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子商務 » 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發展現狀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 2023-05-02 03:26:37

1、我國電商物流發展現狀及經濟效益分析

電商消費尤其是實物電商消費最終要涉及物流配送,物流配送領域有遠距離配送、最後一公里配送、即時配送、無人配送等細分版塊,需要具備整體解決方案的搭建能力以及眾多技術的支持,目前物流科技正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智能配送等領域迎來新的投資熱潮。

A輪及戰略投資居多

根據網經社電商行業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電商物流科技行業投融資總額568.66億元,僅次於生活服務電商行業,隨著物流數字化進程加快,物流科技領域越來越受投資者的喜愛,具有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

從投融資輪次來看,A輪融資34起,B輪融資5起,天使融資5起,C輪融資4起,D輪融資2起,戰略投資13起,未透露3起。融資基本集中於A輪、戰略投資,其他融資輪次融資數量較少。



物流網路領域融資金額佔比超40%

2019年電商物流科技行業投融資金額622.67億元,其中物流網路233.2億元,佔比41%;第三方快遞145.6億元,佔比25.6%;貨運O2O為119.55億元,佔比21%;同城配送28.58億元,佔比5%;智能物流7.8億元,佔比1.4%;跨境物流7.4億元,佔比1.3%;倉儲物流1.1億元,佔比0.2%;智能快遞櫃0.22億元,佔比0.04%;即使配送0.2,佔比0.04%;零擔物流0.7億元,佔比0.12%;供應鏈20.55億元,佔比3.6%;綜合物流2.8億元,佔比0.5%。



智能物流或融資數量最多

融資領域方面,融資數量上,2019年物流科技融資事件66起。其中,智能物流16起,同城配送11起,第三方快遞7起,貨運O2O、綜合物流均6起,倉儲物流5起,跨境物流4起,物流網路3起,供應鏈、智能快遞櫃均2起,即時配送、零擔物流、物流包裝各1起。融資領域主要集中在智能物流、同城配送、第三方快遞、貨運O2O和綜合物流等領域,其中,智能物流領域的融資數量遙遙領先,備受關注。



上海地區成為融資第一梯隊

2019年物流科技融資地區分布上,上海31起,廣東8起,浙江7起,北京6起,福建、江蘇3起,湖北、四川、天津各2起,陝西、湖南各1起。2019年獲得融資的大多數的物流科技公司集中在上海地區,佔比總體近50%,是融資第一梯隊。廣州、浙江和北京作為第二梯隊電商環境優越及產業基礎雄厚,在國家持續利好的政策下發展迅猛。



融資TOP10總金額佔比超2/3

2019年中國電商物流科技行業融資TOP10融資總金額達547.2億元,在電商物流科技行業融資金額TOP10的事件中,其中貨運O2O佔3起,跨境物流和第三方快遞佔2起,就融資輪次來看,其中有5起戰略投資,說明物流科技已經在朝著更精細的方向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2、我國的物流配送的發展及趨勢

1、多功能化。在電子商務時代,物流發展進入集約化階段;

2、物流的系統化。物流過去一般指產品出廠後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而現在提出了物流系統化、供應鏈管理SCM的概念,並付諸實施,蔽判滾使物流向兩頭延伸並注入了新的內涵;

3、一流的服務。從當前物流的現狀來看,由於顧客需要的服務點不只是一處,而是多處,所以物流企業既要為本地區服務,也要有長距離的服務;

4、信息化。電子商務時代,物流的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必然要求,要想提供最佳的服務,物流系統必須有良好的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

5、網路化。物流領域網路化的基礎也是信息化;

6、物流與商流、信息沖彎流一體化。按照流通規律,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離的;

7、物流的全球化。電子商務加速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也致使物流企業宏余發展到了多國化的階。

3、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尤其是網路購物的爆發式增長大大促進了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業尤其是快遞服務業的發展,使其成為社會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據統計,與淘寶網合作密切的圓通、申通等快遞企業,其六成以上的業務量都來自網路購物。
(一)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業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
「十一五」期間,國家和政府層面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如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長江三角洲地區快遞服務發展規劃(2009—2013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快遞服務發展規劃》、《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關於促進運輸企業發展綜合物流的若干意見》、新《郵政法》等。這些法律法規和標准對於規范我國電子商務物流市場、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1-2015年中國B2C電子商務市場全景評估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二)我國快遞物流業的迅速發展為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業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一五」期間,我國物流業有效地應對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保持了較快增長。2010 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25 萬億元,與「十五」末的48萬億元相比,增長1.6 倍,年均增長21%;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7 萬億元,與「十五」末的3.4 萬億元相比,增長了近1.1 倍,年均增長15.6%。而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 的比例由2005 年的18.3%下降到2010 年的18%左右,我國物流運行質量和效率取得了較大提高。以2009 年為例,根據測算,我國物流總費用每降低一個百分點,相當於新增3405 億元左右的社會經濟效益。2010 年我國物流業增加值預計為2.7 萬億元,比2005年增長1.2 倍,年均增長16.7%,佔GDP 的比重為7%,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6%。物流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2010 年是我國快遞業持續發展的一年,快遞日業務量突破1000 萬件,進入世界前三位。據國家郵政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 年,郵政企業和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1276.8 億元,同比增長16.6%;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74.6億元,同比增長20%。
(三)網路購物快遞市場呈現爆發式發展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和網上購物的人數逐漸增多,快遞市場呈現出爆發式的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規模不等的快遞公司有2 萬余家,快遞業務量每年以60—120%的速度遞增。2010 年,國家郵政局頒發了5889 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占快遞市場90%以上份額的快遞企業依法獲得了經營許可。但我國快遞企業由於進入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低,同時行業規模較小,行業發展內生動力不足,使得快遞市場遠遠不能夠滿足網路購物的需求,物流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網路購物異軍突起,在給快遞行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其服務能力提出了挑戰。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0 年開始快遞行業企業總數由2009 年的15230 家開始呈現下降趨勢。2010 年基於網路購物業務的快遞企業數量為12310 家,預計今後幾年洗牌加劇。而2010 年國內網路購物快遞企業營收規模突破400 億元,達412.8 億元,較2009 年漲幅達108.5%,未來幾年還會持續增長。
(四)我國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業並購整合逐漸成熟
雖然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長快,業務需求巨大,但是由於快遞業進入門檻較低,快遞企業數量急劇擴張,使得快遞市場十分混亂。2009 年冬天快遞業的漲價風波和2010 年深圳東道物流公司(DDS)的倒閉,使得並購整合成為快遞公司考慮的重點方向。快遞業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徵,這就決定了快遞業必須通過擴大快遞網路,並購整合來提高市場集中度,擴大市場覆蓋范圍。而2009 年新《郵政法》的出台和《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實施明確了快遞業的法律地位並設置了快遞業的准入門檻,這為快遞並購整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五)電子商務企業紛紛自建物流
目前我國物流業服務水平低,物流成本高,種種問題制約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季節性的快遞企業「爆倉」問題以及頻繁漲價等問題,使得大多數具有先行優勢的電子商務企業在物流相關領域進行了巨大的投入。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使得企業獲取信息的成本較低,作為發展瓶頸的物流便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演變為物流與物流、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自建物流可以給顧客提供更好的個性化服務,但是物流的建設需要前期的大量投入和長期運作,其作用和利潤才會顯現,這必然會耗費企業大量精力。
(六)快遞物流企業搭建電子商務平台
一方面,隨著油價、人力成本的持續攀高,大多數快遞物流公司的利潤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受到行業的競爭壓力和對電子商務市場前景的看好,為了爭取供應鏈的控制權,眾多快遞物流企業已經開始大規模搭建電子商務平台。快遞物流企業往往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料,同時可通過自身配送網路的優勢搭建電子商務平台為下游提供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但是,傳統的快遞物流企業在商品的采購和供應鏈上游的資源上有其自身的缺點,同時在電子商務平台的推廣、營銷和運作上也缺乏經驗。
(七)電子商務物流瓶頸越來越凸顯
物流一直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隨著電子商務在近幾年爆發式的發展,更使得兩者之間的差距擴大。據相關數據統計,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是200—300%,而物流增速只有40%,物流發展水平遠遠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尤其在節假日,快遞物流公司頻頻出現「爆倉」現象。再加上物流服務水平不高,出現到貨慢、貨物丟失、商品損毀、送貨不到位等服務問題,成為了消費者主要的投訴對象之一。

4、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有何發展?

1.企業自營物流模式。
企業自營物流是指企業自身經營物流業務,組建全資或控股的子公司完成企業物流配送業務。對於已開展普通商務的公司,可以建立基於Internet的電子銷售商務系統,同時可以利用原有的物資資源承擔電子商務的物流業務。擁有完善流通渠道包括物流渠道的製造商或經銷商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比ISP、ICP或Internet經營者為從事電子商務而開辟銷售渠道和物流系統更加方便。

2.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隨著物流業的發展而發展,是指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而採用的一種全新的物流襪升模式,又稱物流代理,是物流專業化的重要形式。物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第三方物流,且它的佔有率與物流業的水平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相關性。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程度反映和體現著一個國家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現代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個約有10-15年歷史的行業。第三方物流是現代物流服務發展的趨勢所在,第三方物流作為我國物流業發展過程中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已經過近幾年實踐的檢驗,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

3.物流一體化。
物流一體化是以物流系統為核心的由生產企業經由物改伏流企業、銷售企業直至消費者供應鏈的整體化和系統化。它是在第三方物流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的物流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告殲老,物流企業通過與生產企業建立廣泛的代理或買斷關系,與銷售企業形成較為穩定的契約關系,從而將生產企業的商品或信息進行統一處理後,按部門訂單要求配送到店鋪。這種模式還表現為用戶之間廣泛交流供應信息,從而起到調劑餘缺、合理利用、共享資源的作用。在電子商務時代,這是一種比較完整意義上的物流配送模式,國內海爾集團的物流配送模式基本上達到了物流一體化模式的標准。

5、結合實際簡述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現狀。

2019年中國電商物流市場規模突破7000億元

國內方面,近年來,我國電商產業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0-2019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從4.55萬億元增長至了34.8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25%。



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態勢下,我國電商物流行業也迎來了廣闊的發展機遇。據網經社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電商物流行業的營收規模突破7000億元,同比增長15.92%。



跨境電商將推動電商物流持續增長

跨境電商作為電商行業的細分產業之一,在相關鼓勵政策的推動下,迎來了較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政策引導國內城市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建設;另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逐步深入,國內越來越多的城市陸續開行了「中歐班列」。數據顯示,2019年,中歐班列開行8225列,同比增長29%;2020年上半年,多地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的開行數據均實現逆勢增長,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大幅增長,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



此外,除了政策的引導,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需求也為電商物流行業帶來了增長動力。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交易規模幾乎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2019年,據網經社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5億元,同比增長16.7%。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及信息請參考: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6、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趨勢

第一,電子商務物流的服務內容和內涵將更加豐富。一方面,我國網路零售交易產生的電商物流業務近70%由快遞企業承擔,快遞業成為服務電子商務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商物流也衍生出多種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終端消費者對多元化服務的需求進一步細化,電商物流企業適時推出終端智能櫃、物流保險、特殊物品物流、逆向物流等主動服務和個性服務。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電子商務、製造業、跨境貿易等關鍵產業不斷升級,電商物流上下游產業環境也隨之優化和升級,這必將對電商物流服務內容提出更高要求,倉配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等業務種類將加快拓展;跨境貿易的發展也將為電商物流企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第二,市場主體將更加多元。一方面,隨著外部產業的融合、資本市場的加速進入以及同業、同區域整合,優質資源要素和人力要素進一步向龍頭企業聚集,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快遞公共服務站、連鎖商業合作、第三方服務平台等創新模式不斷涌現的同時,傳統快運、物流企業也開始紛紛跨界進入快遞及電商物流領域,向專業化、區域化、平台化方向發展。此外,隨著「互聯網+」的驅動及平台經濟的發展,碎片化的物流資源通過互聯網和平台整合進入市場,「平台+個人」的商業模式正在出現,正逐步探索、演化,成為新的電商物流服務提供者和市場參與者。
第三,電商物流將更加智慧、智能。隨著生產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和技術應用環境的不斷成熟,電商物流數據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將勢不可擋。DT(數據科技)時代的到來,使得大數據應用已經深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銷售預測、運營決策、苔銷推廣、渠道管理、客戶體驗、物流管理、IT構架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大數據對供應鏈的應用將改變電商物流的路徑和運作,從而顛覆傳統的運營模式,對物流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數據服務、雲服務、智倉儲、電子簽名、電子身份認證等技術將得到推廣應用。在物流裝備方面,自動化分揀、機器人、智能快件箱等開發應用力度將持續加大。迫使企業告別過往依靠廉價勞動力的發展怪圈,對電商物流的提質增效形成「倒逼」。從現狀來看,倉儲分揀等智能機器人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而當人T成本超過機器成本之時,自動化大規模迭代的時代將指日可待。

7、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下的電商物流現狀

數字化轉型,一場物流行業被低估的「戰爭」

闌夕

原創
2022-5-14 10:57 · 來自河南 · 科技自媒體

作者丨語焱

監制丨闌夕

截至2021年12月8日,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的中國快遞行業,首次年度業務量達到1000億件。

這樣意味著,僅用七年時間,中國的快遞行業就完成了從百億到千億的十倍增長,重量超過歐美日之和。

亮眼的數字背後,中國的快遞企業的日子,過得似乎並不好。

十年發展,中國快遞的平均單價,則從24.57元/件下降至10.21元/件,攬收側的價格一度單票被打到1.4元以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人力成本,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一項,卻從十年前的年薪8750元,增長到了2020年底的82783元。

也就是說,價格打了四折,人力成本卻提升了足足十倍,伴隨著市場規模的急劇擴張同步發生的,是中國的快遞企業夾縫之中的艱難擴張。

展望未來,在各大電商巨頭紛紛入局的情況下,快遞的單價難以提升,而人力成本的增加卻永無止境,中國快遞企業的未來,似乎只剩下了數字化,才能讓快遞行業「從變大,到變強」。

物流巨頭的增長煩惱
連年增長的快遞單量,對快遞行業的巨頭們來說,是甜蜜,但同時也是煩惱。

過去多年中,每年的618,德邦快遞時常會面臨爆炸的訂單增長、物流效率的提速緩慢等問題。僅2021年618,德邦快遞的平均快遞單量就增長了35%,需要臨時大量調配物流車輛與快遞攬收人員。

那麼,人從哪裡招?618結束後,如何消化多餘運力?新人的效率如何保證?用戶的體驗如何維持?一系列的問題也就接踵而來。

此外,僅後端IT系統一項,面對龐大的集團與業務規模,為了應對618的爆炸式單量增長,往往需要提前至少一個季度就要開始緊張而忙碌的備戰。

德邦快遞是中國物流企業的縮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的快遞物流企業,都被困在冰火兩重天的618與雙十一中。

一方面,是不斷增加的行業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用戶對效率的日益嚴格要求;在應對高速增長的同時,收錄件速度要保證、提升配准確率不能下滑、破損要盡量避免……

當一個又一個棘手的難題擺在眼前,增長也成為了一個「甜蜜」的困擾。

精耕細作,通過數字化解決效率問題,從傳統模式向互聯網模式演進,從自動化向智能化演進,從人力密集向人才密集演進,這似乎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但數字化卻往往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德邦快遞在數字化過程中同樣苦於整體研發流程不敏捷、研發流水線工程能力不足等難題,同時,所使用的系統由第三方公司基於開源組件開發,「煙囪式」應用系統較多,存在安全隱患、資料庫故障、運維困難、耗時耗力等問題,給業務層面埋下了無法控制的突發情況帶來的風險。

以需求管理舉例,急需多平台協同處理,但當前需求模型單一、場景覆蓋少、許可權自定義能力不足。在部署管理上,得依靠手工下載上傳,流程線上化程度不高,會出現回滾信息斷層等狀況。另外,在研發譽瞎流程喚虛拆上,審批流程比較復雜,一個新項目需要多層審批,生產部署要手動轉包,在測試階段需要多次創建申請單和棗,然後等待審核;研發的工程能力上,支持的開發語言也不全面,流水線還不支持公有雲容器的開發與部署。

大而不強,快而不精,以及背後直指的數字化能力不足,成為了困擾德邦快遞乃至當前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的根本難題。

跨界的牽手
數字化變革迫在眉睫,但作為傳統行業的物流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卻還有待提高,中國的快遞行業註定只能在夾縫中繼續艱難求生了嗎?

實際上,以德邦快遞為代表,數字化技術與快遞企業、物流行業,通過上雲達成的深度融合,已經可以去改變這種現狀。

就拿前面我們提到的德邦快遞所面臨的研發不敏捷還有工程能力不足來說,如果你是德邦快遞的一個工程師,在2018年之前,你使用原本德邦快遞的系統,想要提出一個新的需求,那麼你需要遵循這樣一個流程:

首先,哪怕只是提出一個很小的內部優化,那即使在審批環節,也需要至少走完五個步驟;好不容易審核通過了,研發也做好了,你還需要測試,測試環節,你需要分別申請SIT測試申請單、UAT測試申請單,然後等待漫長的QA審核;好不容易審核結束了,要發布了,但對不起,構建和發布其實是兩個操作入口,如果是主機類的生產發布,你還需要手動轉包才能部署。

總之,漫長的審批與測試流程,會耽誤掉你大部分的寶貴時間,各種不產生直接效益的手工操作的繁瑣程度,不亞於你每個月上班,需要花半天時間貼發票,然後再花一天寫月報。

但這些棘手的難題,在2019年之後,通過上雲,使用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已經可以被輕而易舉地解決。

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提供全流程敏捷、安全可信的DevSecOps交付能力,從需求接納、開發到代碼提交、編譯構建,測試驗證、發布部署到運維運營,打通了應用的全生命周期交付路徑。重點著眼效率、質量、安全、組織認知四個方面,全面賦能德邦快遞高效敏捷的應用現代化能力,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當前已完成德邦快遞上百個系統的上雲工作。

在效率提升上,提供應用開發全生命周期敏捷協同、跨團隊管理、可視化的全景規劃、多維度的度量統計等需求,優化研發流程敏捷,實現了德邦快遞一站式全面高效的管理,也大幅度提升了德邦快遞的經營效率。
質量保證層面,提供全流程、高度協同的自動化測試能力,代碼檢查門禁、精細化的測試用例管理,10+維度測試指標度量全方位決策等,幫助德邦快遞從無到有構建自動化測試能力,提升測試流程線上化和測試效率,質量問題快速反饋,快速修復。下一步會落地7*24h持續工作的測試自動化工程,實現精準命中問題並高效分析修復。
安全可信方面,提供代碼安全、數據安全、服務安全能力保障,搭建了安全及可靠性全面加固過的一站式軟體持續交付生產線,以及安全高可靠的研發過程服務,幫助德邦快遞產品生產過程消除高可用及備份威脅,提昇平台韌性,支持誤刪除及時恢復,工具維護成本全面降低,問題修復速度全面提升,當天可修復,全面有效降低安全風險。
在組織運作上,提供專業標準的敏捷Scrum項目協作和看板流程,支持多項目管理,在工具、業務、文化三大方面持續深化運營DevOps,從會用到用好,旨在發揮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更大的業務價值。
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給德邦快遞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通過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德邦快遞的業務需求,被簡化到只通過一步審批,就對接到需求池;測試階段,一次迭代只需創建一個統一的測試計劃,最後的交付環節,也不再需要重復上傳,代碼提交後,就會觸達流水線執行與轉包,不僅降低了工作量,還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單在審核這一個環節,你要走的流程,就可以從之前的9個審核節點,需求、分支、測試、發布4個環節;被精簡到三個節點,僅涉及業務需求審核、分支申請審核和生產發布申請3個環節。

相應地,原本上雲前,新業務上線,每個版本需要一個專業工程師花費整整一天時間走流程。上雲後,半天時間就能搞定。以每月上新520個需求來說,僅審核一個環節,每個月就可以幫節省260個工作日出來。

不僅在研發環節,上雲為德邦快遞帶來的,還有從後端研發到前端快遞站點,從快遞員取件到貨運司機運輸各個環節的全面變革。

據德邦快遞官方統計,目前在德邦快遞已通過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管理產品80個、上百個系統上雲工作,實現一站式全面高效的需求管理。

此外,在普通用戶可知可感的站點與物流層面,德邦快遞還展開了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推動了用OCR智能識別快遞單號文字,用機器視覺監督站點倉庫防止暴力分揀等變革的實現。

總體來說,通過上雲,德邦快遞實現了總體成本下降15%,管理成本下降25%,暴力分揀行為減少50%,快遞破損同比下降14.3%,零擔破損也下降11.1%。2020年到2021年,德邦快遞的快遞員日均收派效率從52.09件/天提升到了61.41件/天,中轉站的分揀產能也提升了足足22.5%之多。

從前讓各個快遞企業頭疼的618,也從需要提前三四個月備戰IT架構准備擴容,變成了隨時隨地上雲,按需購買的彈性使用。

管中窺豹,中國的快遞物流行業,隨著上雲的步伐加快,數字化程度正在加深,正逐漸從做大走向做強。

為什麼是華為雲?
上雲,無疑是快遞物流企業開啟數字化變革的不二之選,但選擇哪一朵雲,如何選雲,對於快遞物流企業而言,依舊棘手。

因為對於萬千快遞物流企業來說,選擇一家雲服務巨頭,不僅是意味著選擇他們的技術能力,也是選擇了這家企業的企業文化,為自己的數字化轉型尋找參考坐標。

這不僅考驗雲服務企業最基礎的IaaS、PaaS能力,更加考驗的是他們的及時響應交付、行業理解能力以及解決方案能力。

就拿快遞物流行業來說,雖然都被劃在一個大行業之中,ToC物流和ToB物流之間的區別,就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

其中,ToC物流主要面對的是電商與個人市場,不僅效率第一,往往也是各大電商集團的一個重要支撐部門,因此,整體的數字化水平處於相對領先的地位;而ToB物流方面,全國有數百萬家物流企業,178萬家重卡運輸公司,兩千多萬卡車司機,他們彼此的基礎設施割裂,往往一票貨需要經手多家公司,其間的繁瑣且不提,由於缺乏統一的電子運單,信息流轉並不公開透明成為了最「卡脖子」的難題。

這就需要雲服務企業,能夠敏銳地覺察到ToC和ToB物流之間不同的痛點,並且有能力為其提供「定製化」的方案支持。

而這些,對於硬科技起家的華為來說,並不是難題。

作為一家通訊起家的科技巨頭,及時響應交付幾乎是華為刻在骨子裡的企業基因。相同的基因體現在雲服務領域,德邦快遞回憶,面對90多個共創需求,華為雲的接納率可以達到92%以上,投入超過兩千多人天;80%的使用問題都能做到當天響應,100%一周內修復……

再看行業理解,相比國內幾家電商起家的雲服務巨頭,外界對華為雲或許一直存在一個誤解,那就是華為雲不理解物流行業。

但要知道,華為可是一個擁有每年百萬量級訂單,業務覆蓋170多個國家, 50多個 EMS 工廠、上萬家供應商,全球七萬多條運輸線路的企業,如果物流供應鏈做不好,會影響公司業務的發展。

早在2014年起,華為就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等技術變革自身的供應鏈,將業務流、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全部打通,將全流程庫存周轉率提高28%、倉儲面積優化30%、人員減少23%、供應體系綜合成本率降低 0.33%。

漸漸地,華為將這套經驗與技術沉澱到華為雲,華為雲還推出了整套快遞物流行業的解決方案。研發側變革,以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構建出物流企業的應用全流程敏捷研發能力,做到標本兼治。應用方面,華為雲以端邊管雲的架構實現在物流園區、物流+大數據、物流+IoT、物流+區塊鏈、物流+EI等物流場景的應用。

而針對ToC物流與ToB物流之間的巨大差異,華為雲同樣提供了兩套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面對ToC物流,華為雲通過分布式雲原生基數設施,大數據,IoT,AI,DevCloud等技術,來幫助技術團隊服務於前台部門,做好用戶體驗以及降本增效。而針對ToB物流,華為雲則基於自身經驗,聯合國家部委以及行業協會,聯合定義行業標准,提供從數字化轉型咨詢到行業解決方案落地的端到端能力。

也是因此,選擇華為雲,並不只是選擇其過去三十多年所積累的ICT經驗與先進技術,更是選擇用全面上雲去賦能德邦快遞整體科技產品的研發,讓數字化逐漸成為德邦快遞的核心生產力之一。

結尾
從高速發展,到穩坐全球第一,中國物流行業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一定程度上,直接與我們的經濟增長掛鉤。最底層,物流首先需要成千億萬億的資金投入基礎的干線建設;最上層,需要繁華的貿易,支撐起產業的高速增長。

物流興,則經濟興。物流高速增長背後,是普通人生活質量的提升,是無數就業的承載,也是無數中國式電商奇跡、中國式基建奇跡的映射。

但根本上,過去多年中,中國的物流行業,一直都在遵循著變大的邏輯發展。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像德邦快遞一樣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的行業玩家參與,以及越來越多像華為雲一樣願意將能力外溢的先進雲服務提供商帶動,中國的物流行業從變大到變強,也正以一種加速的方式蝶變。

從大到強,這不僅物流行業正在經歷的變革,其實也正是整個中國經濟,中國時代發展的隱喻。

8、我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模式現狀

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使物流具備了一系列新特點:

1.信息化
電子商務時代,物流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現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資料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准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等。因此,條碼技術、資料庫技術、電子定貨系統、電子數據交換(、快速反應及有效的客戶反映、企業資源計劃等先進技術與管理策略在我國的物流中將會得到普遍的應用。

2.自動化
自動化的基礎是信息化,自動化的核心是機電一體化,自動化的外在表現是無人化,自動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還可以擴大物流作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力、減少物流作業的差錯等。物流自動化的設施非常多,如條碼/語音/射頻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分揀系統、自動存取系統、自動導向車、貨物自動跟蹤系統等。這些設施在發達國家已普遍用於物流作業流程中,而在我國由於物流業起步晚,發展水平低,自動化技術的普及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3.網路化
物流領域的網路化有兩層含義:一是物流配送系統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與供應商或製造商的聯系要通過計算機網路,另外與下游顧客之間的聯系也要通過計算機網路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應商提出定單這個過程,就可以使用計算機通信方式,藉助於增值網上的電子定貨系統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來自動實現,物流配送中心通過計算機網路收集下遊客戶的定貨的過程也可以自動完成;二是組織的網路化,即所謂的組織內部網。比如,台灣的電腦業在20世紀90年代創造出了「全球運籌式產銷模式」,這種模式基本是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生產採取分散形式,即將全世界的電腦資源都利用起來,採取外包的形式將一台電腦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晶元外包給世界各地的製造商去生產,然後通過全球的物流網路將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晶元發往同一個物流配送中心進行組裝,由該物流配送中心將組裝的電腦迅速發給訂戶。可見,物流的網路化成為電子商務下物流活動的主要特徵。

4.智能化
這是物流自動化、信息化的一種高層次應用,物流作業過程大量的運籌和決策,如庫存水平的確定、運輸(搬運)路徑的選擇、自動導向車的運行軌跡和作業控制、自動分揀機的運行、物流配送中心經營管理的決策支持等問題都需要藉助於大量的知識才能解決。在物流自動化的進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迴避的技術難題。好在專家系統、機器人等相關技術在國際上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為了提高物流現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為電子商務下物流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5.柔性化
柔性化本來是為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理念而在生產領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靈活調節生產工藝,沒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統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20世紀90年代,國際生產領域紛紛推出彈性製造系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製造資源系統、企業資源計劃以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技術,這些概念和技術的實質是要將生產、流通進行集成,根據需求端的需求組織生產,安排物流活動。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適應生產、流通與消費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物流模式。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據消費需求「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靈活組織和實施物流作業。

另外,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准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物流模式的新特點。