自實驗,找出答案。他給100名麻省理工學生提供了上述價格表,詢問他們購買的選擇。當三個選項都在時,學生選擇了混合訂閱;當去掉125美元的紙質訂閱選項時,學生選擇了最便宜的選項。

這意味著中間選項不全是無效的,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參照,他們通過對比會發現混合訂閱非常劃算,從而刺激他們花更多的錢訂閱雜志。

對價格而言,相對的百分比,比絕對的金額更容易產生激發行動的誘惑力。這就是我們消費行為中常見的相對論,憑相對因素做決策是我們自然的思考方式。

西奧迪尼提出的稀缺原則概念:機會、內容或產品越少,其價值就越大。

機會越少,價值就越高。可能會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在人們的決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說,害怕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比渴望得到某種東西的想法對人們的激勵作用更大。

短缺原理在商業上的應用就更多了,比如告訴顧客某種商品數量有限,不能保證一直有貨。值得注意的是,「時間」也是一種資源,所以「截止日期」、「搶購」、「秒殺」等等銷售手段,同樣能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留學界那句振聾發聵的名言:「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為何短缺原則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原因有兩點:

為什麼經常看到很多商家會說「買3999元電腦,送耳機、送高檔滑鼠墊、送免費1年上門維修」,而不是把耳機、上門維修等價格都包在3999元裡面?同樣是花3999買了這一堆產品和服務,為什麼要把某些部分說成是「免費」的?

這是因為人對損失和收益的感知並不是線性的,假設你獲得100元能得到某種快樂,而想得到雙倍的快樂可能需要400元,而不是200元。同樣,損失100元受到的某種痛苦,可能要損失400元才能感受到雙倍的痛苦。

所以,如果把所有的成本折到一起,給用戶一個總價,讓用戶一次支出3999,而不是感覺到多次支出(為電腦支出3000,為耳機支出200,為維修支出200……),用戶就覺得付出這些金錢沒有那麼痛苦。

所以,無數商家會說「買3000元電腦,包郵」,而不是說「總共3000元,其中電腦你花了2995,郵費5元。」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移動傾向於用「月套餐」讓用戶一次性支出一大筆,而不是每次電話簡訊流量都要重新付費。這也就是為什麼健身房一直堅持年費會員而不是按照次數收費,用戶覺得年費會員比每次都花50元更加優惠,但是實際上他們高估了自己將來的使用程度。

同樣,如果把「好處分散」,用戶感知到的「好處」也就會增加。

所以商家不會說「賣給你了一大推套裝,其中包括電腦滑鼠等」,而是說「買電腦,送滑鼠耳機,送高檔滑鼠墊和維修」。就像泰勒在《營銷科學》雜志中發文說的:「別把聖誕禮物放在一個盒子里」。

總之,為了讓你覺得你受到了優惠,商家們會千方百計地捆綁損失,同時分散好處。

如你去買橙汁,下面有兩種橙汁可以供你選擇: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結果顯示,各有50%的人選擇了A和B。

下面看另一種情況: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C橙汁,600ml,58元。此時,選擇B的人大大增加了,大約有70%的人選擇了B,20%的人選擇了A,10%的人選擇了C。

這個現象就是「折中效應」, 當人們偏好不確定的情況下做選擇時,往往更喜歡中間的選項,因為中間的選項看起來更安全,不至於犯下嚴重的決策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買東西的時候都喜歡選取中間的價格,因為太高的,我們自身消費能力有限,太低的吧,又看不上。這就要求你對自己的人群需要把控好,精準的去進行定價。

折中效應還體現在餐館的菜單上。我們發現很多飯店往往前幾頁的東西非常貴,常常是幾百甚至幾千的奢侈菜品,但是你繼續往下翻,看到中間幾頁時,心裡的石頭稍稍落地了。因為你看到不少雖然價格很高但是仍然可以接受的菜,例如98元的羊排,80多元的燒鵝等,你再往後翻翻往往會發現二三十元的家常菜。
這個其實也是折中效應,如果你請人吃飯,你肯定會想點二三十的太沒面子了,但是幾千的又太貴,還是點八九十的吧,不太貴但是又有面子。

我們對事物已有的印象,會蒙蔽自己觀察問題的視線。而對一件事物的預期,會影響到我們對其的態度和體驗。如果我們事先相信某種東西好,那麼它一般就會好,反之亦然。

國外的一個實驗證明,將同樣的咖啡放在高檔次的器皿和一般的器皿中,人們會普遍覺得高檔次器皿中的咖啡味道更好些。一件產品的包裝形式和設計,也會營銷到人們對包裝內產品的品質認知。

另一個研究是用加了醋的啤酒做的實驗,當參與者們被事先告知酒中加了醋時,因為有了預期,他們就始終不覺得這啤酒好喝;而另外一組在喝完酒後覺得味道不錯,在被告知酒中加了醋後,評價還是正面的。事實上,事後知道真相的參與者與根本不了解實情的人對加醋啤酒的喜愛程度是一樣的。

這表明,預期的確會影響人的行為乃至知覺。一些餐飲店在菜名前加一些帶點異國情調的、時髦的詞語,比如「阿拉斯加鱈魚」,我們還沒有吃到,就似乎已感覺到這菜要比普通的鱈魚味道要來得更鮮美些!

預期不僅影響人們對於視覺、味覺和其他感官現象的認知與體驗,還能夠改變人們的主觀甚至客觀體驗。

我們常見的另一種預期導致的偏見與價格高低有關。有一個實驗:同樣的飲料,分別以正常價格和正常價格的一半售賣給不同的實驗者學生,然後讓參與者答單次組合題。結果是「價格決定成績」,喝了正常價格飲料的學生平均答題要高於買半價飲料學生28%。尤其是當在飲料瓶上標示出明確的「改善思維功能」的信息提示後,與價格威力相加,其威力更加強大。

事實上,質量也是個主觀概念,價格也是質量象徵的一部分。即使是同品類、同質量的產品,如果價格偏低,就會讓人把它看得差了,最後,它也就真的差了。對醫葯、軟飲料、化妝品和汽車等消費品來說,預期價值可能成為真正價值。所謂「便宜沒好貨」,就是我們對低價的一種無意識的反應。

廣告等品牌傳播手段的核心目的就是塑造人們對某產品、服務乃至企業組織的正面預期。這種預期一方面原因品牌本身的承諾,另一方也源自熟悉、口碑和信任。甚至說的更本質一些,廣告就是在塑造一種認知預期的偏見。

損失規避指一旦人們擁有某物就非常不願意失去它,人都是害怕損失的。這是因為比起收益帶來的快樂,我們更在意損失帶來的不快樂。

假如你是一名醫生在一個小村子裡工作,現在村子裡有600人同時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目前有兩種療法供你選擇:採用A療法你只能救活200人;採用B療法,那麼有1/3的幾率你可以救活所有人,2/3幾率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怎麼選擇?大部分人選擇了A療法,因為他們更願意救活數量一定的一群人,而不願意冒所有人都死去的風險。

同樣的小故事,我們接下來換個說法試試:

假如你是一名醫生在一個小村子裡工作,現在村子裡有600人同時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目前有兩種療法供你選擇:採用A療法一定會死400人;採用B療法,那麼有1/3的幾率你可以救活所有人,2/3幾率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怎麼選擇?這時候大多數人又選擇了B,因為他們不願意看到400人就這樣死去。

同一個問題的兩種邏輯意義相似的說法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判斷, 當消費者認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非「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會非常敏感。

當決定自己的收益時,人們傾向於規避風險,都有風險厭惡症。而當人們面對損失時,一個個都變的極具冒險精神,都是尋求風險的冒險家。

運用損失規避原則可以增加人們對免費產品的後續增值服務的使用。例如,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免費開放產品的特定功能,到期後,顧客已經對該功能產生依賴,最終只能通過付費來享受這個功能。

再比如通過搶購和限時優惠營造的「稀缺感」,讓我們覺得如果不參與這個促銷,我們就失去了一次機會。而這種「失去感」激勵我們想盡辦法迅速下單購買。

為什麼現在電商越來越多地說「滿1000減200」而不是「1000元後,打8折」?「滿減策略」為什麼大行其道?

首先假設這2種情境:

1、你某天因不小心剮蹭,修車花了1000元;心情不好,回到辦公室,發現抽獎中了200元。

2、你某天因不小心剮蹭,修車花了800元。

這兩種情境下,你覺得哪種情境你會心情更好?我想大部分人會猜是第一種,而實驗結果也是這么證明的。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往往會為收益和損失設置不同的「心理賬戶」,並且往往用不同的方法來看待不同的「心理賬戶」。

修車花費是在我們心裡的「意外損失賬戶」里,這時800和1000差異沒有那麼大,給我們帶來的損失痛苦差不多。而「中獎」是在我們心裡的「意外收獲賬戶」里,200元比0要多很多,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快樂。

同樣,滿減策略也是用了這個原理。一件商品打8折,1000元的東西付出800就能買到,差異貌似沒有這么大。但是如果是滿1000減200,感覺是自己已經付出了1000塊,(和800差異不大),然後又額外收獲了200元(200比起0差異很大)。

更有甚者,很多商場採取滿額返券的方式(比如滿1000元,送你200元現金券,可以買任何東西),這更加強烈了區分了兩個不同的心理賬戶,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獲得的優惠更多。

其次,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賬戶,你要別人買東西,其實就是要給他一個購買的理由來滿足這個賬戶。可以先分析了解目標用戶主要存在哪些心理帳戶,普遍捨得在哪個帳戶上花錢,然後運用情感化設計來突出強調,也就是為用戶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花錢理由,從而減少花錢的心理愧疚,促成購買。

例如同樣一件標價為2千元的衣服,如果是給自己買可能覺得貴,捨不得買,但如果是送給心愛人的生日禮物,可能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了。 這是因為用戶把這兩類支出歸到了不同的「心理帳戶」,衣服買給自己的是「日常衣物支出」,但是買給心愛人則會歸為「人情或情感維系支出」,顯然大多用戶會更捨得為後者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